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广西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模式

2020-07-23秦立公王清荣

社会科学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网格化广西网格

秦立公,王清荣

(1.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2;2.桂林市经济学学会,广西 桂林 541008)

引言

网格作为一种先进信息管理技术,首先在水、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带来的资源整合力度和信息高效共享。网格最早来源于Power Grid即电力网格的英文单词中的Grid,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在电力领域管理的关于电力应用的网格管理一项重要的信息管理技术。Lan Foster和Carl Kessman的著作The Grid:Blueprint for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中表述了网格未来,由当下简单的信息文献通过自身强大的网格技术会成为把全部资源进行联通并计算管理,充分发挥着数字信息处理功能,达到资源整理并得到充分有效的共享。网格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实现把互联网上所有资源都高度融合和共享的一种具有强大的数据资源处理能力的信息技术。网格(Grid),作为一种先进的计算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将分散在不同位置的各种资源有机联合整理在一起,重新对信息资源和数据库进行梳理和规整,达到互联网的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达到“联合”状态,以消除信息和资源孤岛现象。基于网格的理念,将其应用到社会事务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大创新,特别是在社区管理方面,根据待管辖社区的实际特点,设计科学的网络合作模式,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让社区内所有组织和个人均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其核心是政府管理寓于服务的人本理念下,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将社区分为若干网格单位,对其进行数字化精细管理,最终达到社区资源共享,社会协同运作的服务管理模式。

国内的网格化管理2004年最早出现在北京的东城区以其用于城市管理,然后逐步向其他领域特别是社区治理等方面渗透,但用于精准扶贫的不多。2019年10月30日CNKI检索表明,以网格化管理精准扶贫为主题词,检索的相关文献为1,其研究内容为农村多维贫困的网格化管理和精准扶贫模式,而网格化管理在省、自治区这样范围的精准扶贫方面的应用,2019年10月30日CNKI检索的相关文献为0,广西在数字化支撑的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效果显著。

最新公开发表的500篇关于网格化管理方面的论文进行的知识图谱分析表明,专家学者对网格化管理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基层治理、社区治理、农村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城市管理、消防安全、安全管理及模式等方面,社区治理是热点,但是在脱贫攻坚或精准扶贫及其管理方面的关联性研究相对不足。

最新公开发表的500篇关于精准扶贫方面的论文进行的知识图谱分析表明,专家学者对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旅游精准扶贫、精准识别、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扶贫资金、精准脱贫、扶贫开发、扶贫模式等方面,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是热点,但是在应用数字化技术和网格化管理方式开展精准扶贫管理等方面的关联性研究相对不足。

最新公开发表的500篇关于数字化方面的论文进行的知识图谱分析表明,专家学者对数字化管理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档案管理、数字化技术、数字化管理模式、数字化建设、档案数字化等方面,档案管理及其数字化是热点,但是在应用数字化管理和网格化方式开展精准扶贫方面管理等方面的关联性研究相对不足。

一、广西精准扶贫实施数字化网格管理的现实必然

网格化管理作为顺应新时代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性治理方式,运用网格管理方法和精准扶贫数字化信息技术对扶贫工作及其流程可以达到“零遗漏”“全覆盖”的管理,提高精准扶贫的效度水平和相关项目、事项,资金、人力等资源的管理效率,建立精准扶贫智慧化的网格信息技术平台,实现精准扶贫相关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是系统性行政效率治理的有效方式。

广西集“老、少、边、山、贫”于一体,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广西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客观现实,必须以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强化管理,以提高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倍放扶贫效果,而广西在数字化技术方面和网格化社会管理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积累,依托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广西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有资源,实施数字化支撑的精准扶贫网格管理模式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也是精准扶贫公平、公正社会预期的必然要求。

