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声传播的优势解析
2020-07-23白溯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动态、活态文化,受人类社会结构、环境改变、自身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其生存境遇堪忧,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在融媒体时代,有声传播样态以符合大众碎片化的时间需求等独特的优势迅速发展崛起,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新途径、新思路、新机遇。本文简要分析了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形式的不足,并从媒介属性、传播主体等多维度解析有声传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融媒体;有声;非物质文化遗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代表民族心理认同、基因传承、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繁荣文化事业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以人为载体言传身教的代际传播,对人的巨大依赖性使它的传承在商业社会的冲击下异常艰难,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存在诸多不足
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活动;“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但其宣传方式常常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和“生态性”等本质属性不符而收效甚微。
(一)观赏性展示扰乱原生态秩序
为让观者更接近活态的传承,一些展演将展示空间与传习空间合二为一,但使实践者长期处于被参观状态,原有秩序被打扰。此外,非遗保护十分强调原生环境、原料产地、师徒父子传承的自然状态以及社会舆论环境、当地人文环境等的重要性,但由于技艺的难度与特殊性,现场展示势必会打破传承人正常的生产生活。
(二)部分技艺类制作过程琐碎、枯燥、观赏性差,影响观者对于非遗文化的审美判断
如杭州手工艺或活态展示馆中的张小泉剪刀展区,传统的制作方式要歷经72道工序,程序之多、耗时之长、过程之繁琐可想而知。如果将这一制作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不具有观赏性和吸引力。
(三)文化阐释欠缺深度
传统展陈方式不利于“匠人精神”的阐释,例如在活态传承博物馆中,观众只能接收非遗成品的信息或是非遗传承人制作的过程,但是对非遗传承人很难有深入地了解,更不要提匠人背后的技艺追求和精神坚守;而在非遗文化的深度挖掘方面,传统博物馆的展示模式无法详细讲解非遗的制作工艺、流程,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影响了观众的认知深度。
二、融媒时代有声传播的定义和特点概述
有声传播广义上是指所有依靠声音传播的人类活动,狭义是指借助电子媒介传播的声音活动,是脱胎于广播音频节目的概念,体现了融媒体时代音频生产的特性,是以声音为主、多媒体手段融合的音频创新传播模式。本文研究的融媒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声传播主要是狭义、综合性的概念,涵盖融媒体内容生产、受众研究、传播策略等。
融媒体时代,多种媒介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渐转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深度融合。有声产品的传播媒介和方式也呈现出融媒体特点。1.从单一的音频转变为从音频出发,诉诸图文、视频的元素叠加与整合,从单一的听觉转为全知觉的调度;2.受众参与性强。互联网给予受众更加便捷的观点表达、情感抒发途径,受众可随时随地即时参与话题互动及分享,甚至可以通过前馈参与到内容制作当中;3.受众转化为用户、信息转变为消费,商业价值凸显。移动互联时代,分众化、窄播化的内容传播模式使受众聚集并组成社群更加便利,且具有高粘度的特性,精准化的消费群定位使轻松变现成为可能。
三、融媒时代有声传播的优势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这样表述:“广播电台本质上有扩大和颂扬人类语言的力t和诗意”。肯定了音频在语言艺术和文化阐释方面的独特作用。而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表达方式多元化,以音频为主的融媒传播手段在文化传播领域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
(一)融媒技术优势
1.网民规模基数大,融媒体传播手段丰富
根据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随着这些指标的迅速攀升和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等有声平台逐渐崛起,音频从单一的声音媒体转为声视并茂的媒体,从单一的区域传播转为互联网全球传播,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以视听、图文等多种元素融合为表征的融媒体有声传播市场前景广阔。
2.数字技术具备强大储存能力、可回看
视听手段技术运用可在不打破非遗自然传承状态下,“伴随式”记录,让非遗文化的展现更接近其原貌。强大的存储能力和可持续利用性可避免媒体对于非遗生态的打扰。
3.媒体阐释效果好、传播度广
与文物依靠专家考证的阐释途径不同,非遗需要实物与媒体文件共同阐释,并加以多角度的解读才能让受众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2015年11月央广网推出(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文化专题节目,其中涉及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广播的内容创新、融媒体手段的运用使得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社会讨论的热潮和情感共鸣。
(二)传播主体优势
在融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角色、职业发展、工作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其身份定位从语言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转变为传播工作者;其工作由传播的最后一环变为深度参与内容生产甚至直接策划创作内容、社文互动话题等等。在全民内容生产时代,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播主体宣传非遗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传播主体的“文化符号”特性
作为传播主体,播音员主持人,尤其是文化类节目的传者,其身份、内涵、语言和形象带有鲜明的“文化符号”。播音员主持人声音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功能包括:记录历史的功能、凝聚民族精神的功能、标志时代的功能、实现语言规范和传播语言规范的功能以及传承中华文化的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有多种形式如民族音乐、传统戏曲、民间传说等通过同期声录制、声音纪录片式讲解、音乐、采访等多重有声形式体现其文化价值。同时作为传播主体的主持人在受眾群当中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传播力和权威性,其文化符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高契合度和贴近性,较单纯的、无主体的图文等形式传播有着巨大的优势。
2.传播主体的“流量”传播优势
长期以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赋予了主持人权威感、知名度、美誉度、文化影响力,这些构成了主持人的传播效力。近些年来随着视频网站、社文媒体等新型媒体的兴起,播音员主持人的信息传播平台从单一的传统媒体,转为了全媒体传播,包含短视频、短音频内容生产、以个人形象出现的社交账号等,这也使得主持人的传播力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国家级的还是地方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亦或是知名网络主持人,长期的曝光带来了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网络平台的传播、对主持人的新闻报道等,也给主持人带来了粉丝量、作品点击量和网络评价,可统称为“流量”。新媒体的互动频次和人数又使受众或粉丝群体产生较强的黏性,因此,拥有“流量”的传播主体在融媒体时代具备了更为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利用媒介技术与传播主体的优势进行非遗内容生产,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EB/OL].共产党网,http://www.12371.cn/spe-cial/sswgh/wen/.
[2][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筵,译.童年的消逝[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5).
[3]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EB/OL].
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9590.htm.
[4]高国庆,张丽.“以声立台”“不止于声”——论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深挖声音价值,再塑广播辉煌[M].中国主持传播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白溯,硕士,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传播、语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