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期定位思政课教师的三组关系

2014-11-28李纯斌

世纪桥 2014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定位

李纯斌

摘要:借助一定办法把潜藏于学生内心东西引导出来的教育,必然随着社会进步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赋予的内涵也随之日渐丰富。因此,要把握定位思政课教师的三组关系,即要从教师和学生关系、教师和教材教法关系、教师自身“破”“立”关系去思考和认识。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定位;三组关系

“教育”一般认为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现代英语中,教育是“education”,前缀“e”有“出”的意思,词根“ducěre”有“引导”的意思,合起来即为“引出”。意思是借助一定的办法,把潜藏于学生内心的东西(知识、智慧等)引导出来。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教育除了是“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更是“对人性的改造”。[1](P.97)因此,从教师和学生关系、教师和教材教法关系、教师自身“破”“立”关系去思考和认识,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甚至影响到学生个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和认识。

一、教师和学生关系:对话性

传统意义上,思政课教师已经在一定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中持有了社会身份和地位,理所当然的形成了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以及综合作用下的一整套行为。在这里,思政课教师作为社会权威代表,自觉不自觉地代表祖国、代表党、代表人民、代表学校,甚至也代表家庭,是道德的化身与道德规范的训诫者;思政课教师代表社会实施教育,以道德知识授受作为师生关系中的基本内容,对学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这样以来,在学生眼中,思政课教师往往被期待成智慧的化身、理性的源泉、道德的楷模,教师也往往形成了以知识代言人身份自居的心理。但是思政课教学常常表现为学生品德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向学生训以各种行为规范与准则,向学生提出各种道德要求,对学生的言行品性进行评说,以规范者的姿态调节学生言行。思政课教学也由此容易忽视学生知、情、意、信、行的整体性,重教轻学,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缺乏重视与张扬学生的主体力量,也就使得学生成了道德知识的容器。

新时期,新媒体、互联网迅猛发展和普及必然要求科学、理性思考和认识教师与学生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关系应该是对话性的。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把认识、理解、体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体角色在多种自主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点,从可信走向相信,最后达到坚信,从而形成信念、信仰。其次,思政课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过程。思政课教师要树立人本意识和民主平等意识。人本意识就是思政课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他们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主体。思政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自尊、自主、自立、平等意识的增强和敏感,了解他们的身心特点。民主平等意识就是思政课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道德认识方式的选择,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努力使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必要的时候还要创设德育情境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得思政课教学成为一种师生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二、教师和教材教法关系:权变性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很容易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唯上、唯书却往往不能唯实;在教学方法上盲目套用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致使思政课教学创新的空间十分狭窄。新时期,思政课教师要发挥高度的创造性,要创造性地进行思政课教学,要从单纯的思政课执行者转换为思政课设计者和开发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首先,思政课教师有责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思政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必须珍视学生生活世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实际情形出发而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而不能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人”,从而使得由单一的国家层面的“理想课程”向教师层面的“知觉课程”与教室情境当中的“运作课程”或学生层面的“经验课程”发展。其次,教师要注重思政课程动态建构,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在课程的动态展开中做出适度调适,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如克隆人、安乐死、基因技术对伦理与法律的冲击,黑客及网络犯罪给法律的挑战、虚拟世界、反物质带来的哲学反思等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这样思政课才能及时直面社会、关照现实、捕捉前沿,从而使思政课教科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再次,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思政课程设计和开发。教师要深刻把握课程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复合的趋势,利用现代课程理论、课程设计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成果,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生的发展要求,充分对思政课程中的诸如“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等进行深入设计、开发和实施,真正推动思政课的创新。

三、教师自身“破”“立”关系:辩证性

新时期,知识社会、信息社会正以“知识、信息”特征深刻影响思政课的观念、模式、方式和方法,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破”“立”关系也显得非常重要。思政课教师要勇于敢破敢立,逐渐从单一性讲授者向多元型角色的蜕变。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具有现代学习理念,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多渠道获取知识变得相当广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及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担当起引路人。这个引路人职责就是需要思政课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致力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指导学生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成为能够发展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的现代人。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应成为学生心理问题诊治者。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新时期,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大学生往往会在人机交流模式中造成认知和情感缺失,如不愿意受原有的社会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容易感到自我归属感的丧失,导致性格孤僻、行为失范、言语无忌,对现实不认可、甚至逃避心理等等。 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从传统的道德偶像角色中解放出来,关注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在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习上给以更多的心理关注,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同时改造他们骄傲自大、虚荣、自卑、不思进取等不良自我意识品质;指导学生社会交往和协同工作的技巧,指导大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人宽厚、真诚坦率、主动热情、谦虚公平 乐于助人、善于交际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其自私、冷酷、虚伪、嫉妒、孤僻、傲慢等不良的交往品质。同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创新活动中有效的激励和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并使其能够健康地和谐发展。

再次,思政课教师应成为德育研究者。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当信息技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教师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实现由教书匠向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专家。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以往对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信息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将面临更多更新颖的德育教学问题。如研究提高学生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不同的德育情景创设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如何对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评价和改善;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等。这些研究活动有助于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色,有助于教师创造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丰富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推动高校德育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5.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 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

[5]张有录.现代信息科学[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定位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融合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向兼任”机制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