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之研究

2020-07-23王坤

丝路视野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育发展有效措施人才培养

王坤

摘 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发展,探讨“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人才培养措施,以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推动现代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基于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时代的新变化,顺应现代教育发展潮流,坚持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创新“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措施,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发展 人才培养 有效措施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遍布于各行各业中,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带来了巨大改变。基于“互联网+”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想要寻求突破,顺利转型,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应当加强对教育学发展的研究,在教学供给侧概念背景下,实施有效的教育改革,从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学生主体性等方面来进行科学分析,摸索“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来探究人才的培养措施,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专业性人才,满足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丰富我国的人力资源。

一、“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思想改变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作为供给的一侧,而学生作为需求一侧,如果学生对教学无法产生兴趣,没有需求,或是课堂的质量不高时,供给就无法实现。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和教师的讲解,其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于网络中寻找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基于此背景,教育思想发生了变化,课堂中不再以教师“教”为主体,而是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师生关系不再以教师为中心,反而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供给侧概念则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变化,关注着学生的需求,也是“互联网+”时代教育学发展的核心趋势。

(二)研究内容丰富,教育模式改变

当前教育学的研究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在互联网时代下有关于教育研究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研究者能够利用互联网来开拓自己的研究方向,扩展研究范围,大量的全新教育认知和理念涌现,丰富了教育学体系,推动了教育学的现代化发展。另外,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充分应用了互联网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于黑板上写和画,白板已经走入课堂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优化,教学内容更加完善,教育模式也愈发现代化。而学生也不再只是通过查看书本,请问教师来学习,可利用互联网中的教学视频来进行自学和复习,这不仅转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突破了学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这种情形下,书本和教师的作用性逐步下降,互联网的重要性上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冲击,现代教育模式逐步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互联网技术联系,交流愈发频繁,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新面貌。

(三)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促进了现代教育发展。在教育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变式课堂教学的改革,旨在根据学生需求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减少对学生无效的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以此来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其需求来制定合适的课堂教学内容,避免“填鸭式”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帮助学生开展碎片式学习,充分利用空余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体会和感悟。

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应用互联网技术,使得教育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學,以及远程教学视频等,这些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课堂,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扮演着辅导角色,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多少,不再取决于教师,而是由学生自己决定,其可以摆脱过去学习上的局限性,实施有效的自主学习。利用先进的网络教学、视频教学等来进行高质量的学习,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二、“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措施

(一)予以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互联网+”时代下的人才培养,不只是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应当予以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是直接将知识点灌输于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却未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分析过程,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低,仅仅只是接收了教师传递的知识点,却并未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难以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不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目标。而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则强调互联网时代应基于学生的需求,来教授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其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后,其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便能事半功倍,而且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实施教书育人,予以引导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给学生带来了许多便利,让学生有更多的渠道去拓展知识,但与此同时其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互联网中有着诸多负面的信息和不正确的观念,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影响,若是教师不加以引导便可能害大于利。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培养人才,更应当突出教书育人理念,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其能够分辨真善美,重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同样重要,教师绝不可忽视。当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同步进行时,才能有效规避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以实现现代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三)重视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

“互联网+”时代下的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更是要求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新时期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课堂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教师不再是教学主体,也不再是学生学习资源供给的唯一者,教师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为此,教师若仍然沉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改变自身的教学思维,故步自封,那么便会被现代教育所淘汰。其应当跟随现代教育改革思潮,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身,积极学习互联网教育手段,掌握全新的教学技能,实施现代化教学模式,以此来引导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开展高效的自学活动,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而是开始走向线上教学,将互联网技术充分应用于教育行业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工作,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教书育人,注重授以学生学习方法,以实现现代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丽,王志军,郑勤华.“互联网+时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7,(28).

[2]刘佳.“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特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6,(01).

[3]刘冰洁.“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06).

[4]赵红艳,孙文红,王甲琛.“互联网+”时代校企共育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赤子,2017,(15).

[5]吴静,符艳军,胡雪婷.“互联网+”时代新工科创新人才教育与培养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8,(36).

猜你喜欢

教育发展有效措施人才培养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