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与他者视角结合讲述中国故事

2020-07-23刘琳刘殷婷

新闻传播 2020年5期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他者视角

刘琳 刘殷婷

【摘要】讲述中国故事具有“自我陈述”与“他者叙述”两种视角。现有研究普遍认为,传统的“自我陈述”囿于理想化叙事,而传统的“他者叙述”则囿于他者文化语境的框定,二者各自有片面性,都尚未为中国对外传播提供较为理想的路径。最新BBC涉华纪录片《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则尝试将“他者”与“自我”视角结合。本篇使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质性量性结合的方法探究该纪录片的叙述特点,发现纪录片提供了一条平衡中国特色叙事体系与国际受众接受模式的路径,可以为中国对外传播带来具体启示。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多模态话语分析;BBC涉华纪录片;“他者”视角

一、讲述中国故事的“自我”与“他者”视角

改革开放已四十年有余,国际社会在目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之显著、速度之快的同时,也从未停止辩论;“中国模式(China Model)”能否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中国崛起是否会为当前国际秩序带来不稳定因素?[1][2]。世界对于“中国崛起”的恐惧、怀疑之声从未消弭,中国国际交流工作者在不断探索一条解读中国的路径,欲以向世界介绍立体、多元的中国。然而,我们的对外宣传策略着力于强调中国社会美好的截面,倾向于开着“滤镜”和“美颜”进行自我陈述,这样的方式难免会有“自信“和“自负”之嫌[3],导致所描摹的国家形象堕入扁平化的叙事框架中,很难激发国际受众对中国了解与探索的欲望。此外,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APEC会议、“一带一路”等重大主题对外宣传片则与对内的政论宣传片叙述模式相似,采取自上而下的宏大视角,舆论导向色彩浓重。这些宣传片可以对内激发民族自豪感,但是国际受众与国内受众是全然不同的两个群体,很难说它们在国际上能达到等效的沟通交流效果。

与上述“自我陈述”相对的观察视角是“他者叙述”。2000年后,许多BBC涉华纪录片如《中国人要来了》《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中国的秘密》等进入国际受众视野。现有关于BBC涉华纪录片中国形象的研究[4][5][6][7][8]普遍认为,他者叙述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偏见视角,片面地解读了诸如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教育应试化等概念,在叙述中架空和抽离了社会问题出现的特殊历史条件,将对中国问题的讨论安插在由BBC所处社会的历史传统所决定的叙述框架中,无法做到客观和全面。

至此,传统的“自我陈述”囿于理想化叙事,而传统的“他者叙述”则囿于他者文化语境的框定,二者各自有片面性,都尚未为中国对外传播提供较为理想的路径。2019年初播出完结的BBC纪录片《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则做出了将“他者”与“自我”视角结合讲述中国故事的尝试。相较于传统BBC涉华纪录片,该作品导演伍德希望让中国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取材上更依赖对中国本土情况的考察。相较于外宣产品,该纪录片处理国际上对中国模式的疑虑的方式不是避而不谈,而是借助故事巧妙回应。因此,本篇试图探究该片对于中国国际交流工作者创作对外文化产品的可借鉴之处。

二、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本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依据探究以下问题:1.该纪录片图像模态与文字模態的互动关系和意义表达是怎样的?2.是什么样的文化语境决定了这样的互动关系和意义表达?3.该纪录片叙事特点对我国对外传播的启示。

为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在Lim (2004)[9]、张德禄(2009)[10]、张德禄(2018)[11]的基础上对多模态分析框架进行调整,得出具体框架如下图:

文化语境指BBC所处社会的历史文化、人们普遍思考问题的方式、道德观和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等。置身于这样一个复杂的文化集合中的人们在面对某个具体概念时产生讨论,这是一个语境化的过程。文化语境经语境化形成的情景语境包含“语场”(讨论的主要内容)、“语基”(会话人之间由于社会地位与角色关系造成的话语特征)及“语式”(话语策略)。语境又直接体现为纪录片文本层面与图像层面的表达及其之间的协同关系。

