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型机场”理念构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行业特色课程体系

2020-07-23江国业庞铭高留花胡艳娇

中文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工程认证课程体系思政

江国业 庞铭 高留花 胡艳娇

摘 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在专业建设中与时俱进地将新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有机融入工科專业的课程体系中,以期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工程

人才。

关键词:四型机场 行业特色 课程体系 思政 工程认证

中图分类号:TE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1

油气储运专业是研究以管道为运输工具、以储罐为主要储存设施、以石油天然气为介质的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工科专业。每个高校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都在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资源情况,逐渐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色[1]。每一版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都体现了专业特色,以及时代特征[2,3]。

一、新时代新技术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和新技术的发展,建设新工科专业或传统工科专业新工科改造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中小学阶段学习了物联网、人工智能或大数据类课程的学生,很快将升入大学。现实倒逼大学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对大学对工程界的引领作用有很高期望。

2019年和2020年国家部委在能源相关领域密集发布行动纲要/行动计划。2019年12月27日,民航局发布《民用机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指南》机场能源管理。2020年1月17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的通知,推动储能技术专业建设,支撑新能源发展。

在2019年夏天召开的油气储运高校年会中,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分会高校工作委员会的业内专家根据行业科技的发展对专业建设提出建议,增加过程控制、智能管道等类课程的建设。同时,教育部要求大学里开展“思政”建设,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开展教育。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酝酿在现有师资力量基础上建设机场能源管理方向,呼应和支持国家对智慧、节能、环保方面的紧迫要求。

二、四型机场理念与课程体系

2020年1月9日,民航局正式出台《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谋划未来15年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路径。

“四型机场”对传统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经在民航相关领域应用,并在不断增加。比如加油数据的收集、能源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使用。本专业需要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跟进。

以“四型机场”为主线描述科技和行业发展对本专业的需求:

1.平安机场

本专业学生应该从油品特性角度,掌握机场供油安全管理的标准和原理;从系统本质安全角度,掌握设备设备材料的性能以及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措施:从机场运行角度,新开或加强供油安全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有限元仿真等课程。

2.绿色机场

学生应该掌握机场能源类型、能量转换,以及系统节能方面的理论,初步具备节能运行策略制定的能力。

措施:新开机场能源系统、节能与环保、新能源技术、空调制冷、储能技术等课程。

3.智慧机场

学生应该掌握系统状态智能检测与智能优化运行决策的方法,初步具备机场应用场景的大数据应用能力。

措施:新开智能检测、机场能源系统等课程。

4.人文机场

学生应该理解时代精神和民航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具备以人为本的人文素养。

措施:在“思政课程”中重点培养,在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环节,强化民航精神、家国情怀和工程伦理。

经过梳理发现,按照四型机场理念构建的课程体系,包含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思政课程,工程伦理等内容。

三、开设机场能源新方向的可行性

鉴于这样设置课程既满足了学分限制,又工程认证的要求。

为了开设机场能源方向,已经组织力量进行了前期研究,紧扣四型机场中的“绿色”与“智慧”,从机场能源管理、空调制冷、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储能技术等方面开展相关基础工作。机场能源方向的课程将帮助学生掌握机场能源类型、能量转换,以及系统优化运行和节能方面的理论,初步具备节能运行策略制定的能力;掌握系统状态智能检测与智能优化运行决策的方法,初步具备机场应用场景的大数据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解决流体介质的流动和换热问题的专业,与机场的供水、供燃气、通风和空调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拟开设的课程和研究问题,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度相似,而这个专业在很多石油院校都放在油气储运系一起开设。从教师专业背景和外校办学先例看,开设新方向没有技术难题。

因此在现有供油工程方向基础上增开能源管理方向,是可行的。

四、实施新课程体系的准备

1.师资培训

组织新开课程教师选购或编写讲义,为开课准备。必要的时候可以参加校外课程教学和技术培训,同时,现有教师需要派出到企业参加挂职培训,了解机场能源管理实际,将最新技术带入课堂。可以邀请技术专家作报告,或作为企业导师参与教学、毕设指导环节。

2.实习基地建设

从2022年开始,每年有60—80名学生参加机场能源方面的实习,为期五天。需要实地考察,提前准备实习计划。实习期间,校方派带队教师组织学生,确保实习有序、安全,并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企业方配现场指导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和回答学生疑问。

3.科研合作

可以针对企业关心的技术问题或科研任务,校方负责组织力量,提供技术支持。也可形成制度,定期到企业开展技术访问。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行业特色高校发展中需要处理的若干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19,(08):14-18.

[2]刘吉臻,翟亚军,荀振芳.新工科和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解析——兼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新工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3):21-28.

[3]张永宁,李辉.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规划的演进——基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次五年规划的文本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4):105-113.

猜你喜欢

工程认证课程体系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现代加工技术的冷挤压技术教学大纲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