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探研

2020-07-23李新红

成才之路 2020年19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能力培养新课标

摘 要: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标准,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要深入分析数学教材内容,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创设课堂活动情境,传授学生质疑方法,革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质疑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9-0058-02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很多发明和发现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材料分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目标。

一、深入分析材料内容,加强学生数学思维锻炼

思维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主动观察和深层次分析数学材料,从中找出相应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时,教学要求学生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深入理解倍的含义,利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枚五角星,提出相应的问题:在第一行中有两个五角星,如果在第二行中画出五角星,你准备画出多少个?你画出的五角星个数和第一行的五角星个数相比,有着怎样的关系?借助这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的大小比较知识内容,并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倍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第二行画出第一行3倍的五角星。如果将第一行换成3个五角星,那么,第二行应该画多少个五角星才能达到第一行的3倍?接下来,教师再设计相应问题,鼓励学生开展质疑活动,如:上面两种方式都表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为什么画出的五角星的数量不同呢?针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分析材料内容,结合材料的分析和总结,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和理解。

二、创设课堂活动情境,调动学生质疑主动性

质疑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相应的质疑场景。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和探究。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作为中心,优化教学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开展质疑活动。教师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故事、谜语、游戏等方式,设置相应的疑问,制造矛盾和冲突,营造良好的质疑场景。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优化课堂设计。在农场上有一只牛,用绳子将其拴在木桩上,牛一边走动一边吃草,那么牛能吃到草的最大范围是什么形状?这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学生通过想象和思考,可以得出吃草最大的形状是一个圆形,栓牛的绳子长短对其大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适时引入圆这个图形,让学生思考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展示一张圆形的纸片,设计相应的课堂问题:如果将圆形纸片经过圆心分成均等的24份,可以拼接出什么样的图形?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和想象后开始动手进行拼接操作,开展探究活动。大多数的学生可以将其拼接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结合学生的拼接情况,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拼接成长方形,还可以拼接成其他的图形吗?学生继续思考和拼接,将圆形转变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通过这样的拼接活动,学生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深入理解和掌握圆的知识。

三、传授正确的质疑方法,开展质疑实践活动

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巧妙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质疑,掌握相应的质疑方法,了解质疑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时,教师在讲解有关“线段、直线、射线”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从“线段、直线、射线”中,你能够想象到哪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做出相应的回答,如直尺、流星、灯光等。这时不少学生会产生疑问:直线究竟是什么样的?射线究竟是什么样的?对于学生产生的疑问,教师要做好针对性的解答。概念和定义是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结合学生疑问开展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和定义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革新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创新

在课堂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丰富学生的思考体验,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面对同一个课堂活动主题,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会出现不同层次的理解,教师可以留出相应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鼓励引导学生相互质疑。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时,圆柱体积这部分内容仅仅向学生展示圆柱转化为长方体的结果,对其中的过程没有进行相应的展示。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柱向长方体转变的过程,结合学生对转变过程的观看和了解,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这样的转变得出的长方体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否真的相同?教师抛出问题后,再指导学生开展验证活动。在实际的验证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验证方案,自己动手操作。有的學生认为,圆柱向长方体转化时,圆柱的高是长方体的高,圆柱的半径是长方体的宽,圆柱底面半圆弧长是长方体的长,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反馈制作相应的模型,在长方体模型中装满沙子,倒入圆柱模型内,通过这种方式验证两个模型的体积是否相同。还有的学生根据相同的原理,制作出两个实心的模型,放在一个装满水的量杯中,观察溢出水之后的刻度,可以验证两个模型的体积是否相同。对于学生的验证和操作,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表扬,通过学生质疑、思考、猜想、操作和验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掌握问题分析的方式和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总之,学习要通过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内容的内化。在这样的螺旋上升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借助思考和探究不断创新,促进自身思维结构的完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材料内容,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质疑方式,创新课堂活动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和验证,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娅.重视质疑 巧育学生——小学数学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0(01).

[2]杨标.新课标下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4).

[3]沈宝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和发散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7(02).

作者简介:李新红(1979-),女,甘肃通渭人,小学一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能力培养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