(二)语料与研究方法

《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由英国历史学教授迈克尔·伍德执导,共5集,单集片长13分钟,分别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中国制造、生态环境、下一代教育五方面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巨变。

本研究采用质性与量性结合的方式,使用ELAN软件对接触、镜头距离、拍摄角度、模态间协同关系、主要命题内容、沟通形式、话语正式程度与社会功能这些方面的特征进行标注,量化后得出数据,用于对图文协同关系和情景语境的分析。其分析结果将被放到文化语境中讨论。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不同交际模式下的模态间协作

该纪录片呈现出五种交际模式,每种交际模式实现不同的组篇功能,共同组成完整语篇,对“改革开放”进行刻画。“开篇与结语型”交际模式占整个纪录片的12.2%,具有引入分集主题和完成分集叙事的谋篇意义;“背景式叙述型”占总语篇37.1%,其交际目的是叙述改革开放过程中重要事件的过程和影响,是体现故事性的主要部分;“细节性描写型”占29.9%,其谋篇意义是为抽象的叙述增添真实可感的社会生活细节,在宏大的历史叙述中加入个体化的感受,从而缩小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历史性评述型”语篇占总语篇12.3%a,其谋篇意义是提供来自不同人视角的、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见解;“衔接过渡型”交际模式占总语篇3.8%,起过渡作用,将每集中各个子主题连接起来。从各模式的占比可看出,该纪录片侧重客观事实细节的呈现而轻观点传达,“背景式叙述型”与“细节性描写型”共占比67%,承担了纪录片内容的主体,而具有观点引导性的语篇仅占12.3%。

该纪录片的图文协同关系是紧密协作与互补的。各交际模式的图文协同关系占比如下:

强化与非强化的互补关系共占比82%,此时画面或者1对旁白起到辅助作用,不增加实质性信息,但能够图解抽象概念、营造语境、增强审美感;或者2与语言模态平等地作用于表义,二者联系更紧密且缺一不可。图像和文字模态不直接相关的非互补关系的语篇仅占18%。综合来看,该纪录片擅用声画的互补关系来协同语境,较少使两个模态处于非互补的状态中,这样的叙述方式可以增强交互感和代入式体验。

此外,该纪录片通过镜头和语言与受众建立平等关系和互动感。对该纪录片互动意义的标注结果如下:

从上表中可见,该作品总体语言风格是正式的(82.7%)、说明性的(94.1%)而非说服性的(仅占4.7%),更偏重介绍事实和信息,避免采取自上而下的姿态对受众进行说教。纪录片中的人物与观众产生眼神接触的占比9%,比刘嘉辉,刘立华(2019)在中国外宣片中观察到的占比(5.1%)稍高,一定程度上使观众建立更多参与感[12]。平视视角占绝大比重(77.9%),使受众与叙述者处于平等地位;中距离和近距离镜头分别表示亲密的个人距离和社交合适的距离,二者相加占比65.2%,与观众建立起社交关系和互动。

(二)情景语境分析

语式:该纪录片具有的三种沟通方式,中和了屏幕化交流的单一性:主要方式是旁白(narration)解说,占比51%;“独白(monologue)”占比35.7%;13.3%的语篇为与受访者的“对话(dialogue)”。

语基:该纪录片通过呈现伍德采访、考察的经历,使观众和纪录片团队一起经历由未知到已知、由好奇到了解的过程。它的叙述基调是实证性的、引导性的,使观众不完全是被动的内容接收者,而是替代性地参与了考察和采访的一系列过程,这一点很符合国际受众的接受习惯。

语场:它所呈现的巨变中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包括中国短时间内取得的举世成就及其原因、过快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其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以及中国对社会问题的解法和对世界的借鉴意义。

