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准扶贫的心理认同与动机激发
2020-07-23王存喜段培俊
王存喜 段培俊
[摘要]高校精准扶贫是全国扶贫大格局中的重要一局,扮演着扶文、扶智、扶技的重要角色。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履行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使命的重要渠道,更是凸显高校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方式。然而现实中并非所有师生主体都充分认识到参与精准扶贫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高校精准扶贫的心理认同尚未完全形成。基于主体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践行这五个维度分析了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心理认同问题,从激发扶贫动机的角度入手,针对性地提出强化思想引领、价值认同、实践躬耕、组织保障四个方面的应对措施,同时提出在高校精准扶贫过程中,专业建设与精准扶贫互联互通、思想政治与精准扶贫互融互通、高校扶贫命运共同体互建互通的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师生;认同;动机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3-0122-07
引言
2019年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一年,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按照中国现行的标准,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县脱贫出列、区域性贫困消除”的目标,必然需要发挥全社会的力量。高校作为文化高地、智力高地、技术高地、教育高地、卫生高地必须参与到精准扶贫之中来,形成有力、科学、深入、持续的扶贫工作体系。高校师生对于精准扶贫的心理认知与心理认同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心理认知是心理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心理认知的方向和水平决定着心理认同的方向和水平。心理认同是心理认知的深化,心理认同过程会增强心理认知的发展。高校师生对于精准扶贫的心理认知与心理认同的动力基础是扶贫动机的酝酿与激发,只有正确、充足的扶贫动机才可以有正确、持续的扶贫心理认知和心理认同,进而承担高校扶贫的重任。本文从基本概念厘定、心理认同的现状、动机激发、高校精准扶贫建议四个方面来展开研究和论述。
一、概念厘定
本文将与本主题相关的概念做界定,主要包括一些已经成型的概念比如心理认知、心理认同、精准扶贫,还有一些新的概念比如高校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动机。其中本文的核心概念是心理认同,高校精准扶贫以及精准扶贫动机,尤其是对精准扶贫动机概念的界定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一)心理认知
《辞海》中对“认知”的解释是:“认知(cognition),即认识,在现代心理学领域称为认知。指人类接触和理解客观事物同时获得知识的活动。包括感知、记忆、学习、言语、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过程。”心理认知是认识和知觉的总称,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或者客观反映,人的心理认知过程就是人的大脑对目标信息的接收、记忆、编码、调运和使用的过程。心理认知过程是不斷发展变化的,包括对不同目标信息以及同一目标信息的编码与认知,随着实践、环境以及时间的发展变化都会对于目标信息形成新的心理认知,而新的心理认知又会促进主体对于目标信息的客观认知和主观认知的发展。学术界又有对于主观认知与客观认知的讨论,客观认知与主观认知之间存在一个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目标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即客观认知会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形成新的主观认知,主观认知的加深同样会促进客观认知的发展。
(二)心理认同
何为“认同”?首先,从词源上分析这个词的含义。“‘认同(identity)一词来源于德文‘identitat,原指身份证明之意,也曾被译为‘同一性‘身份‘认证等。”[1]这里就首先应该区分认同与认可的区别,从主体范围角度来讲,认可的主体范围较之于认同的主体范围是比较小的,而认同的主体范围比较大;从客体的对象性来讲,认可的对象可以是错误的,也可以是不理解的,在空间上是可以分离的,而认同就必须是以共识为基础,以主客体融入与同化为前提;从语气程度上来讲,认可语气弱于认同,认同较为强烈;从发展关系来讲,认可是认同的初级阶段,不产生认可就无法产生认同,有了认同就会深化认可程度。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把认同理解为:“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的相互依存。认同以对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这些相应的有效性要求的认可为基础。”[2] 曼纽尔·卡斯特认为:“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虽然认同可以由支配的制度产生,但是只有在社会行动者将之内化,且将他们的意义环绕着这内化过程建构时,它才会成为认同。”[3]
(三)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指利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实施精确识别、精确援助和精确管理的扶贫方法。总的来说,精确扶贫主要是为贫困人口、贫困区域、贫困产业进行扶持与救助。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并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从主体上来讲,精准扶贫是群众性运动,即全民出动,社会各阶层都要贡献智慧与力量;从性质上来讲,精准扶贫是政治性运动,即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战略、新的政治任务;从目的上来讲,精准扶贫要消除贫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找到致富的门路;从功能上来讲,精准扶贫是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四)高校精准扶贫
