APP下载

中小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流程

2020-07-23谢菲

中文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管理流程信息技术

谢菲

摘 要:博物馆是收集、记录历史,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人们感知历史、品味未来的最佳去处。博物馆的收藏品往往是历史在世间的唯一留存,价值巨大,这给博物馆文物藏品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中小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收集整理藏品的本体属性和后期的维护管理。大致流程可分为对外接收、日常管理、租借、统计注销等环节。当前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多数颇具规模的博物馆都开启了数字化管理,但仍有部分中小博物馆采用库房管理模式。笔者以自身的管理经验为出发点,对中小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主要管理流程进行分析,力求为中小博物馆的良好发展增添助益。

关键词:中小博物馆 文物藏品 管理流程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1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价值所在,是重要的物质基础。作为公益性服务单位,博物馆应切实承担起保护管理收藏品的职责。国内各博物馆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以《博物馆条例》为参考依据,该条例明确文物藏品管理的流程、细节,使得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理可循。与大型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在为条例的解读和执行上都略有欠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中小型博物馆的管理资金相对匮乏,工作人员人数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在日常管理中,最为主要的管理环节有接收、保管、提用和外借三个方面。

一、中小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藏品管理不规范

按照《博物馆条例》,各博物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通常按照接收→保管→提用与外借→统计→注销等环节开展工作[1]。我国博物馆数量众多,馆藏水平参差不齐,规模大小不一。多数中小型博物馆藏品价值比大型博物馆稍显逊色,使得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受资金状况限制,多数中小博物馆存在工作人员短缺、条例执行不利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藏品管理的规范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型博物馆均设有独立的文物征集部,与文物库房管理部门各自运营,不存在交叉。中小型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具有阶段性,不需要年年开展,通常都是需要时临时抽调其他部门人员负责征集,负责征集的工作人员可能同时还负责库房入库登记,程序欠妥,不利于工作开展。

2.藏品分类编目不合理

在藏品收集过程中,工作人员在鉴选、确定所要收藏的文物时应对收集品分类编目、上架,并按类别填写《文物征集移交单》[2]。这种工作方式能有效避免后期的重复性工作,凸显藏品收集的系统性,大大提升藏品管理的工作效率。部分中小型博物馆按征集顺序进行编号,在入库时需要重新分类编目,给入库管理环节增加了负担。

3.移交入库

库房保管员是藏品移交入库的重要经手人,如在交接环节对某些事项产生疑问,则需总账管理员对分类账目进行重新订正并签字。库房保管员确认无误后再签字上报保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签字过程完成后表明移交工作顺利完成。有些中小博物館在移交工作中存在细节问题,缺少分类账目认定环节,一旦出现问题难以划分责任。

二、中小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流程

1.藏品接收环节

前面提到,应设立单独的藏品收集部门,工作人员在鉴选文物藏品时应做好收集品的分类编目、上架,按类仔细填写《文物征集移交单》。在入库交接时以交接单为凭证与库房保管人员进行确认。填写征集移交单的工作方式不仅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操作,还能清晰责权,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2.库房管理环节

在完成文物藏品移交后,库房保管员就要按相关规定组织开展保管工作。信息采集是库房管理的重中之重,有较强的系统性。工作人员要认真地对移交藏品进行编号,包括藏品总登记号和分类号。其中,藏品总登记号是总账管理员在与藏品收集部门交接时统一使用的登记号,这也是该文物藏品的终身身份证号。

随着网络的全覆盖,信息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文物藏品管理也应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使用离线采集工具对接收的文物藏品逐项登记,实现藏品管理的信息化。在接收时未建立完备账目的博物馆可借助相关软件完成总账与分类账,使日后的管理、查找更加方便快捷。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大大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工作人员要仔细编写藏品目录和填写检索卡片,确认藏品存放位置,取保与输入信息一致。部分中小型博物馆的库房条件有限,在存储藏品时应遵循按重上轻下、前低后高、高卧矮立的摆放原则,架侧应标注总登记号和藏品进出说明,便于日常清点。

除信息输入外,库房保管员还要认真填写《藏品档案》,特别是珍贵文物,要做到一物一册,详细记录文物藏品本体属性的相关信息。具体记录内容包括藏品的出身、征集过程、入藏时间、鉴定证明等。为保证管理工作的精准定,各博物馆要每年对藏品进行一次核查,核查工作要以《馆藏品入库凭证》为主要依据,以分类账、检索卡片为核对参考[3]。在核查工作中要做到查缺补漏,修改更正错误信息,并建立系统的馆藏文物年度核查档案,详细记录文物变化情况。库房保管虽在程序上略显繁琐,但操作起来并不复杂,与博物馆的规模无关,只要工作人员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便可做到。

3.提用和外借环节

藏品入库是文物藏品管理工作的中间环节。博物馆收集管理文物藏品的主要目的是对外展出和整理研究,建立社会公众与历史的关联,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人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到博物馆参观藏品、了解藏品蕴含的背景故事,为满足公众需要,展出部门就要对藏品进行提用、外借。文物藏品外借的程序颇为复杂,须经各级领导签字同意方可。负责外借的部门要提出书面申请,总账管理人员在接收到相关批准文件后要做好信息记录和填写出入单方可将藏品移交给库房保管员。外借藏品要填写完整的追踪核查记录,确保藏品的用途和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藏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小博物馆的管理层应不断提升认知程度和管理理念,突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藏品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秉承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管理工作更加系统科学,为中小博物馆的生存、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俊祺.浅谈中小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以惠州市“一普”藏品管理系统为例[J].客家文博,2019,(02):136-139.

[2]孙丽美.中小博物馆文物库房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J].科技传播,2016,

8(02):144-146.

[3]孟玲.浅谈中小博物馆如何开展文物藏品科学保护工作[J].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4:232-236.

猜你喜欢

管理流程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析电力企业项目全过程监测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