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居宜业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2020-07-23潘国庆

丝路视野 2020年3期
关键词:建设对策城市建设

潘国庆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区的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如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功能日渐完善,这些都为各地区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围绕宜居宜业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宜居宜业城市 城市建设 建设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人们对于自己的居住、就业、城市环境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我国城市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有些城市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是却缺乏精心规划;还有些城市虽然有较大的名气,但是却缺乏良好的宣传等等。为此,各地区在城市开发过程中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要为城市居民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市,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当前我国城市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有题材但是缺乏精心的利用

在我国各地区,有些城市的发展可谓是得天独厚,我们就以衡阳为例,其拥有百里如画的湘江,而且在城区的四周,还分布着许多湖泊,如白鹭湖以及跃进湖等。但是,该地区的绿化不够好,水质较差,有些湖泊的水污染较为严重,有机污染物普遍超标。在中心城区,存在着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弃,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另外,噪声污染也是我国大多数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商业集中区域,噪声污染较为严重,其主要来源为机动车辆。事实上,我国有许多如衡阳一样的城市,虽然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源,但是却没有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运用。那么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要想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市,则需要以当地实际情况为依据,要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的特色。

(二)有名气但是缺乏有效的宣传

我国有许多城市,虽然自古以来就很有名气,但是却仍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其缺乏有效的宣传。例如,新疆地区虽然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有著名的库木塔格沙漠,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相辅相成的书院文化以及雁文化等等。但是这些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新疆地区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沙漠,其知名度来自以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的相关片段,这使得许多人心生向往,因为许多人都有一个大草原的梦,都渴望自己走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以及大草原之中。此外,新疆地区也有许多的历史名人,例如著名翻译家鸠摩罗什,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维护祖国统一的莎车王延父子等等,这些历史名人不仅对新疆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还对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形成明显推动。虽然如此,但整体来讲新疆地区却没有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文化资源以及自然资源,而且我国有许多像新疆地区一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城市,但其中大部分城市并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没有以当地特色为依据来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市。

(三)有特色但是缺乏良好的展示

在城市建设项目功能的开发上,有些建设者对于城市生态旅游功能的开发认识不足,关注度不够。例如,不少领导以及项目业主对于非旅游工程项目的旅游功能的开发不够重视。此外,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没有形成一个综合管理的规章,存在着不同部门的隶属关系,这使得非旅游工程项目的旅游功能开发较为困难。最后,在我国一些城市中,中心城区建设较为落后,缺乏档次较高的文体设施,例如体育中心、健身场所、科技馆等等,或者虽然已经建设但是品位较低,很难成为当地的永久地标志性建筑。

(四)有法规但是未能贯彻落实

在城市建设中,有可能会涉及文物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有些地区忽视了对文物与环境的保护,這就导致当地一些承载历史记忆的老房子被夷为平地,使得一些城市的建设过于追求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开发者以及城市规划者认为,这些超高层建筑才能够代表城市走向了现代化。因此,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让开发商打了擦边球,这导致原先的城市尺度被破坏,使得城市景观变得非常的单调。另外,在工程施工中,没有按照城市总归发展,这些都不利于当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市的主要策略分析

(一)将城市个性充分地展示出来

现如今,我国一些地区的城市形态呈雷同化的趋势,这导致城市缺乏个性。之所以存在着这一问题,主要是各城市过于追求现代化建筑格调,而忽视了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因此,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需要对高层建筑进行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在一些古迹、湖泊等区域,不能够建高层建筑。例如,衡阳地区尽量不要在白鹭湖与西湖公园周边建设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这样可以保护好山的轮廓以及湖的水体。此外,在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市之时,需要将城市个性充分地展示出来。例如,在现代城市建设文化中,城市雕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一些能够体现当地特点的雕塑。最后,对于当地的历史文脉的老地名,要尽量予以保护,这些历史古迹乃是一个城市最闪亮的名片。

(二)城市的建设需要突出环保意识

在宜居宜业生态城市的建设中,首先需要体现人性化,要将影响市区环境的工厂迁出城区,特别是一些污染较中的工厂企业。其次,要对城市绿色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自己的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以“山青、天蓝、水清”为主线,在市区形成点线面结合,建设成多元绿地组合的生态绿化体系,使得城市的生态系统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城市风貌融为一体。

(三)着手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建设

除了要加强城市建设,也需要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合理建设与所在城镇风格相融的新型社区,以提升镇村人口集聚水平。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尽量发挥当地的各种优势,如自然景观、餐饮文化等等,发展当地特色高效农业,塑造当地历史古村的乡村风貌,向外界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另外,要发挥重点镇的节点作用,要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的辐射,加强乡镇与快速路网通达的目标,使当地农民也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社区服务。

(四)加强主导产业项目支撑

产业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象征,是一个城市的立城之本。因此,在宜居宜业生态城市的建设中,还需要关注城市居民产业发展问题。而要想推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做到以产兴城,要实现以城促产。在城市化推进中,需要考虑当地的产业发展规划,对土地出让的配比原则进行明确,以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对于新兴业态逐渐更新的这一现实问题,需要强化项目支撑,要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中的比重,如提高金融商贸的比重,或者是提高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比重,从而将城市建设成居住、文化、产业、旅游有机结合的综合体。

(五)实现以人为本的民生保障

在宜居宜业生态城市的建设中,要实现以人为本,也即是之所以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市,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民生民计。因此,在今后的建设中,需要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社保、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要将城市新增财力的大部分都用于改善民生上,要坚持将城市居民的就业放在首要的位置,要持续扩大最低养老保险的范围,实现新农合的全覆盖。

三、结语

综上,我国一些城市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有些城市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是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有些城市虽然拥有属于本土的特色但是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等等。因此,在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市时,一定要将城市个性充分地展示出来;要加强主导产业项目支撑;并实现以人为本的民生保障。如此一来,就能够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就能够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吉勇.以生态建设为引领努力将毕节打造成为山水园林宜居宜业城市[J].重庆与世界月刊,2011,(10):48—51.

[2]刘静.浅谈西咸新区宜居环境的体系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4(18):191.

[3]蔡彦坤,蔡旭.城市生态、水利与智慧工程融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探讨[J].开发研究,2019,(03):40—46.

猜你喜欢

建设对策城市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
新形式下如何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完善高校考试管理,加强考风考纪建设
新形势下公路系统政工队伍建设对策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