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模式的实践

2020-07-23张愈

中文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俄语教学文化差异

摘 要:在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同质化趋势不断凸显的背景下,大学生能力成为决定各高等教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俄语教学中,俄语人才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俄语教学中应用交际教学模式非常必要。本文以俄语教学现状为入手点,阐述了俄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模式实践优势。并从交际氛围营造、第二课堂开发、教学原则明确等方面,对俄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模式实践策略进行了進一步探究。

关键词:俄语教学 交际教学模式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2

前言

我国对于高等俄语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人力资源市场中俄语专业人才缺口不断拉大。但是各高等教育院校在俄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课程设置局限、学生学习热情不足、教学内容贫瘠等问题。因此,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俄语人才,结合高等教育院校俄语教育现状,恰当运用交际教学模式,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俄语教学现状

1.文化融入程度不足

当前高等教育院校俄语教学中缺乏必要的俄文化渗透环节。俄文化渗透呈现出形式化、表面化特征,无法促使高等教育院校学生了解俄文化深层次内涵,对俄语交际教学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课程时长设置局限性大

在现阶段各高等教育院校中,俄语课程设置时长有限。而由于俄语为屈折语,形态变化多、动词搭配复杂,在较短的学习周期内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文化素质,背离了高文化素质俄语人才培养目标[1]。

3.教材内容较为贫瘠

俄语较英语而言在教学资源方面限制较大,俄语教学资料版本较为单一,内容更新延滞,教学主题与当前时代发展差距较大。不仅无法反映当前时代热点内容,也没有设置配套的资源,对高等教育院校俄语教学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4.学生学习热情不足

俄语特殊的小语种性质,导致其就业面较为狭窄。再加上俄语学习中涉及了时态正确运用、动词变位、名词数变化等复杂语法知识,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其在整体俄语学习过程中热情不足。

二、俄语教学问题原因

从本质上而言,俄语教学问题主要原因为汉文化、俄文化间差异。具体表现在思维模式、宗教文化、风俗习惯间差异。

1.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在特定区域内民众需要遵守的行为模式,虽然我国与俄罗斯国家位置相近,但是我国属于亚洲地区,而俄罗斯则横跨了亚洲、欧洲两大陆,在饮食习惯、动物喜好等方面均具有较大差异。如我国主食为大米或小麦,而俄罗斯主食为хлеб(面包)。

2.思维模式

汉民族、俄民族在长时间繁衍、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观念。前者较为注重主体及综合,不注重客体、分析,意会、模拟认知是汉文化中客观物体描绘主要用方式;而后者注重概念分析及个人意见表达,不注重模糊、笼统或者似是而非的态度[2]。如在中国人姓名中,较为注重“仁爱孝道”,需要将家族的姓氏放在自己名字的前面;而俄国人名字中,注重个人意见表达,大多将自己的名字、父亲名称、家族姓氏按先后顺序排列。

三、俄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模式的实践优势

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俄语信心

在我国外语学习环境下,通过交际教学模式应用,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模拟构建一个接触俄语的环境。全面贯彻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方针,为学生学习俄语、开展俄语语言能力实践提供广阔的平台。进而帮助学生在俄语训练中树立学习俄语信心,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切实提升提供依据。

2.提高俄语实际应用能力

在学习俄语过程中,大量操练、实践是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转化的主要驱动力。在多数学生为俄语零起点的情况下,通过交际教学模式在俄语教学中应用,可以主动激发学生利用俄语开展实践锻炼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其在实践活动中切实发展自身俄语言应用技能[3]。

3.激发学生俄语语言潜力

交际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晚期,与英国传统教学方法具有一定联系,强调教学过程即交际过程。相较于传统过分注重语言运用准确性、规范性的传统俄语教育模式而言,交际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沟通阶段对方的地位及具体沟通情景、主题,充分激发学生在俄语语言学习方面的潜力,为其更加熟练、恰当地运用俄语提供依据。