关联性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早在201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宽带广西战略行动计划,加快宽带网络向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2018年8月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正式启动了数字广西建设,出台了《数字广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桂政办发〔2018-〕97号),基础电信企业和中国铁塔广西分公司2018年至2019年7月已经累计投资175亿元,而针对电信普遍服务方面,从2016年至2019年,通信行业累计投入40亿元开展普遍服务建设与运行,新增3670个行政村通光纤网络、建设了5425个4G基站,2018年底已实现所有行政村全部通光纤网络,到2019年8月中旬,全区实现100%行政村至少设有1个4G基站,提前完成国家“十三五”目标任务。全区范围内建设共享的精准扶贫数字化信息交换平台。

2015年8月底,广西就完成了自己的扶贫开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一期项目19个子系统建设,当年底已正式上线,全区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初步建成。制定了扶贫数据资源管理办法,明确扶贫业务相关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统一扶贫数据交换标准和接口标准,构建标准化的扶贫数据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充分利用广西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等基础信息资源,采集税务、民政、交通运输、金融、信用、健康、就业、社会保障、统计、城乡建设、水库移民等扶贫业务相关领域信息,建设全区统一的扶贫数据信息资源库。广西精准扶贫数字化信息平台其主要模块有: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信息管理模块、帮扶需求对接模块、扶持生产发展模块、转移就业发展模块、移民搬迁安置模块、低保政策兜底模块、医疗救助解困模块、教育资助扶持模块、边贸政策扶助模块、社会扶贫模块、扶贫资金管理模块、扶贫项目管理模块,从而为广西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基础。

二、数字化支撑的广西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实践

数字化支撑的网格化管理,其网格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层级性相对概念,有别于传统社区管理中以地理特征划定的网格,其核心是供给方资源网格与需求方资源网格的体系化匹配,可以是一个区县扶贫资源网格与该区县扶贫对象需求网格的系统性平衡匹配,也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政府精准帮扶到户的扶贫资源供给和这个帮扶对象的帮扶需求的平衡性匹配。

得益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运筹和高度重视,要求和支持广西实施数字化技术支撑的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广西精准扶贫的“网格”是自治区扶贫办用以指导扶贫和控制扶贫质量以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基本单位,以此支撑精准扶贫的有效实现。在自治区扶贫办的指导下广西扶贫相关机构应用网格理念(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协同),将各种扶贫资源以划分为网、格等方式有效配置、整合形成集成资源,构筑多级网格体系为精准扶贫相关人员提供可高效使用的相关网络资源服务,系统性地实现精准扶贫组织资源的整合、提高精准扶贫相关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广西精准扶贫的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基于精准扶贫对象为基础,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性管理模式,以网络把精准扶贫关联的计算机、数据库、APP等实现集成化融合,使精准扶贫关联信息成为一个有机的数据体系,通过提供资源级的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实现高效率和顶层化的协作协同,以此将不同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处理、共享、形成一套系统的精准扶贫任务完成机制。运用集成化的精准扶贫数字化关联分析模型以网格化管理的方法参照精准扶贫对象(网格单位)对扶贫资源进行云整合、实现扶贫资源应用的高效协同和共享,将精准扶贫的各类资源精细划分成网和格的单位,与扶贫对象需求的网和格进行对应性匹配,提高服务全区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效度。

