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有信仰”的逻辑理路

2020-07-23郑建松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基础教育

摘   要 新时代新实践新作为,习近平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的教育要求。因此,研究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教师“有信仰”的问题,本文将从三个逻辑理路进行,一是逻辑起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有信仰”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内心坚定;二是逻辑认同,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有信仰”对师德师风规范的共同坚守;三是逻辑旨归,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有信仰”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目标追求,切实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引导中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思政课教师  有信仰  逻辑理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作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悟习近平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在讲好思政课的过程中,将真善美的种子深植在学生的思想深处,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切实贯彻好、落实好“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1],时刻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一、逻辑起点: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内心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2]信仰可谓是精神上的“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发展最本质的精神依托,是人们在思想深处深信某种特定的社会价值理念并将其付之于实际行动的一种强大的内心驱动力,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在教育领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做到“政治要强”,其中深意就是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信仰,不仅在思想上要深刻学习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还要在行动上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切实在思政课教育教学领域做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引领职业发展。因此,作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必须明确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重要性,深刻领悟“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有机统一”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提升到政治高位,切实达到中央对广大思政课教师的时代新要求。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有信仰”,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就必然要围绕“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进行深刻探讨,切实从思想的高度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不仅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安身立命”之本,也是“谋求发展”之源。首先,马克思主义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完备,逻辑严谨,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明了人类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类谋大同的科学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方法,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的开放理论,特别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彰显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积极培养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深植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种子”,切实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那样,“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因此,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端正好学生的价值取向。其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式。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作为职业发展的根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信仰的力量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思想性、针对性、引导性和实效性。要善于将思想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思政课的价值导向,用有温度的思政课感染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情境创设的思政课堂中,深切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此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除了运用好思政课堂主渠道教育教学之外,还应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将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多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不断推进实践教学创新,让学生在特定创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情境下,实现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的有机融合,在思政课的多种教育模式下,思政课教师能够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也是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持之以恒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内心坚定与价值追求。

二、逻辑认同:对师德师风规范的共同坚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刻指出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3],也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出师德师风的示范性要求,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遵从“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育人理念[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人民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曾被赋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党执政的维护者”“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学生成才的引路人”等称誉,肩负着“神圣使命”[3]。由此,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为依据,深刻领悟自身的角色定位、育人职责和使命担当,将师德师风规范作为职业生涯的共同坚守,这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有信仰”的逻辑认同。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锻造师德师风的内心信仰,明确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导向,以提高自身的“道德自觉、道德自律、道德自为”为内生动力,践行职业信仰。一是提升道德自觉。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必须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提升道德标准,坚定教育的理想信念,把准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还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意识,遵循教育规律,占据教育高位,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育效果,时刻明确“为谁培养人”的职责使命。二是提升道德自律。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道德自律要求,捍卫师德底线,崇尚道德情操。“明大德”要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道德准则,提高思想認识和党性觉悟,这也是思政课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奠定其职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前行航标。“守公德”要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强化宗旨意识和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严私德”要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严以修身,练就“慎独”境界,同时还要做到廉洁修身和廉洁齐家,在思想深处不断形成“自重、自警、自省、自勉”的思想境界,增强道德自律的定力。三是提升道德自为。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有所作为,就要始终保持内心的定力,在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上集聚力量,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先进思想文化的捍卫者和传播者,切实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此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还要塑造自身形象,为人师表,争做基础教育领域的时代楷模,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表率作用,特别是在思政课堂上,弘扬正气、传播真理、凝聚力量、感染学生、引领思想。同时,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还要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基础,培育好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切实为广大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逻辑旨归: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目标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4]。因此,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必须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目标追求,这不仅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职责,更是“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只有按照习近平关于“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才能培育好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价值观。

一是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贯穿于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教育环境发生怎样变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都要遵循习近平提出的“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核心问题,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体恤学生、走进学生、拉近学生、争取学生,最终确保学生在思想深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这就需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不仅在思想上保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更要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用一种朴素的情怀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浸润到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让学生们领悟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谛与价值。同时,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层次的教育问题,精心打造每堂思政课,将情感因素融入到思政课的说理教育中,用一种真挚的情怀去回应学生关心的问题,解决学生内心的困惑,促使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阶段,因此,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必须让思政课堂鲜活起来,赋予思政课堂生命力,用情感的力量点亮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希望之光,为学生成长成才照亮前行的方向。在具体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将传统课堂的静态模式转变为动态模式,发挥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思政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自我课堂”的情境中,促使学生的思想与教师的教学同步同频,产生思想共鸣、教育共振的良好效应,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旨归。

二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价值追求,践行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职业信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3],切实将“立德树人”作为时代赋予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立德树人”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践行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使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性作用,按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的新要求,努力做到学思悟透、知行合一,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坚定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用“立德树人”的价值准则铸魂育人,厚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爱国情怀,不断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激发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豪情壮志,为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树立远大志向。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用实际行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明确学生前行的方向,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的扣子,端正他们的价值观,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启发学生的心灵,解决他们面临的成长迷题,切实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去感化学生,促使他们实现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思想内容良好的内外转化,这也是广大思政课教师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践行他们职业信仰的最佳途径。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明确“有信仰”的逻辑起点、逻辑认同、逻辑旨归,切实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引导中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 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8.

[4]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9-10.

[作者:郑建松(1981-),男,天津宁河人,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特邀研究员。]

【责任编辑  郑雪凌】

该文为天津城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SPOC模式的城建特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JG-YBZ-1961)、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资助项目(TJXLM2018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学生党员红色精神教育研究”(19YJC71007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基础教育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向兼任”机制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试论新时期定位思政课教师的三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