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课堂”背景下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

2020-07-23韩路路

商情 2020年30期
关键词:学习模式互联网

韩路路

【摘要】 如今,互联网在高速发展中,教育领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是教学模式出现了变革,课堂也从单纯的以教师上课为主变成了以学生为重的课堂形式,教育领域的这一发展变化,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的信息化以及教育的互联网特性成为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互联网的模式探究教学新的方式方法。首先介绍“互联网 +”的现实特征;其次区分现代互联网下的教育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最后利用线上平台实现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本文的就是为教育领域探索新的闪光点,为新教学模式的搭建铺平道路。

【关键词】“互联网 +”  教学  学习  模式

一、“互联网 + ”教学的现实特征

线上教学模式不是一下子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的,一开始出现的线上教学模式就是单纯的将线下的课程内容直接搬到线上,就是实现单纯的转移,并且质量远低于线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线上教育缺乏互动和交流,当然现在的线上模式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采取直播课和录播课相结合的模式;其次,学生本身就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学习能力和进度大不相同,无法进行因材施教;最后,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无法预先判断学生的知识水平,讲解的方法、模式和讲解的知识的深度和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匹配,导致学生无法完全消化知识。

二、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如何建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个性化的教学体验。大学生所熟知的慕课平台就是打破优质的教育资源只能提供给一部分人所使用的现象,集合各名校各名师的优质课堂,打破地区学校之间的限制,呈现全民终身学习的一种趋势。在平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地选择在不同的课上进行学习,老师需要创建更加新颖的课程内容吸引学生学习,学生一旦选择加入某项课程就可以通过与老师交流问题,与同学进行群内讨论,建立人脉圈,更重要的可以对老师的课堂内容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老师都能看得到。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程是以录制课的形式呈现的,方便学生多次重复学习,也避免学生因为时间不统一导致没有学到某一课的知识。平台会随机挑选某位同学参与回答,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教学视频并支持弹幕功能。

(二)有效的学习监督。与直播课的学习形式有所不同,学习平台往往采用录制课的形式,方便学生按时完成学习课程,学习视频在播放的过程中为防止学生的偷懒行为,往往将课堂问题穿插其中,鼓励学生完成作业。除了学习之外,平台还具有社交的功能,学习同一门课程的学生可能是在职教师、在校学生或者其他行业从业者,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学习知识的内容以及阅历也不同,大家可以在交流群内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

(三)丰富的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线下教育模式中经常使用匿名的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打分,主观色彩非常浓厚。但是互联网教学平台在这方面的好处是教师的评价结果是可以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的,结果相对客观公正。不仅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评价,学生家长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做评价,评价内容也从传统的单纯打分制变为多个类别,比如该教师的教学对你的启发性,是否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的能力等。

三、利用线上平台实现教学模式的现代化

(一)教学准备环节。首先,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由于学生本就存在个体的差异,在学习效果和学习接受能力上自然要进行区分:其次,在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需要根据课程,结合线上线下的两种教学方式,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比如线上教育就可以以理论知识为主,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而线下就可以进行实践性的课程;最后,课程结束之后,通过平台上的评价功能,教师可以得到學生的反馈,从而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课程设置的质量,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现代化。

(二)课堂学习环节。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最注重的就是教师的专业基础与计算机技术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与课程内容相符合的规定下的场景,解决如何吸引学生的关注度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讨论区留言,努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意见互换以及教师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实现教学中已设定的目标。最终,通过小检测等考核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需要通过因材施教的形式实现,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实现真正的定制化学习,当然,这显然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但是平台的大数据形式已经为此解决了一大半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分析,可以对老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老师在准备下次课时,就有了方向和目标,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最终依据具体情境进行整理归纳并得出结论。

三、结语

教育领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正在逐步实现变革,新一代的学生本来就出生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年代,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也乐于通过空闲时间接受碎片化知识的学习,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满足了互联网下的教育经济体系的建立。从相关基础知识的趣味故事和情景化的模拟手段,再到课堂中基于信息化知识让学生自主通论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比如疫情之下的翻转课堂的实现就是一种个性化课堂教学的典型示范。

参考文献:

[1]曲大为,赵福政.“互联网 +”对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刍议 [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3):12-15.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3]杨琳.浅析“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20):122-123.

[4]沈卉卉“.互联网+”时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微课程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1):196-197.

猜你喜欢

学习模式互联网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永续债券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