四、俄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1.营造俄语语言交际氛围

语言、文化间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主要反映者,而文化对语言具有较大的影响[4]。因此,为营造良好的俄语语言交际氛围,首先,教师应以学习者基本俄文化素养为入手点,进行俄语语言国情文化知识的适当导入。即在课堂中利用一切机会,选取班级学生较为感兴趣、从汉语言视角容易理解的话题,在课中与班级学生进行信息交互,潜移默化的引入俄国语言国情文化知识。如在《大学通用俄语》第二册第三课与饮食相关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进行对话部分讲解时,教师可以“俄餐主要菜品”为切入点,为学生进行相关菜品俄语表示及文化背景下的详细阐述。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在本节课程中与文化相关的信息,邀请学生选派代表,对中、俄饮食文化差异、共性进行分析。通过文化内容、教材内容的有机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俄语语言及饮食文化的认识,为俄语语言交际氛围营造奠定基础。

其次,只有将俄语语言真正作为交际工具,才可以在俄语教学课堂中营造恰当的交际环境,促使学生可以在语言交际中主动运用俄语语言。考虑到俄语课外语言环境较差,俄语语法知识较复杂。因此,在俄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俄语语言文化知识引入以外,教师还可以在利用不同题材、不同内涵的资料,综合利用叙述、讨论、提问、看图问答、朗读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交际活动积极性。如在《大学通用俄语》第一册第一课《Вводная часть 》教学过程中,为促使学生了解、掌握元音、辅音正确发音、书写方式,教师可以在带领班级学生进行本节课生字词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Вы знаете, какие органы произношения? (你知道哪些发音器官?)Какие органы произношения нужны для гласных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元

音的发音方式都有哪些?)

在上述问题提出后,为了保证后续课程讲解效率,教师可以利用俄语为学生简要概述与俄语元音相关的历史及与元音相关的词语。在学生了解俄语语言难点及最新词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内容,对元音发音及其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进行讨论。通过具体问题讨论,可以促使以往机械的元音记忆转化为具有趣味性的音节学习。

最后,为增强俄语学习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晚间自主学习,每间隔一定时期邀请外教、俄国留学生与学生共同开展知识交互。鼓励俄国留学生为学生讲述俄罗斯风俗文化、趣闻轶事,或者以某一个社会热点为话题,开展问题讨论[5]。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训练学生、俄国留学生及其他学生采用不同的身份,或者人称,进行课文叙述,以便促使班级学生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俄语语言材料。进而引导其体会说话人身份、谈话场合对俄语语言交际功能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分人称进行问题讨论或者课文叙述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增加表态用语,或者以往没有接触过的语言资料的应用。以便在良好的俄语学习氛围中帮助学生解决对俄文化的困惑,并为学生进行正确的俄语口语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

2.挖掘学生社团第二课堂优势

考虑到现阶段俄语教学时长较短,为切实培养学生俄语交际能力,可以依托学生社团,开拓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中逐步培养学生俄语交际能力。基于学生社团的第二课堂具有方式多样、教学灵活的优良特点,因此,在基于学生社团的俄语第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交际教学模式应用需要,进行恰当选择、组合。

首先,教师可以依据自然、轻松、愉悦的原则,组织学生社团内成员,每间隔一定时期开展俄语晚会、俄语话剧表演、俄语歌曲大赛、俄语诗朗诵、模拟俄语电影配音等与俄语交际相关的活动。通过不同类型活动的组织,可以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团体协作氛围中有效发挥自身俄语交际能力[6]。并借鉴其他学生优秀经验,进行自身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

其次,为了促使基于学生社团的第二课堂长期可持续运行,可以在学生社团的基础上,成立更加专业、系统的俄语协会,为专业学生开展大规模俄语交际进行平台搭建。在俄语协会组建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带领俄语协会成员参与俄语风采大赛、俄语主持人大赛、全国俄语大赛、中俄青年伙伴联谊赛等国家性质竞赛活动。以便在竞赛活动中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为其俄语交际综合能力提升提供依据。

