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节定向视角下退伍复学大学生的适应性研究

2020-07-23王敏敏刘颖单文荣

中文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适应

王敏敏 刘颖 单文荣

摘 要:退伍复学大学生作为大学当中的特殊群里,需要面临“学生-军人-学生”的角色转换,故而较其他大学生而言会面临更多的适应性问题。大学生的适应性,受到个体心理调节定向特质的影响,同时存在着促进与预防两方面的影响。促进定向的大学生倾向于直面适应问题带来的挑战,预防定向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规避适应风险。因此,针对退伍复学大学生的教育指导需要考虑个体的心理特质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帮助他们再次顺利适应大学生活、适应自身角色的转换,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退伍复学 适应 调节定向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1

在“强军梦”的时代梦想背景下,我国从2001年实施在校大学生参军制度至今,每年都有大批的有志青年从学校参加服兵役。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全国大学生应征入伍报名的总人数达到了107.8万(何友,2017)。随着这个群体人数的增加,对退伍复学大学生的教育指导是目前高校需要注重的崭新课题。

一、问题提出

参加服兵役的大学生士兵,在退役后有很大一部分选择了重回校园、继续学业,但是经过两年的军旅生活,他们可能会遇到很多适应问题:人际关系的适应、学习的适应、自我角色的适应等(金杰强,2019)。大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时,会受到个体调节定向特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促进定向的大学生对积极的结果更为关注,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与自身调节定向特质相匹配的期望目标;而预防定向则对消极结果更为关注,因此倾向于回避与自身调节定向特质不匹配的期望目标(王怀勇,2011)。本研究主要讨论,在个体的调节定向视角下,退伍复学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适应性差异。

二、学生的适应性调研

在本研究中,主要考察个体的调节定向对其适应性的影响。本研究中,共有被试102人,其中退伍复学大学生43人,普通大学生59人;男生78人,女生24人,平均年龄19.91(SD=1.63)。

1.研究工具

调节定向是指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方式或倾向,可分为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张敏,2019)。本研究通过《调节定向问卷》来测定学生的调节定向倾向( 姚琦,2008),该问卷共两个维度,10个项目,问卷的Cronbach α为0.73,KMO为0.66,采用5点量表评分。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所面临的各种适应性情況,包括生活、情绪、人际等多个方面,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来测定学生适应性的七个维度(方晓义,2005),该量表Cronbach α为0.92,KMO为0.77,采用5点量表评分。

2.统计工具

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1)退伍复学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适应性差异

退伍复学大学生和其他普通同学,在适应性中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见表1)。

表1 退伍复学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适应性差异检验

适应类型 学生类型(M±SD) t p

退伍复学(n=43) 普通同学(n=59)

人际关系适应 32.53±5.21 32.00±5.69 0.49 0.628

学习适应 33.16±5.38 32.81±5.68 0.31 0.755

校园适应 24.51±3.43 24.71±4.25 -0.26 0.800

择业适应 28.26±4.27 30.47±4.18 -2.63 0.010*

情绪适应 27.58±3.99 29.49±4.94 -2.16 0.033*

自我适应 26.16±3.90 29.02±5.01 -3.23 0.002**

满意度 17.84±2.63 15.73±3.62 3.25 0.002**

注:* p<0.05,** p<0.01,** *p<0.001

结果显示,退伍复学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和校园这三个适应性维度上没有差异,在择业、情绪、自我和满意度三个适应性维度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退伍复学的大学生在择业、情绪和自我三块适应能力上弱于普通大学生,而满意度上优于普通大学生。退伍复学大学生的这一特殊适应情况,可能受其军旅生涯影响,所以角色转换、情绪管控、择业就业方面的适应情况受到了影响。

(2)调节定向视角下,退伍复学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适应性差异

不同调节定向维度下,退伍复学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适应性结果显示(见表2),在促进定向维度下,两类学生的适应性差异与总体样本情况基本一致,即退伍复学大学生较普通大学生,在择业、情绪、自我和满意度这四个适应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关系、学习和校园这三个适应性维度上没有差异。

表2 调节定向视角下退伍复学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适应性差异检验

调节定向 学生类型(M±SD) 人际关系适应 学习适应 校园适应 择业适应 情绪适应 自我适应 满意度

促进定向 退伍复学(n=22) 32.55±4.27 33.86±5.31 25.41±3.14 28.82±4.88 28.18±4.33 27.00±3.68 18.09±3.08

普通同学(n=30) 34.47±6.03 33.97±5.43 25.00±3.90 31.63±4.66 31.27±5.57 31.77±4.55 15.77±4.07

t -1.277 -0.068 0.405 -2.109 -2.161 -4.036 2.243

p 0.208 0.946 0.687 0.040* 0.036* 0.000** 0.029*

预防定向 退伍复学(n=21) 32.52±6.15 32.43±5.49 23.57±3.53 27.67±3.54 26.95±3.60 25.29±4.03 17.57±2.09

普通同学(n=29) 29.45±4.03 31.62±5.77 24.41±4.63 29.28±3.27 27.66±3.38 26.17±3.73 15.69±3.15

t 2.136 0.498 -0.699 -1.658 -0.706 -0.802 2.38

p 0.038* 0.62 0.488 0.104 0.484 0.426 0.021*

注:* p<0.05,** p<0.01,** *p<0.001

在预防定向维度下,退伍复学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适应性差异,与样本总体差异情况有所不同。预防定向的退伍复学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满意度两个适应性维度上,与普通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几个适应维度上没有差异。这个特殊情况的出现,表明调节定向影响了个体的人际关系、择业、情绪和自我四个维度的适应性。

三、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适应性受到个体调节定向特质的影响,且它对退伍复学大学生和普通学生的适应性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促进定向的学生群体中,退伍复学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主要存在择业、情绪、自我和满意度四个适应性维度的显著性差异;在预防定向的學生中,退伍复学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主要存在人际关系和满意度两个适应性维度的显著性差异。基于此,提出几点提高退伍复学大学生的适应性的建议:

1.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助力择业就业。

退伍复学大学生经历学校和部队双系统的教育锻炼后,未来的择业选择更多,但会使其陷入抉择的迷茫中。学校加强职业生涯教育,适时给予针对性地专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择业能力,认清“新”就业前景。

2.注重心理健康疏导,助力角色转换。

退伍复学大学生作为士兵光荣退役,但是回归校园的平静生活后,难免出现角色转变的不适应。学校注重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疏导,给予定期的团体辅导,可以帮助学生顺利接纳学生的“新”角色。

3.发挥特殊群体优势,助力团队融入。

退伍复学大学生重回校园后,面临着新同学、新环境的挑战。学校可充分发挥退伍大学生的“强纪律”优势,增强他们的“带队”意识,以纪律委员、体育委员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快融入“新”班级。

参考文献

[1]张敏,王敏敏.信息特征和调节定向对大学生创业风险决策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30-36+165

[2]何友.大学生入伍军旅规划与参军决策的关系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7,

(17):22—23.

[3]金杰强.高一新生学校生活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9,

(07):34.

[4]王怀勇.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匹配效应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姚琦,乐国安,伍承聪,李燕飞,陈晨.调节定向的测量维度及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应用心理学,2008.14(4):318-323.

[6]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M].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95-101.

作者简介:王敏敏,女,(1989.6—),汉,浙江 杭州,硕士 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及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适应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