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对策

2020-07-23李成龙

中文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新课程

李成龙

摘 要:体育学科是培养学生身体素养的主要方式,它具有基础性、多元性等特征。为此,本文以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为例,着重从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等方面,探究解决新课程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困境的方式,实现提升学科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中职学校 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1

引言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它在增强学生身体素养,培养学生的智力开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是专业性人才输出的主要窗口,学校和一线教师如何把握好学科教学与新时期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是确保中职阶段学生输出品质的条件。

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

体育学科作为中职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一部分,在当代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中实现了综合辅助与长效性优化的效果。但具体工作落实开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结合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存在的问题归纳为:

1.体育学科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当代中职学生成长在信息多元化的环境下,他们的信息视野广阔性较强,中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若依旧按照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理论传授,就会出现“教”与“学”相互脱离的状况,课堂授课效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了[1]。

2.学科授课内容安排不合理

中职学校进行学科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将“体育课程”等同于“户外课程”。而关于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体育素养的培养层面上存在着明显的动力不足状况。

3.体育学科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中职学校日常教学过程中,体育学科教学物质资源不充足,课堂教学中可使用的材料相对匮乏,导致学科授课无法与时代需求相互承接。同时,中职体育教师能力匮乏,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相对薄弱,课堂教学期间更不可能创新。

二、新课程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开展问题的应对

1.学科授课方法创新

新课程环境下,中职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应尽量在授课方法上进行更新,这样方可确保学科授课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教师应结合体育学科授课目标,在备课视环节上进行方法的多元化设计;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期间,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实行授课方式的

变更[2]。

比如,慶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体育学科新时期进行授课方式变革期间,教师所采取的授课方法革新方式为:(1)在学科备课时,教师一方面设计了理论视频快速头脑风暴,指导学生对篮球、足球、体操等专业性知识具有简单的认识;(2)每节课针对一种体育运用进行分解教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分组竞赛学习、虚拟环境动态模拟教学;(3)实际授课期间,教师还按照学生提出学习建议,实行体育运动项目自主联系,然后总结各自运用技巧,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研究结果进行完善。

也就是说,新课程中的中职学校体育学科教学期间的方法创新,不是单纯的重视如何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融合其中,而是突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之间的衔接恰当程度,然后才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课堂,其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授课方法确定趋向定位,它迎合了当代中职学生体育素养提升的需要。

2.学科教学结构合理安排

新课程环境下中职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在于结合学科的基本情况,客观、综合的进行课程教学安排。即,教师除了重视体育技能的传授,还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积累,增加学生的学科素养。

比如,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师学科授课过程中,就在新课标指导下,实行学科教学工作的统筹安排:(1)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足球、篮球、羽毛球等方面的发展资料,请学生代表在体育技能授课前进行发言,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探讨;(2)教师将户外活动的教学视频制作成短视频,后续配合上动作讲解音频、创建体育技能学习资料,辅助学生进行体育学科知识框架的构建;(3)积极培养学生的篮球、足球、羽毛球的业余爱好,引导学生将体育技能与个体发展之间有机串联起来。

新课程背景之下,学校人才输出的标准是“综合性人才”,体育学科作为实践技能探索的代表形态,除了要将具体技能指导的优势发扬下去,还需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征,因材施教的开展理论知识体系的补充,这样方可将其与学科知识授课内容有序融合起来。

3.学科教学资源不断丰富

中职学校教学日常教学工作优化安排期间,做好外部教学条件的辅助性调节,也可以解决当前体育教学实践的瓶颈问题。其一,促进中职学校的资源更新。其二,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能力不断提升。

比如,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体育学科教学实践问题解决时,除了做好学科教学环节的系列性分析,还着重针对外部学科教学资源进行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本次系列性工作的安排要点归纳为:(1)学校结合当前中职体育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一方面将VR技术引入体育教学课堂,在羽毛球、排球、体操、太极拳等运动情景互动模拟时运用,另一方面是对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等进行了革新,从而确保学校日常教学实践期间,各项体育运动都可以有序推进;(2)中职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进修和能力提升。一方面,校内教师每周组织教学情况研讨会,对于日常教学期间存在的授课难点/学生学习困惑问题进行综合反馈。另一方面,与其他学校进行体育教学项目互动,在教学方法和基础学科理论层面进行能力提升,创建良好的中职学校体育学科授课外部

环境。

学科课堂教学系列工作综合探索期间,科学进行各类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是新课标环境下教学硬件资源具体化推进的代表形式,它为国内教学工作的有序安排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对策,是我国教育实践工作不断进行优化调整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学科授课方法创新、学科教学结构合理安排、学科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等方面,分析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方法。因此,文章研究结果,为学生能力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昭海.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体育理论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5):70-72.

[2]赵生忠.中职体育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究[J].学周刊,2020,

(10):17-18.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