(一)基本方式

自治区扶贫办作为数字化网格管理运用的宏观制定者,践行中央顶层设计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的扶贫举措。以“建档立卡”的方式搜集扶贫信息,将复杂的信息简化为纲要性条目,依据“建档立卡”和APP等技术工具,实现扶贫相关信息的“在场的数字化”,通过清单信息等的数字化转换,将农户贫困信息的名称、类别和目标等要素和帮扶主体的帮扶范围数字化,以扶贫数据录入的“全信息化”、扶贫工作调度的“可视化”、扶贫信息筛选的“智能化”,强化清单信息等的数字化内容的工具性价值应用,以扶贫清单信息的数字化网格管理运用锚定农户贫困的深层原因,做实精准扶贫的“靶向”定位,列“全”扶贫主体责任清单,监控精准扶贫的目标对标和真实效果,全程把控清单政策执行的效度,从扶贫资源配置、扶贫主体行动、精准脱贫效果等维度确保实现规定的目标要求。以清单信息数字化为基础的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通过扶贫规则规范化、脱贫任务专门化和扶贫过程标准化,实现对扶贫主体和脱贫农户的激励和规制有效的执行和网格化的扶贫产品或服务与帮扶对象的网格化需求平衡,政府的资源网格和贫困对象的网格建立起正传导、逆反馈的映射关系,这样的网格系统与税务、民政、交通运输、金融、信用、健康、就业、社会保障、统计、城乡建设、水库移民、教育等部门的相关信息有效集成到网格化扶贫系统中,使贫困户的数据更加精细,将精准扶贫对象多维的信息进行统合,锚定扶贫对象贫困状态,特别是贫困的诱因,对贫困户进行有效的动态评估、监测和制定前置预案,使扶贫措施全周期对症到户,确保扶贫资源供给的“精准监督”和“精准滴灌”。

(二)主要特征

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网格单元为基础,建立了指挥、监督两大体系,通过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能够实现相关问题的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和有效解决,实现了自治区,各地市,县区,乡镇、村以及一线扶贫干部的多级联动、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按照“网格化定位、组团式联系、多元化服务、信息化管理、全方位覆盖、常态化保障”的工作方法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

第一,通过数字化技术实施脱贫攻坚的精细化管理,把脱贫攻坚按照一定标准细化分成“格”,运用对应的行政单元网格管理法把脱贫攻坚目标区域锚定为管理对象,精细划分网格体系,每一个层级相对地设立与之对应的“网格长”,责任落实到每个“网格长”,将精准脱贫驻村工作队等进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培树典型、学习培训、网上交流等措施,以工作日志、周报表、月通报、季培训、年考核、不定期督导检查等方式,确保驻村干部沉下心思,充分调动驻村干部积极性,全力以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确保群众满意;第二,数字信息化管理,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结合网格化管理方式,实现扶贫资源高效共享,网格化服务平台降低了精准扶贫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精准扶贫一线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上报精准扶贫的相关事宜及数据,平台根据相关描述自动帮助分析,并将相关信息自动传达到设定或指定业务部门中,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处理效率倍增,提高基层特别是一线扶贫干部的帮扶能力;第三,适用性管理,网格化管理总体围绕精准扶贫对象的根本需要开展,以精准扶贫的需求和扶贫对象根本利益为核心,达到真正为扶贫有效服务,提高扶贫对象及社会的满意度,有利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农村振兴;第四,体系性效果倍放,网格化平台把过去静态的信息资源动态化、智能化,为精准扶贫的状态分析提供科学的研判,实现系统性精准扶贫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应用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通过网格管理系统数字化平台,实现全自治区网格体系的联动与协同,达到“一网多用”的倍放效果。

(三)系统构件

主要包含扶贫计划管理、组织结构模式管理、责任体系管理、扶贫绩效考核与管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考核、人力资源匹配管理(如因村派人精准)、扶贫挂职干部跟踪管理和指导等,关联信息采集、分析、应用等相关设施支持。

网格化管理通过衡量考评目标的完成情况来对网格化系统中的各环节、部门和岗位的管理成效进行评价和监督。网格化的目标管理可分为地市、区县、乡镇、农村社区或村委会、居民小组、贫困户等网格层级,系统实时评价评价周期有周评比、月通报、季考核、年终评等方式。内评价是由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记录的数据,设定定量指标对各网格单元内的城市社会管理状况进行评价,每天不间断进行,并以此生成月度、季度和年度评价信息化的考评体系有利于克服传统评价方式中的人为因素干扰,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城市网格化管理试图依据行政区域和管理职能将城市社会管理范围和责任主体明确化,并充分利用网格化平台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形成快速整合、一网协同、及时处置的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体系,精准扶贫的网格化管理以“精准识别-精准派人-精准帮扶-精准控制-精准考核-精准绩效-精准退出—系统归档”为主要环节的闭合工作流程。通过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与各相关机构、部门的对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报送信息,快速协调处置,快速解决问题。精准扶贫的相关管理部门或机构掌控信息、项目状态、帮扶效果、帮扶对象的脱贫现状等更加精准,管控工作更加到位。将管理或服务从“线下”拓展到“线上”,精准扶贫一些管理事项及服务的“线上”处理,工作实效大为提升。