高校精准扶贫是指我国高校为了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的号召,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结合自身优势与专业特长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为精准扶贫注入了强大生机。当前学术界对于高校精准扶贫的定义没有做出解释,它也不是一个专业术语,是属于合成词,即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加上主语。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属于政治任务,是履行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使命的重要渠道,更是凸显高校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方式。高校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过程中“智力帮扶、人才帮扶、教育帮扶、技术帮扶、文化帮扶、消费帮扶”的排头兵,高校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人力优势、文化优势、思想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等。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已经进入重点突击、全力攻坚的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毕生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地决心。”[4]着眼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高校要充分发挥好自身优势,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与力量。
(五)精准扶贫动机
动机是被特定目标激发、引导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主体内在或外在的活动的心理过程,体现为精神动力。在组织行为学中,动机主要是有着激发、鼓励行为主体产生行动内驱力的作用,可以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使主体不断朝着目标奋进。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动机是维持高校师生对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关心、关注,以及积极、主动、乐意帮扶、支持其摆脱贫困的一切行为的心理过程与精神动力。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动机在横向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在纵向上呈现多层次的特征、在空间上呈现交错性与集合性的特征。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动机在分类上存在正确动机与错误动机、消极动机与积极动机、成就动机与享乐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激发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动机可以有效提升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扩大精准扶贫的格局、增强精准扶贫的合力,如何激发和鼓励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动机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话题。
二、高校精准扶贫的心理认同
高校精准扶贫的心理认同是指高校师生在参与精准扶贫过程中,主体充分认识到精准扶贫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内心将其看成是自己人生中与个人或群体生活互相融入的一部分,在个体社会化建构过程中,无意识地、自觉地为之不懈努力。在现实研究中发现,并不是所有师生主体都充分认识到精准扶贫的意义所在,所以高校精准扶贫的心理认同尚未形成一定规模或者达到一定程度。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主体认知问题
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认知存在问题。高校师生对于精准扶贫理解程度不一样,其中有一部分心理是“助人为乐心理”,认为精准扶贫只是简单地帮助他人,认为消费就是扶贫工作,但这不是长效机制。高校师生消费扶贫是在校扶贫办或者工会的组织下,有补贴政策的情况下才会愿意参与,如果个体单独去消费扶贫,除了交通不便,而且成本较高,难以形成长久的产销链条。一部分心理是“应付上级心理”,即精准扶贫是上级布置的任务没有办法选择必须完成,比如部分高校在派遣干部过程中,缺乏人才储备与健全的人才队伍体系、缺乏经验等问题。还有一部分师生是经过考察与了解以后形成的“扶贫困难心理”,即是内心里认为精准扶贫难以实现,贫苦地区非常落后,是一种负担,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地方都是生活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内容枯燥烦琐,部分高校师生吃不了苦,不愿意去工作。以上三种心理都没有认识到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是政治任务,必须全力以赴,认真对待,克服障碍,迎难而上,所以不利于形成心理认同。
(二)主体情感问题
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情感存在问题。心理认同首先是一种价值认同,其次是一种情感认同。部分高校师生存在“情感障碍心理”,把参与精准扶贫当作是一种额外的任务,即目的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意义与价值,并没有使自己切身融入于精準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所以对精准扶贫工作产生情感纯属“空谈”。部分高校师生存在“情感波动心理”,对于贫困地区以及人民存在怜悯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不具备连续性与升华的潜质,容易产生波动,待其离开贫困地区,返回工作岗位的时候就很容易忘记,尚未转化为持续帮扶贫困群体的动力与信念,也很难号召身边的人联合起来帮助贫困地区。部分高校师生存在“情感缺失心理”,忽视民族情感,认为不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是少数民族,内心有难以言表的隔阂,即使是帮扶也难以用心、真心、贴心去帮扶。还有部分师生怀有功利的念头,认为帮扶贫困地区对自己没有好处,不愿意去帮扶与支持,情感上没有共鸣,那么价值更无从谈起,进而失去产生心理认同的基础。
(三)主体意志问题
