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

2020-07-23赵娟娟

考试周刊 2020年61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赵娟娟

摘 要:探究性学习活动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此,文章简单地介绍了探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应用

探究性学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方法提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相应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改变以往学生单调背诵知识的局面,并能让学生学习的热情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语文学科内涵,最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要特别注重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一、 小学语文教學现状

伴随教学体制的改革,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加上以往教学方法、模式和评价出现改变,让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变革较为明显。在新的教学环境中,纵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到有效提高,并获得相应的学习效果,但是,目前使用的教学方法依旧存在教学有效性不高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浪费了教学时间,并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语文思维,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 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应用优势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对于探究性学习,也就是教师将不同类型的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便于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这样能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更加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索,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探究性学习具有多样化方法这一特点,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并便于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坚持活动性、自主性、综合性、团队性等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二)探究性学习的应用优势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此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想法和观点也多种多样。当学生解决问题时,他们将会获得成功,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获得有关学习和生活的更多知识。探究性学习方法主要是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提出相应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以及通过观察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或任务来引导学生,学生可以清楚地明确目标,锻炼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具体状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这恰好是创新的基础,因此,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探究情境

在小学语文中,古诗词内容可以说是抽象性比较强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为重点内容之一,实际中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知识,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指引学生在情景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展。对于探究情景创设,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熟悉的情景,或者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文本内容,并针对性的探究文本中的内容。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古诗《望庐山瀑布》这一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诗歌中的意境进行很好的理解,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出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观,并引导学生根据直观、形象的视频来理解抽象的古诗词内容,学生通过观看形象的视频,会对本节课知识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探索,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视频,来探究古诗意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古诗《望庐山瀑布》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深入的感受,有助于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其他描述自然景观的古诗词引进课堂,让学生对不同古诗词进行对比,促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古诗词内容。同时这样的探究情境创设,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二)小组合作开展探究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与探究性学习活动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探究相应知识,便于学生对文本中包含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理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把他们分成相应小组,不同组别的学生任务不相同,小组中的学生通过一定教学活动,对任务进行探究,并在探究中学习新知识,促进学生探究性能力提升。

例如,教师在指引学生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节课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现要求学生自主对课文进行阅读、分析,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课文的中心思想归纳出来,并对课文进行段落划分。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观点,归纳总结出小组成员都认可的答案。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环节,教师应深入其中,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引,帮助学生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探究性学习活动。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同教材内容相结合,给学生设置针对性的问题,之后指引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究,如“父亲和儿子了不起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在课文中重复了很多次‘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学生们在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性学习活动会更加具有目的性,并且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得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得到明显增强。

(三)开展生活化探究活动

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活动应该立足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这样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对相应知识进行很好的理解,并尝试应用知识,以此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对于语文学科,其本身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极大关联,小学语文教师在设置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时候,可引导学生将出发点放在周边的实际生活,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使得语文知识得到更好的探索。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可引导学生为大家简单地说一下自己生活中发生的趣事、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可以增强语文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彩虹》的知识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将彩虹的图片播放出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爱美心理,接着教师指引学生从周边的生活出发,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彩虹?自己看到的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在学生表述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人工制造彩虹,让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彩虹,并对彩虹开展探究,在此基础上引入教材内容,促进学生理解。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