三、数字化支撑的广西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实践的主要经验与创新

(一)以数字化技术的网格化管理运用实现精准扶贫相关机构、部门的融通融合

在对相关部门、机构等的横向管理职能上通过网格技术,将工信、教育、发改、农村农业、金融、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聚集在自治区扶贫办设定的网格内,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构建广西精准扶贫数字化网格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相关部门、机构等的信息共享,打破了各相关部门、机构的隔阂,以此进行职能整合有效实现了广西精准扶贫工作的横向到边;基于行政的层级体系,建立监督和指挥网格,在网格内形成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团队,为下一级的脱贫攻坚网格对象提供服务,凡一级能解决的在该级解决,无法解决的由上一级解决,精准扶贫监督、管理、服务等工作纵向到底。这一横一纵的集成化融合就全方位的打通了政府层级、职能或部门、一线扶贫干部的信息链、指挥链、行动链、监督链等,有效实现了数字化技术支持的精准扶贫流程的再造与优化。数字化支撑的广西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前端管理和服务为重点,有效解决了扶贫对象需求侧的个性化多元化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精准扶贫供给侧管理复杂性,在动态复杂的背景下实现了精准扶贫关联资源共享和相关机构、部门的工作协同。

(二)充分完整的信息搜集和动态性数字化高效处理

信息的采集、传输和数字化处理是网格化管理的前提,网格化管理的运作需要相应的流程支持,这些流程包括信息收集、任务分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检校核实、综合评价等环节,为此广西扶贫办等关联机构进行了艰苦的工作。

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广西举全区之力,组织25万多名干部历时3个多月,对照国家“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标准,精心设计了有18类、98项内容的指标体系,将农户收入等难以统计、难以衡量的指标,通过可视因素进行量化、细化,打分计量贫困程度,进村入户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在国家组织的第三方核验中,广西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达99.76%,居全国首位,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肯定。全区共落实52.3万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及脱贫户,帮扶125.8万贫困户及脱贫户并联系120万贫困户学生,对联系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全程跟踪联系,实现全过程、全对象覆盖。向贫困户、脱贫户发放《帮扶手册》和《帮扶联系卡》,帮扶干部每月登门帮扶,了解享受政策情况,指导产业发展,与贫困户盘点、逐笔登记收支。2016年广西完成了538万贫困人口、5000个贫困村、100万移民搬迁对象的基础数据,实现了扶贫系统数据大集中。

图1 广西精准扶贫数字化网格管理信息共享构型

2016年起,广西建立贫困劳动力信息库,依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采取“以户为单位、一户一表、入户调查”的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精准识别农村劳动力的基本信息、就业、社会保险、技能培训需求。截至2018年10月,广西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共录入2431万条农村劳动力信息,其中包含贫困劳动力信息384万条(含已脱贫人员信息)。2018年,以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为重点,在广西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市、县(市、区)开展搬迁劳动力情况摸底调查,调查内容包含15.98万户、71万人中的劳动力个人基本信息、就业情况、参保情况、培训情况等,并建立已就业和未就业人员动态清单,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

2017年4月,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对识别出来的贫困自然村(屯)、贫困户,逐村(屯)逐户进行建档立卡登记、录入数据库,建立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以自然村(屯)作为实施精准识别的基本单元,对纳入脱贫攻坚的5000个贫困村中的自然村(屯)进行全面识别,找准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加强全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5000个贫困村、54个贫困县信息数据的采集更新,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明确了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的内容、程序、时间及要求。加强信息数据的采集更新,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如开展农村劳动力信息识别,建立精准动态台账。找准对象、查到“病因”,开准就业扶贫的“药方”。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扶贫办、移民局等有关部门通过开展定期回访,落实跟踪服务,加强相关信息核验及数据比对,动态更新人员变动和就失业情况,做好数据库动态管理和挖掘应用准备。