这样的内容筛选不单是因为导演伍德作为学者的个人倾向,更来源于英国社会的文化语境以及国际舆论环境。

(三)文化语境分析

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是近代工业文明。伍德导演将中国经济腾飞纳入到全球工业化的背景下,强调中国与日本、美国等经济体依托历史趋势迅速崛起的共“同”因素,取材时偏向现代中国社会与其他文明接近的价值表达(如创新、创业),弱化了国际受众“异”的感受。这种强调“求同存异”的沟通策略不仅完成了对中国社会的观摩,也打通了与西方对话的桥梁。

伍德导演将改革开放归因于人民意愿的推动,体现了“他者”对改革开放下中國特色“民主”的解读方式。“民主”在英文和中文语境中有截然不同的指向性和底层逻辑,但跨文化沟通的关键之处在于找到二者的共性。导演伍德用小岗村村民自发的包产到户行为这个例子将改革开放描摹为人民意愿推动和政府批示共同的结果,巧妙地回应了国际社会一直以来对“经济自由,政治专制”这一中国模式的误解。

该纪录片重事实轻观点、与观众建立平等关系等特点都更符合西方受众的认知方式。西方文明中启蒙运动、科技革命等历史流变使平等、相信个人思考和怀疑权威等价值内化为社会意识,宣传式的新闻体裁在当代传播中逐渐失去市场。

(四)对我国对外传播的启示

(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在遵循国际受众认知习惯的同时展示了中国模式的流动性和生命力,对我国对外传播有如下启示。第一,以小见大、介绍性大于宣传性、探索式而非教化式的叙述,更符合国际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容易实现跨文化沟通。比起听道理,受众更倾向听故事,而该纪录片恰恰利用这一规律,注重小故事与大叙述的结合,为叙述增添了亲和力。种种细节性和生活化的描写以人类普遍情感为桥梁,在无形中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第二,重事实、轻观点,为叙述增添了客观性和可信度。一味强调自身成就、回避质疑,则永远也无法达到沟通效果,我们应该做的是巧妙回应:讲清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和当前的社会条件,使得国际受众能在中国社会的背景中理解问题,而不是用他者的猎奇眼光打量;展示中国政府针对问题的解法以及解法能为世界带来的借鉴经验。此外,该纪录片受访者来自于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社会阶层,在形式上做到了客观与平衡,更容易为受众接受。综上所述,注重故事性和亲和力、做到形式客观、巧妙回应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传达流动、立体多元、为世界提供发展经验的中国模式形象。

参考文献:

[1]Williamson,John (2012).Is the“Beijing Consen-Bus”now dominant? Asia Policy.13,1-16.

[2]Ramo,J.C.(2004).The Beijing Consensus.London:Foreign Policy Centre.

[3]王鑫.从自我陈述到他者叙事:中国题材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困境与契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8):119-123.

[4]古吉强.BBC中国题材纪录片的话语变迁[J].传播与版权,2017(07):152-154.

[5]朱桂生,黄建滨.西方主流媒体视野中的中国青年形象研究——基于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7(05):106-111.

[6]石婷婷,牛晓春.多模态视角下BBC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中“中国形象”的批判性分析[J].海外英语,2017(03):201-203.

[7]许诺.“分裂”的话语与双重的建构BBC纪录片《中国创造》探析[J].对外传播,2016(08):31-33.

[8]李明杰.评价理论视角下纪录片《中国的秘密》解说词中的态度资源解读[J].视听,2016(07):133-134.

[9]Lim,F.V(2004).Developing an integrative multi-semi-otic model [A].In K.L.O'Halloran (ed.).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C].Lon-don:Continuum,220-246.

[10]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6(01):24-30.

[11]张德禄.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J].现代外语,2018,41(06):731-743.

[12]刘嘉辉,刘立华.中国对外宣传片交互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建构[J].跨文化研究论丛,2019,1(01):44-56.

【作者简介】刘琳,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生。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910030017)。

猜你喜欢

多模态话语分析他者视角
“他者”眼中的“她者”
电影《花木兰(赵薇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里约奥运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