再次,在以学生社团为基本单位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带领各社团成员,借鉴“俄语之家Ruclub”“俄语台”等小程序设置经验,充分利用微博、QQ、微信等现代化移动网络工具,进行主题资料库设置,为线上俄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充足资源支持。

最后,为全面培养学生俄语应用能力、俄语基础能力、俄语翻译能力,教师可以借鉴外语+专业培养模式运行经验。在每学期暑假或者寒假,以學生社团为单位,带领社团成员开展短期实习活动。充分利用短期实习基地俄语语言学习资源,为专业学生俄语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究过程紧密结合提供依据。

3.明确俄语教学原则

基于交际教学模式特殊性,其在俄语课堂应用阶段需要遵循基本教学原则。首先,俄语语言运用的流畅度较俄语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更加重要[7]。在俄语课堂交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俄语语法、词汇搭配不规范情况,教师应适当忽略。随后引导学生在具体俄语语言运用环境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语法运用错误,逐步改善。

其次,语言是表达个人意图的工具,也是系统的语料应用渠道。教师应抛弃语言本身形态,而是以俄语语言技能运用、俄语语言表达含义为重点,进行交际教育方案的设置。从俄语言语行为分类视角进行分析,其主要包括报道行为、情感表达行为、宣示行为、祈使行为、承诺行为五种类型。除此之外,还包括通知、许诺、礼貌符号等多种类型语言。在具体俄语语言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具体语言应用情景,进行新的语句的设计应用,以便为其俄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升提供依据。

最后,在交际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全面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在交际教学模式中指挥、引导、组织作用。将学生作为俄语教育课堂主角,促使其在俄语运用过程中提升自身俄语语言交际能力。兴趣是俄语语言学习的先导,只有引起俄语教学主体学习兴趣,才可以促使其产生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经济、政治、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非俄语专业学生大多对俄语知识学习兴趣不浓厚。基于此,教师可以在以学生社团为单位的第二课堂开放的基础上,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增加俄语语言使用。并主动参与其课堂活动,逐步形成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俄语课堂中学习主体学习兴趣提升提供依据。

此外,为了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俄语交际氛围,教师可以最大程度挖掘利用校广播电台,结合俄语教育教学资料、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俄语录音材料、俄语节目的播放。在这个基础上,也可以要求部分俄语口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主持人,开展外教访问谈话。从俄罗斯国家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宗教文化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以便为学生掌握俄罗斯文化、汉文化间差异辨别技能提供帮助。

总结

综上所述,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为我国各高等教育院校俄语人才提供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也对俄语专业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高等教育院校可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入手,结合现阶段俄语教学情况,综合考虑汉文化与俄文化在表现、思维、习惯方面的差异,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增加俄文化导入,营造俄语交际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第二课堂优势,逐步拓宽俄语专业学生在俄文化方面的视野,以达到良好的俄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元英.俄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21):104-105.

[2]孙忠磊.浅谈俄语交际教学法[J].人才资源开发,2016,(16):207-207.

[3]王薇.以交际为目的的赴俄留学培训基地学生俄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5):23-23.

[4]于凡.探究俄语实践课中交际法的应用[J].长江丛刊,2016,(30):63-63.

[5]邓宏.网络交际对俄语教学的促进[J].山西青年,2018,(8):56-56.

[6]蒙威.论高校俄语教学的误区及教改思路[J].读书文摘,2016,(16):36-36.

[7]陈茜.以跨文化交际为主导的俄语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

2018,(11):114-116.

作者简介:张愈(1980.02—)女,民族:汉族,籍贯:内蒙古呼市,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职称:讲师 。

猜你喜欢

俄语教学文化差异
情境教学法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情境教学法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对高职院校俄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浅探我国俄语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革策略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母语语音干扰对俄语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