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定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不设规模限制的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确保应纳尽纳、应返尽返,每年开展一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以自然村(屯)为单位,坚持应纳尽纳原则,重点对生活困难、家有重病患者、住危房的农户进行识别和返贫认定,及时将“边缘户”纳入建档立卡,给予政策扶持,减少漏评和错评。在全区开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每年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进行采集、录入和更新。2017年10月,国务院扶贫办在南宁召开2017年度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总结培训会议,广西动态调整工作得到充分认可,质量排在全国前列。

从自治区扶贫办到区市、县、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等建立数字化信息管理机制,配备信息员,使得各级信息通畅,特别是村级、村民小组信息畅通,能够及时向上级部门传递信息。建立了数据动态管理机制和大数据平台,对大数据平台实行动态管理,要求各级扶贫业务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录入、更新、维护与本部门相关的扶贫业务数据,确保平台数据全面、真实、精准。在市区、县等扶贫机构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对各村、村民小组、扶贫对象等网格信息进行管理,当信息变化时及时传递给扶贫执行部门,动态调整扶贫策略。如针对一些由于贫困农户自身机会主义行为所造成的扶贫效率的损失,网络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纠偏机制,通过网络方式361度搜集贫困农户的相关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来修正信息数据库的数据,纠正或矫正扶贫方式,使扶贫决策始终建立在动态、准确的数字化信息基础上,提高精准扶贫的效度。

(三)数字化支撑的广西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与党建融合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积极管理精准扶贫的管理创新,特别是党建引领的精准扶贫创新。为发挥数字化支撑的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和党建优势的叠加效应,在自治区扶贫办的指导下,广西一些区、县积极探索和推进了数字化网格管理与党建融合的精准扶贫模式。如崇左市江州区等。

崇左市江州区将“网格化”精准扶贫管理模式和党建融合,将3个街道划分成253个党建“网格”,组建了71个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成立了103支党员网格服务队(组),派驻了310多名网格服务队员。按照“区域联建”“机关领建”“商会带建”“社企联建”等形式,江州区网格党支部综合考虑价值扶贫的相关要求,设立相应的岗位,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服务项目进行细化和明确,党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认领自己在网格内的服务岗位,让党员“扎根在网格、服务在网格、奉献在网格”。2800多名市、区两级机关单位党员和300余名流动党员到网格党支部认岗领责并开展服务,通过贫困村“网格化”党建,助力精准扶贫。依托网格带队伍,激发党员精准扶贫的激情,积极开展以“党员义务奉献日”“党员责任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区”等为主要载体精准扶贫活动,以乡村为单位,聘请网格员,建立一支相对学历高、综合素质强的网格工作队伍,结合“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创新开展“进村屯、亮身份、汇民情、促和谐”活动,组织全县机关在职党员,利用“八小时外”的时间到乡村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建立起“机关服务基层、党员服务群众”的机关党建长效机制。安排机关党员认领精准脱贫帮扶员、整合机关党员进贫困村的党员资源,将机关党员分为党员志愿服务队,推进党建网格化管理精准扶贫方式,帮助贫困村解决水电、交通、文化、旅游等基础建设和民生问题。如网格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服务,将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发布等及时传达到精准扶贫对象,为精准扶贫对象的就业、创业提供贴心服务。通过采取“网格组织+龙头企业+联户群众”的模式,网格内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辖区内的精准扶贫对象,并通过就业培训引导精准扶贫对象等到网格内企业再就业。