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意志存在问题。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尚未形成坚定的意志。意志的形成和情感一样,坚定意志的形成需要以价值认可为基础、以工作动机为动力。主体意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章志光认为:“意志是在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中,主体为了克服困难,能动的组织和调节行为和活动。”[5]在高校精准扶贫过程中师生如果可以树立坚定的意志,那么就可以围绕预期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去参与扶贫工作。现实中部分高校师生存在“意志不坚定的心理”,即在参与高校精准扶贫过程中,犹豫不决,没有勇气去面对扶贫工作中的困难,容易逃避、推诿工作,能少干尽量少干,能不干最好不干。部分高校师生存在“意志不统一的心理”,即没有明确上级的正确指示,学院二级单位与学校党委和扶贫牵头单位意志不统一,学校党委和扶贫办与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意志不统一,致使在工作对接过程中很容易出差错,而且会严重影响扶贫工作进度、效率、质量。
(四)主体信念问题
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信念存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7日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4]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有着坚定的思想信念,他深知扶贫工作艰苦,展示了要坚持不懈,要必须全胜的决心与斗志。现实中部分高校师生存在信念不坚定、缺乏斗志,在参与高校精准扶贫过程中,没有做到全力以赴、持之以恒、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在工作中体现为目标不明、应付差事,涉及方向性与原则性问题的时候容易摇摆不定。部分高校师生面对艰巨的扶贫任务,不是想着如何踏踏实实应对,打一场漂亮的硬仗,而是搞虚假式的脱贫,脱离实际,急功近利,只求政绩,打没有质量的软仗。
(五)主体践行问题
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践行存在问题。只有思想上认同,信念上坚定,行动上才会自觉。现实中部分高校师生存在消极懈怠的心理,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不高,思想上并未形成认同,也没有坚定的信念,所以行动上无法做到自觉,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高校内部,扶贫模式与制度往往是自上而下形成与产生,这也是师生认同度低的原因之一,同时高校往往把任务目标细化为多条,由相关责任部门或者二级单位来具体执行,而二级单位为了完成使命,临时抽调相关人员去做相关工作,没有专门的人才储备,二级单位也没有专门的扶贫工作人员。部分高校师生存在“各自为战”的心理。为了避免政绩和科技成果的竞争,高校之间甚至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在具体的工作中会缺少交流,单打独斗,尚未形成战略联盟与工作合力,反而形成信息封锁与闭门造车的现状,导致模式落后与重复,缺乏创新与发展。部分高校师生存在精度不够的问题,尚未形成连环效应,比如产业项目规划难以形成产业链,那么项目发展容易陷入因资源分散而导致资源浪费的窘境。
三、高校精准扶贫的动机激发
随着全国范围内精准扶贫大格局的形成,每个社会组织必须要积极投入进去,高校精准扶贫也不例外,而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与动机是保证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并且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从思想引领、价值认同、实践躬耕、组织保障四个层面来论述如何激发高校师生扶贫动机,这四个层面覆盖知、情、意、信、行的基本心理规律。
(一)强化思想引领,激发扶贫动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打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脱贫攻坚战,2013年11月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然后逐步丰富精准扶贫与脱贫的思想内涵、工作部署,最终不断发展形成可以指导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高校师生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就要读懂、读通、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此凝聚人心并作为思想与行动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6]精准扶贫进入关键决胜阶段,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共同组成了大扶贫格局。扶贫格局越大,扶贫参与主体越丰富,各主体实践举措越丰富,而高校师生承担专项扶贫的光荣任务,是大格局中的重要一局,担当思想引领、人才引领、智力引领、科技引领的重任。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在高校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强化责任担当,创新扶贫工作思路,冲锋号要经常吹,经常响,让所有师生都知晓自身的责任,打造“教师榜样—学生效仿”的良好机制,形成浓郁的舆论氛围,让师生主动贡献智慧,完成扶贫使命。
(二)强化价值认同,激发扶贫动机
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动机激发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一项宏伟工程。动机是由内在或外在的特定对象激发、引导和保持主体行为驱动力的一种精神因素。动机的产生由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来决定。师生对于精准扶贫的认同是基于内在或者外在的意义肯定,是对精准扶贫与高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深入结合与有机发展的意义肯定,意义肯定就是价值认可,价值认可便可以激发师生参与扶贫的动机。高校师生对于精准扶贫的心理认同来源于精准扶贫工作与实践对于师生群体的工作学习、校园生活、身心发展、职业规划、绩效考核等环节影响作用的发挥程度。所以强化价值认同要从两个方面来入手:第一是精准扶贫任务本身的意义揭示和价值强化;第二是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意义揭示与价值强化。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具备了,才可以有效激发师生扶贫动机。