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内法规解读报道的“天地观”

2020-07-23张磊

新闻传播 2020年5期
关键词: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摘要】党内法规解读报道所涉议题比较专业,应坚持顶天立地的“天地观”,既上接天线,讲清党内法规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宣传好党的主张;又下接地气,合理设置议题,切实改进文风,充分解疑释惑,提高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

【关键词】精准解读;抓住变化;推动执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

坚持依规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内容。做好新时代下党内法规的解读报道工作,有利于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也事关全面从严治党方略的实施推进。其特殊性在于所涉议题比较专业,因此尤为考验媒体的政治觉悟和专业素养。

中国纪检监察报作为中央重点党报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报,每逢重要党内法规制定出台,皆会结合职责定位推出一些有深度、有分量的重头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党内法规建设的最新成果,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笔者将其概括为一种“天地观”,简单而言就是要顶天立地:中央精神是天,党员群众是地,必须既上接天线,讲清党内法规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宣传好党的主张;又下接地气,合理设置议题,切实改进文风,充分解疑释惑,提高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对党内法规解读报道而言,这种“天地观”既有认识论的意义,也有方法论的价值。

一、顶天:念好“三字经”,讲好中央精神

领会吃透中央精神,是做好新闻宣传的基本功。党内法规解读报道,因政治性和政策性较强、社会关注度和敏感度较高,更加需要把好政治关,确保公信力和权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受众明确规则的含义以及具体条文背后的中央要求,进而使报道产生积极的宣传效果。

(一)权威解读贵在一个“准”字

党内法规解读,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面对依规治党的新形势、信息传播的新局面,党内法规解读报道应有观念上的突破、形式上的创新,但万变不能离开一个“准”字。必须准确宣传阐释党内条规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把为什么制定、如何修改的讲透彻、说明白,决不能为了博取眼球避重就轻、跑偏基调,更不能断章取义、误导舆论。

中国纪检监察报在党内法规解读报道中,始终紧绷“精准”这根弦:一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主要的思想武器,在选题策划、文章撰写各个环节都自觉对表对标,善于从总书记讲话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二是牢牢把握“谁制定,谁解读”的原则,不论是答记者问、系列解读,还是修订纪实、系列评论,都将对党内法规制定部门的采访或其提供的素材作为基础和依据。三是依托学界,对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采访,将从学术角度出发进行的客观评判、审视,作为精准解读的重要补充。四是追求“程序正义”,将重头稿件交由法规制定部门审核把关。实体、程序双管齐下,精准报道便有了可实现的路径,也就能够有效避免闭门造车甚至捏造杜撰的情况。

(二)前后对比体现一个“变”字

“坚持依规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的管党治党新理念,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路径。党的十八大后,党内法规制定、修订的节奏明显加快,如《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2015年8月实施后,2017年便进行了修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5年10月修订后,2018年8月再次修订。节奏之快,带来的是变化,而变化的背后,往往是黨中央管党治党认识的飞跃升华、理念的创新提升和实践的总结提炼。把握住“变化”,就能抓住党内法规修订的“亮点”,进而更好地宣传中央精神、传递中央要求。

在新修订的党内法规发布之际,围绕法规条文前后之变化进行解读,已经成为中国纪检监察报的一个常态化做法。2017年7月14日,中央公布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后,本报即在第二天报纸推出《让巡视利剑愈显锋芒——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透视》一文,立足本次修改对之前版本42条中的6条进行“增、补、调”的变化展开解读,深刻阐明了党中央对巡视工作要突出政治要求、完善工作格局、深化监督内容的新要求,体现了中央巡视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品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变化的同时,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注重体现“变”是在“不变”基础上的生长和演化,“不变”是“变”的根基和土壤,进而展现制度演进的来龙去脉和一脉相承。两者交融辉映、相得益彰,解读文章才会显得厚重、扎实。

(三)把握阶段落在一个“点”字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我们的制度体系还要完善,但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很多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由此推之,阐释好党内法规的制度创新,是媒体特别是党媒的重要使命;通过解读报道,推动制度的执行,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制定和执行,是制度建设缺一不可的两面。做好党内法规解读报道,应把握阶段重点,推动贯彻落实,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