(四)依托现有行政体制,低成本激活网格各层级精准扶贫的能级

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广西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基于现有行政体制,以低成本地系统性激活其精准扶贫的能级,将精准扶贫相关管理内容细化为项目、乡镇、村落、贫困户、资源配置与平衡绩效等管理,将管理范围划分成网格的形态进行管理,明确管理的标准和流程,建立了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配置先进的信息及其数字化技术手段和设备。由于管理内容和范围的精细和固定,大大减少了管理的流动性和盲目性,在管理工作量的界定、管理责任的划分、管理内容的负载均衡等方面实现了精准扶贫任务和责任导向驱动的管理优化。

(五)有力的信息数字化人力资源保障

自治区印发了《关于加强扶贫系统队伍和乡村扶贫脱贫工作落实平台建设的通知》,实行区、市、县、乡、村五级扶贫信息员制度,明确了各级信息员数量设定和最低限制,其中设区市和非贫困县安排2名以上,贫困县安排3名以上,有扶贫开发任务的乡镇和行政村安排1名以上扶贫信息员,特别是贫困村及100户以上的非贫困村至少落实1名专职信息员,100户以下的非贫困村落实1名专职或兼职扶贫信息员,并进行全员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保障经费等。其中,重点强抓了贫困村专职扶贫信息员队伍建设,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级扶贫信息员配备有关工作的通知》《村级扶贫信息员工作“三做三不做”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贫困村专职扶贫信息员的招聘条件、主要职责、待遇保障、管理培训等方面内容。2018年按照分级培训原则,对1.7万多名扶贫信息员进行2次以上轮训。目前,广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起一支规模超过1.7万人的扶贫信息员队伍,基本实现了有人做事、会干事、能干事和数据精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高度肯定广西建设村级扶贫信息员队伍的做法,并向全国其他省区推荐。

(六)扎实有效的信息数字化标准建设

第一,2016年1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对精准扶贫档案规范化建设提出了要求。2017年5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明确各级精准扶贫档案归档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自治区统一制定了区、市、县、乡、村、户六级档案目录,全区“一盘棋”推进扶贫档案建设。同时,明确要求自治区、市、县三级均抽调档案、扶贫部门各1人专门负责精准扶贫档案建设工作;乡、村一级扶贫信息员同时兼任档案员。在全区县级以上(含县级)设有专门的精准扶贫档案室,乡、村落实有地方存放精准扶贫档案。广西率先在全国出台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确保了扶贫对象信息精准、底数清晰、有档可查。

第二,进行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相关平台和数据库建设。以《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为指南,建设了全区统一高效的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自治区、市、县、乡、村区级扶贫系统数据大集中加强信息数据的采集更新,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2017年4月至6月集中开展了数据清洗整改工作,共核实清洗了约180万条数据,国务院扶贫办通报的全国25个省区数据清洗工作情况中,广西区大部分指标项数据质量优良并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10月28—31日,国务院扶贫办在广西举办全国2017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总结及培训会,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广西区的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在内部排名宣布广西区动态调整工作质量及扶贫对象精准度排全国第一位。通过数据清洗和整改,脱贫攻坚的相关数据更加准确和可信,如依据清洗和整改后的信息报告,2017年11月30日,广西贫困人口净增22.8万人,贫困人口总数363.8万人。力推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平台建设;强化社会扶贫对接平台构建,协调组织部、中烟公司等推进“微助八桂”公益平台尽快发挥作用,指导广西扶贫基金会对平台的管理和运营;发挥全区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实现功能效用。推广广西扶贫APP,精简优化《帮扶手册》,减少填表报数。借助精准扶贫手机APP管理平台,增加对“信息管理”“脱贫成效”“精准施策”等方面的公开力度,并及时对APP系统信息进行完善、更新,实现扶贫信息与群众即时共享。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全区106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县实现县县有脱贫攻坚项目库,入库2018—2020年项目26.81万个,年度入库10.76万个。项目均按要求进行公示,项目信息全部录入扶贫信息系统。