精准扶贫任务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贫困无法消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无法实现,全国人民就永远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精准扶贫是邓小平提出的“先富带后富”的价值旨归,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要带动后富,要拉动落后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骤,是先富带后富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与路径;精准扶贫是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经济举措,是全国资源要素优化整合、创新发展的光明出路。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是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融汇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与时机;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有利于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要求;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有利于提升全国扶贫工作力量,有利于提升师生社会实践能力、科研学习能力、知识转化能力。要在实践中不断寻找精准扶贫和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二者的意义契合点,使高校师生同心同德、同向同行,齐心协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三)强化实践躬耕,激发扶贫动机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和本质特征,又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7]实践过程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也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不能纸上谈兵,不能停留在宣传与思想工作上,不要冲锋号一直响,队伍却不往前冲。高校师生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有效深化价值认同,体会到参与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强化实践躬耕的作用,是激发扶贫动机的核心步骤。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过程中对于扶贫工作的实践定位与认识程度必然是不同的,所以强化实践躬耕作用的过程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大家可以共同认识到精准扶贫的意义所在,即大家共同认识到的意义所在是动机激发的前提,也是价值认同的前提。理论的说服力可以增强大家对精准扶贫的认知,实践的说服力可以巩固认知、强化认知、更新认知。同时,扶贫实践要具有连续性,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不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不应该断断续续,频繁交接,遇到困难是必然的,所以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只有在不断实践中认识,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认识,才可以真正体会到精准扶贫的意义与价值,才有利于扶贫动机的激发与持续。
(四)强化组织保障,激发扶贫动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人民属性的政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组织不断学习先进理论、创建先进文化、发展先进生产力,在理论与实践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独立、发展、改革过程中旗帜鲜明、与时俱进、勇担使命、勤于修身,是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合法性政党,是人民群众信任的精英政党,是人民群众支持的先进性政党。高校参与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党委总揽全局、協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师生紧跟校党委领导,接受校党委指挥。校党委高度重视,高校师生就会高度重视,积极践行与落实党委布置与批准的工作规划与任务清单,所以校党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坚决保障是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全面发挥力量的重要动机源泉,而更深层次的动机源泉就是对于党组织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在扶贫过程中,党组织要强化组织保障,把方向、管大局、重细节、保落实。首先要强化责任担当,精准扶贫工作是一块“硬骨头”,是需要有人担当重任来做总指挥的,党组织就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与领导核心作用,主动担当、主动引领、主动推进时代赋予的使命;党组织要注重实地调研、优化顶层设计、紧抓细节、严格考核、层层压实、注重反馈、积极整改,形成一套党委领导下高效、活力、创新的扶贫工作机制;党组织要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协调校内外的扶贫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工作,不断形成重要的责任落实机制,以具体项目为牵引,挖掘本校核心优势来精准对接帮扶紧急缺口,充分发挥学校在智力、人才、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优势;党组织要明晰“质”和“量”的辩证关系,推进质量扶贫,保障真抓实干,保障“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4]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将高校师生对于党组织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充分融汇到高校党委领导下的高校精准扶贫工作中去,才可以充分激发高校师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心理动机。
