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法在中专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刍探

2020-07-23卢富林

成才之路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支架式教学欣赏课

摘 要:支架式教学法是美术欣赏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透彻地了解相关知识点。但是目前美术欣赏课应用支架式教学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支架式教学法在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寻求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美术教学;欣赏课;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9-0070-02

支架式教学法是美术欣赏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要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课堂美术知识的框架,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将相关的美术知识分解成一个个便于学生理解的知识点,而由于美术教学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如对同一作品不同人理解与欣赏的差异性等,使得教师在利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往往不能够有效地构建起教学支架,其中尤其以缺少示范支架、情境支架、导向支架、协作支架这四点最为明显,而从美术欣赏课的实际教学角度来看,如果教师不能够驾轻就熟地应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一、支架式教学法在美术欣赏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缺少示范支架、情境支架、导向支架和协作支架是支架式教学法在美术欣赏课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缺少示范支架。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的都是生涩的理论知识,理解难度大,不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能力。第二,缺少情境支架。有效的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沉浸在美术欣赏的氛围中,缺少情境支架容易使学生缺少情感带入,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第三,缺少导向支架。导向能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缺少正确的引导就会偏离正确的欣赏方向,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第四,缺少协作支架。这会导致学生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难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的审美观。

二、支架式教学法在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策略

为有效解决以上存在的四个问题,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法时就需要推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增加示范支架,在提高學生欣赏能力;设置情境支架,构建课堂欣赏环境;树立导向支架,明确学生欣赏指向;完善协作支架,活跃课堂欣赏氛围。

1.增加示范支架,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中职美术欣赏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生涩难懂,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难以理解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欣赏的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法设置示范支架,在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吸收理解。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置的示范支架有针对性地阐述作品,有效地感知和欣赏作品蕴含的人文艺术情感。教师在进行示范支架教学时应该选择合适的例子,适合学生本身的例子能够更加方便学生理解艺术作品,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蒙娜丽莎》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件艺术作品,但普通人对这幅画作的欣赏仅仅停留在神秘的微笑上,教师可以用《蒙娜丽莎》作范例,引导学生进行除眼睛、微笑之外多角度的赏析,鼓励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2.设置情境支架,构建课堂欣赏环境

设置情境支架是支架式教学法的有效模式之一。很多美术作品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这些内涵与情感都是通过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现出来的,创作者希望这些融合了内心最真实、最热烈的情感能够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设置情境支架能有效地在艺术作品和欣赏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教师给学生设置一个充满学习、欣赏氛围的环境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作品欣赏中,更好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如《人间生活》这幅艺术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学生在赏析《人间生活》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悠扬的乐曲渲染课堂气氛,提前构建出一个富有艺术美感的情境,然后再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对作品进行全方位赏析。教师通过设置情境支架可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欣赏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审美体验。

3.树立导向支架,明确学生欣赏指向

支架式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为学生提供“支架”,使学生通过支架逐渐发现、探索美术欣赏的方法,解决欣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支架式教学法中,教师要重视树立导向支架。通过导向支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引,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欣赏美术作品的最佳途径,促进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观的形成。在中职美术欣赏课中,有部分关于建筑的内容,如欣赏安徽民居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比对柬埔寨的吴哥窟以及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了解建筑与雕塑之间的异同点,然后开始导入新课,向学生提问:“如何欣赏建筑艺术?”“建筑的人文内涵如何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电影《卧虎藏龙》中的片段,展示宏村月沼的场景,进而导入正课,欣赏中国传统民居——安徽民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色彩、视觉、建筑细节、人文背景等几个方面欣赏皖南民居的建筑艺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根据教师设置的导向支架构建起自己的欣赏步骤,并明确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艺术赏析。

4.完善协作支架,活跃课堂欣赏氛围

教师通过构建知识概念支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完善协作支架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欣赏氛围的作用。中职院校美术欣赏课的专业性较强,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欣赏作品的能力,通过协作支架教学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欣赏小组,学生通过小组进行讨论、推导并得出结论。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通过协作支架学习模式集结多人智慧,互相交流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感悟,能对个人较难欣赏和理解的艺术作品逐渐加深感悟。在协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能力,不断地取长补短,还能够提高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跃课堂欣赏氛围的同时促进中职美术欣赏教学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发现自身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改进不足,充分发挥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让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发展中更加成熟,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和能力,让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在推动我国传统美术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鄢伟峰.“支架式”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浅析佛山民间艺术对美术教学的支撑[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

[2]李胜凯.美术支架式教学中“支架”的搭建策略[J].教学月刊,2017(05).

[3]冯玮.“最近发展区”与“支架式教学”——论基础美术教学过程最优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

作者简介:卢富林(1973-),男,甘肃民勤人,讲师,从事中职美术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支架式教学欣赏课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