通过建设全区统一高效的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广西在贫困识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驻村帮扶、成效脱贫等方面能够有效的做到全面精准发力。脱贫见真效,数字化技术支撑是门道。通过统一的信息化数字平台,利用大数据资源优势及其关联性系统分析的工具,突破了传统扶贫模式的时间界限、地理界限和心理界限,实现“互联网+精准扶贫”,开辟了“互联网+大数据+精准扶贫”的全新扶贫工作新模式,堪称全国之典范。从全区统一高效的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的前期准备、建设开通、调试运营到最后的正常投入使用,在脱贫攻坚这场硬场中,广西真可谓下足了“绣花”功夫。平台不仅为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了解和查询扶贫信息数据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为社会各界及时、有效监督脱贫攻坚成效,能够实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第三,完善动态识贫监测系统。以精准识别结果为基础,完善广西扶贫信息系统,按照季度小更新、半年大更新、年度全更新要求,对贫困户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力求动态精准。自治区以扶贫信息系统、《广西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手册》等为主要载体,通过及时采集、录入、更新、大数据清洗和检索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相关信息,建立种类齐全、信息真实、数据准确的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台账。

(七)以信息数字化技术支撑的网格化管理有效推进脱贫后跟踪帮扶和贫困预警与干预

通过数字化技术支撑的网格化精准管理方式的实施,有效建立和完善了脱贫人口后续跟踪帮扶机制,使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原则,继续落实脱贫户、摘帽村及摘帽县的后续扶持政策在网格体系的支持下稳定持续,确保可持续脱贫。对脱贫户,继续安排干部帮扶联系脱贫户及退出户,对脱贫户再扶持两年,让其同等享受扶贫政策,并跟踪指导发展生产1年,明确退出户可以享受的有关政策等都因为数字化支撑的网格化管理而光滑延续。与此同时,由于数字化支撑的网格化管理,通过网格化系统的平台数据可以对边缘性贫困人口或大概率准备贫困人口进行前置性预警分析,并通过预警等级的确定提前进行正向性干预和帮扶,具体方式如图3.2。

结语:全区统一高效的数字化技术支撑的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使广西实现了从“批量式扶贫”转向“个性化扶贫”,从“封闭式扶贫”向“开放式扶贫”,从“碎片化扶贫”转向“集成化扶贫”“数字化扶贫”的华丽转身。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随时可以从互联网上查询、了解到全自治区各市、县及其各个乡、村内的每个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一家一户个性化扶持措施及其他相关情况,在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努力下,帮扶措施的精准度大幅度提高,并有效引导各方面资源向贫困人口聚焦,加快推动了广西全区帮扶方式从“类大水漫灌”扶贫向“精准滴灌”扶贫的蝶变。从过去自治区、市、县、乡、村、户、人一个一个相对孤立的、准封闭的“碎片化扶贫”到协同共享的“数字化扶贫”转变。数字化技术支撑的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有效实现的关键在于精准扶贫相关管理对象进行了有效的数字化处理;信息数字化处理网络化;各网格层次权责清晰化,工作流程规范化。广西精准扶贫通过数字化网格管理技术的导入,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改变了相关机构、人员扶贫行动的机会选择、资源和权力配置关系,有效促进全自治区精准扶贫关联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机制的正向性适应性变革。不但重构了精准扶贫组织单元,下沉了扶贫关联资源、激活了社会扶贫资源,使精准扶贫目标责任体系、实施绩效考核评价、应用和动员式的权威统合聚焦于一线帮扶精准效度目标,把技术化、工具导向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内化为精准扶贫的一种动能倍放机制,而且为提高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2 广西信息数字化技术实施精准扶贫的网格化预警与干预流程

(本文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的支持和指导,韦永喜、陈思兰、王雯婷、苏鹏霁参与本文写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猜你喜欢

网格化广西网格
广西贵港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追逐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网格化”环境监管的实践探索——以山东东营为例谈“网格化”环境监管开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乌兰浩特市和平街为例
建房审批一站式服务 治违控违网格化管理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