中国纪检监察报从推动实际工作出发,紧紧结合党内法规正式生效等时间“节点”,聚焦现实执行中存在的“难点”,开展党内法规的宣传解读。2018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这一重要节点,本报发布评论《立行禁止行胜于言》,再次阐明贯彻执行《条例》的重要性。之后,又联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有关业务室,针对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堵点”,推出《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施行后,如何认定履行“两个责任”失职行为?》(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施行后如何规范适用新旧条例)等文章,从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出发,为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条例》提供工作指导和建议。

二、立地:把握“三个导向”,增强传播效果

我们党是大党,有9000多万党员、460多万基层党组织;我们国是大国,有十多亿人民群众。党内法规解读要想准确对接他们的需求,回应他们的关切,就必须避免高高在上、语气过硬,而应放低姿态、调低视角,在精准阐释中央精神和法规要义的基础上,更好掌握受众的接受心理,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表达,以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一)遵循问题导向引发读者思考

我们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点和问题各不相同,党内法规的制定和修订,都是顺应形势发展和实践需要的结果,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党内法规建设的鲜明特点。

中国纪检监察报在党内法规解读报道中,始终遵循问题导向设置议题,通过抓住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2015年10月,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后,本报结合中央纪委机关报的报纸定位,围绕监督执纪问责这一主责主业,推出“学《准则》,说‘主义”系列短文,从《准则》揭示的党内政治生活的问题切入,围绕分散主义、山头主义等“七个主义”辨疑申难,定位鲜明。文章直击问题内核,抓住核心特征,步步展开,巧妙论说,互相补充,将七个主义在当下的表现和危害论述得十分清楚。可谓一针见血,引人深思。

(二)把握目标导向指导实际工作

制度出台后,在具体实践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偏差:有的是存在认识误区,不会执行;有的则是不愿执行,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党内法规解读报道,既要重解读,也要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加强引导。指导性强,对工作有益,读者自然想看爱看。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后,针对实践中存在的追责问责不够精准、泛化简单化等问题,中国纪检监察报联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精准有效用好问责利器》《问责不能泛化简单化》等评论文章以及八篇“精准有效用好问责利器”系列述评,就依规依纪依法、实事求是开展问责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如(各尽其责,不越位更不缺位》一文,点出“纪检监察机关‘包打天下‘一把快刀什么都要砍”,等当前一些部门或组织将问责意见强加给纪委的现象,对这种“习惯性、想当然地认为问贵就是纪委事情,,的观点予以坚决驳斥,揭示出此类问题对问责工作规范性和严肃性的危害,进而阐明问责主体及其权责明确是问责板子打准打实的先决条件。整组报道不回避现实问题,及时主动发声,有效引导了舆论和指导了现实工作。

(三)坚持效果导向做好案例教学

同样的道理,不同的表达,效果大不相同。党内法规解读报道要想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必须摒弃严肃的、一板一眼的解释和说教,认真研究读者喜闻乐见的接受习惯,创新表达,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理,不断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中国纪检监察报在党内法规解读报道中,始终将创新表达作为打开局面的必由之路,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对典型案例“解剖麻雀”,做好案例教学。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出台后,本报积极策划,在头版推出“结合案例学条例”专栏,抓住《条例》修订中的“变化”,围绕“党员干部能否利用互联网开淘宝店、微店等卖东西”、“不会游泳,遇到落水群众没有入水搭救,该怎么处理”、“能不能参加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容易触碰的“雷区”,采访权威人士对相关案例“解剖麻雀”。专栏中的案例虽为模拟案例,但多有现实的影子,刊发后反响强烈,很好地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2018年《条例》再次修订后,本报又推出“这些行为踩了《条例》红线”系列报道、(<条例>点出的问题现实中都有“原型”》等文章,通过“案例+点评”,集中梳理曝光一批现实生活中违反纪律的典型案例,结合《条例》深度剖析,以具体人、具体事达到以案促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品.关于党内法规解释制度建设的思考[J].理论视野,2019年04期.

[2]金成波,郭曉丽.论党内法规解释制度的构建[J].行政与法,2019年09期.

[3]付小彦.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J].研究生法学,2016年06期.

【作者简介】张磊,硕士学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猜你喜欢

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目标导向在班集体管理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自能学习初探
计量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目标导向情境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对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的探索
目标导向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