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命化课堂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020-07-23韩庆芳

中文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新课程

韩庆芳

摘 要:生命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其基本特征是注重生命的整体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重视生命体验。生活课堂都以生活为中心,都为生活发展,还课堂给学生,还“主人”地位给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我层次和境界,努力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亲和力,教师才能真正成为生活课堂建设的主角。

关键词:新课程 生命化课堂 教师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1

所谓生命化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生命为基础,通过关注生活、世界,赋予学生自由学习、丰富精神生活、自主探索的权利,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个性和人格提升、活力焕发、人生价值提升的过程。

在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对生命化课堂这一课题的理论学习,以及日常的教学实践,让我了解到生命化课堂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自己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落实好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一、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师担当起重要角色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长才得到充分的保障,才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实好生命化课堂,教师当仁不让是主角。

生命化课堂是具备蓬勃生命力的真正课堂。它能够充分释放学生天性,深刻挖掘学生潜能,给予学生收获和快乐。在表现的过程中,它既可以“金戈铁马”式,气魄宏大,同时又可如江南酥雨,细细密密。一堂生命化的课,就如同一首优美的交响乐,有张有弛,有疏有密,开头明快、结尾精当,过程洋洋洒洒,耐人寻味。生命化课堂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想真正构建生命化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只有正确发挥其主导作用,师生之间才能产生相互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长才得到充分的保障,才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实好生命化课堂,教师当仁不让是主角。

二、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修养

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知识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当教师成为丰盈清澈的大河时,他的学生便做了那些有福的草树。可见,深厚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综合素养的重中之重,更是教师成为落实好生命化课堂的主角之关键!

专业修养深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真正的洞察力犹如江水不断涌出,常常让人佩服不已。教师一旦具备了深厚的专业素养,就可以在认知过程中巧妙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更高、更远的学习环境。在生活课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只是构建一切美好理念的砖瓦,是支撑教育过程顺利发展的舵。教师专业知识的奉献精神,使教师在启蒙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力宝库方面取得了成就。教师必须感觉到他们已经认识到生活的巨大价值,从而鼓励自己更多地提高自己。这促进了课堂生活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利益。[1]

三、構建生命化课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要把握教学的科学特点,而且要把握教学的审美过程。教学内容能够科学安排,重点与非重点准确把握,难点适当分散,问题巧妙处理。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回顾情况,根据情况,熟练掌握要点,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有些特级教师的课为何精彩得直让人拍案叫绝?我们认为高超的教学艺术应是其主要因素。大家都知道,一些老的特级教师们一般都不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但课堂照样上得实在而精彩。何故?因为他们善于挖掘课堂资源,正确把握新的课改理念,并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将“主人”地位归还学生。他们的课堂上一环扣一环地精妙提问,恰到好处的点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帮助他们很好地理解了文本。课堂上老师完全就是一位成功的组织者、引导者,是落实好生命化课堂的主角。[2]

四、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师要有亲和力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生命课堂教学中,教师亲和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具有亲和力,学生对教师的亲和力和信任感会不断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接受度会不断加强,学生会因为喜欢教师的课堂而喜欢教师,课堂教学会事半功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时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交流时,教师友好热情的面部表情,以及教学内容自然产生的恰当而富有表现力的身体动作,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间接地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学会与学生沟通,向学生传递爱,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这种爱应该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通过老师的言行,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信任他,支持他。因此,在生命化的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专业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以及良好的亲和力,才能够真正实现生命化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生命化课堂的主角,真正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旭远.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J].教育研究,2004,(4).

[2]袁维新.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7,(4).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素养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文本细读”之多样化
高职院校升格初期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问题的策略研究
互动性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素养影响效果评价
专业成长,做快乐教师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作用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