四、对高校精准扶贫的建议
高校精准扶贫离不开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高校建设好了,才有利于开展精准扶贫,高校建设不好,就无法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高校精准扶贫与专业建设互联互通,高校精准扶贫与思想政治互融互通,高校精准扶贫命运共同体互建互通的深入思考就是对高校精准扶贫发展的建议。
(一)高校专业建设与精准扶贫互联互通
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是一个立体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帮扶过程。这是因为高校自身具备的多专业优势,高校专业建设与高校精准扶贫之间有着根本性的联系,高校专业的全面性决定了高校扶贫工作开展的全面性,高校专业的精细化决定着高校扶贫工作的精细化。将高校专业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互联互通可以把师生群体的价值追求与精准扶贫紧密联通在一起,高校专业建设关乎师生的切身利益,高校专业建设与精准扶贫互联互通就是要将高校专业或者部分专业打造成以精准扶贫为主要方向或者辅助方向的特色服务专业,这样高校专业建设就成为精准扶贫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有利于高校师生提升精准扶贫文化修养和技术应用能力。高校专业本身不会与精准扶贫互联互通,那么就要做到专业理论建设与实践建设充分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在扶贫中发挥专业特色,在发挥专业特色中进行帮扶,将专业运用与高校扶贫机制紧密结合,发挥精准扶贫“练兵场”的作用,将师生的专业能力和扶贫能力培育有效协同,充分对接。
(二)思想政治与精准扶贫互融互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精准扶贫互融互通就是典型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理论性、空洞性的工作,而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工作,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将所学知识内化,高校精准扶贫是对高校师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渠道与有效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对高校师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而精准扶贫是可以将三者充分融合的大熔炉,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精准扶贫互融互通可以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可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服务功能,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高校扶贫命运共同体互建互通
高校精准扶贫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任务,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全面性的政治任务,所以高校精准扶贫不能各自为战,而应该积极构建高校精准扶贫命运共同体。高校精准扶贫命运共同体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其一就是同一高校内部、学院以及各职能部门作为二级扶贫单位之间要互建互通,对于扶贫过程中的好办法、新思路进行分享交流,对于困难与障碍进行互帮互助,积极高效完成上级布置的扶贫任务;其二是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扶贫工作互建互通,借鉴彼此的扶贫长处,规避彼此的扶贫不足,共同分享成熟的经验与扶贫模式,打破扶贫模式自创自用,闭门造车的局面;其三是要同其他社会扶贫力量进行互建互通,形成扶贫命运共同体,因为大家都是朝着共同的目标进行作战,有着共同的敌人“贫困”,加强扶贫工作交流,进行资源分享、吸纳、融合,有利于形成社会扶贫合力,形成大扶贫格局。
结语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结合自身优势与专业特长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为精准扶贫注入了强大生机。高校师生对于精准扶贫形成稳固的心理认同着实不易,而对于高校精准扶贫的动机激发更是需要发挥高校内部外部多重因素的力量,如组织部、宣传部、各二级学院党委以及师生群体各主体加强联合,凝聚各方力量。本文对于高校精准扶贫的心理认同障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论述,对于高校精准扶贫的动机激发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高校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的形成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于高校精准扶贫还有很多的课题需要研究,包括文中提到的高校扶贫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高校精准扶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定位等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期待接下來有更多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柳克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德]尤尔·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树博,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69.
[3][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
[4]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甘肃各界引起热烈反响[N].人民日报, 2019-03-09 (3).
[5]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4.
[6]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7.
[7]徐志远.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4.
〔责任编辑:徐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