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20-07-23刘佳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盐酸血小板心肌梗死

刘佳妮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常见的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中的疾病,其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是因心肌血流供给长期中断所致的心肌坏死病症[1]。导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有过度疲劳、长期高强度工作、情绪激动以及睡眠差等,通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同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大汗等情况[2]。急性心肌梗死若不能进行及时有效救治,患者生命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目前临床对于老年进行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疗效确切,但是容易产生较大副作用,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心肌灌注慢血流情况或者是发生无复流等不良反应[3]。近几年有学者指出,血小板蛋白Ⅲa/Ⅱb受体拮抗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将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收获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0.51±13.64)岁。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70.48±12.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监督下执行。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1]的患者;②不存在介入治疗禁忌证的患者;③年龄≥60岁的患者;④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者;②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③合并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④肝肾功能存在严重障碍的患者;⑤精神异常或者视听功能障碍的患者;⑥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均安排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商品名:波立维)和阿司匹林,服用剂量均为300 mg。手术结束后,波立维口服剂量改为75 mg/次,1次/d;阿司匹林口服剂量改为100 mg/次,1次/d;同时注射依诺肝素钠,剂量400 IU/次,2次/d,连续注射治疗7 d。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情况给予β 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研究组术前给予静脉推注盐酸替罗非班,剂量10 μg/kg,需要在5 min内完成,之后再静脉泵入至术后36 h,剂量控制在0.1 μg/(kg·min);期间同时泵入肝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调整至1.5~2倍左右。对照组患者仅在术中泵入肝素。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0 min ST段回落情况、术后出血情况,并比较研究组手术前后的血小板活化度情况。术后60 min ST段回落情况主要是统计ST段回落幅度>68%的患者比例。以PACI和CD62P评定血小板活化度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60 min ST段回落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ST段回落幅度>68%患者23例(67.65%),对照组术后ST段回落幅度>68%患者14例(41.18%);研究组术后ST段回落幅度>68%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2,P=0.028<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为2.94%(1/34),对照组患者术后无出血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5,P=0.314>0.05)。

2.3 研究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活度变化情况比较手术后,研究组PACI(8.25±2.15)%、CD62P(0.70±0.09)%均低于手术前的(18.36±3.68)%、(1.7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34例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活度变化情况比较(,%)

表1 研究组34例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活度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手术前比较,aP<0.05

3 讨论

对于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其常见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是该治疗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内膜撕裂,血小板局部活化度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上升,并且发生聚集后形成血栓[4,5]。除此之外,置入在患者血管内部的支架会在在一定程度上激活血小板,进而增加血栓发生风险,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6,7]。有相关统计资料指出,所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术后大约有5%~30%的患者无法得到有效再灌注,影响患者远期预后[8,9]。由此可见,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期间及时给予抗血小板凝聚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0,11]。

盐酸替罗非班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一种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GP Ⅱb/Ⅲa受体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阻断血小板聚集作用,在血栓形成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指出,将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一氧化氮(NO)的生物活性,同时还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以及抗炎效果[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ST段回落幅度>68%患者23例(67.65%),对照组术后ST段回落幅度>68%患者14例(41.18%);研究组术后ST段回落幅度>68%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PACI(8.25±2.15)%、CD62P(0.70±0.09)%均低于手术前的(18.36±3.68)%、(1.7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盐酸替罗非班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理想,可在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盐酸血小板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