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智慧零售业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2020-07-23文霞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文 / 文霞,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和资源的互补与均衡是大湾区各个城市零售业发展的绝佳机会,未来应从“协调、智慧、便捷”要求出发,实施由核心大城市带动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战略,以广州为核心城市,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与工商服务为主导的广佛肇都市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智慧零售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如何在新经济背景下打造城市智慧零售业的新模式呢?
1 提升广州在大湾区协同发展中核心引擎功能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一定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携手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升粤港澳湾区空间协同能力,成为湾区中最耀眼的“南国明珠”。广州通过深化穗莞、穗中战略合作,促进全省区域平衡发展,进一步推进广清一体化和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建设。
广州如何在大湾区协同发展中提升核心引擎功能,主要完成的任务是引领“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加强创新发展意识,实现长期稳步发展。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不仅是广东和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香港和澳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零售业发展的动力与核心竞争力。
2 打通湾区三度空间的立体连接
以企业智慧零售为核心,以大湾区各政府、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为三大支撑点,为企业提供政策、人才、资金、平台等多方位的支持,打通人、货、场三维立体空间,进而构筑起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智慧零售模式。粤港澳大湾区智慧零售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创新,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创新动力充足,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智慧零售业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化零售业态:数字化的商品信息、高效的仓储和物流,从产品的生产到配送的智能管理等,需要加强对粤港澳大湾区零售数据进行分析,有效利用各个维度的数据:历史交易数据、购物习惯、社交网络关系、在线浏览记录等,通过人工智能针对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推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实现营销预测并辅助决策。个性化、定制化的推荐服务在零售行业能够更好的提升顾客体验,随着湾区人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品位的提升、个性化消费也开始日渐崛起,零售企业经营策略需要从以产品为核心转型为以消费者为核心,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开始推出私人定制的服务:服装店可以根据尺寸定制服装,食品店可根据口味定制蛋糕,等等。线下实体店还可以创造店内互动体验,让线下购物更高效、更有趣、更个性化。这些都需要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有人工智能助力的购物更像是一种线下的生活方式,也会给粤港澳大湾区的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智慧化零售业态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是一场关于距离的重构。未来的商品的生产方式渠道、铺货方式以及品牌的营销方式,从商品生产到顾客的获得,再到消费复购整个链条升值也将围绕着用户。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分布差异性较大,通过平台升级,整合资源与服务,建立多元营销引流,从而吸引人流购物。
3 加快大湾区零售业的智慧化升级,采取“资源整合”、“新零售+平台”、“零售企业创新”等模式
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中几十万平方米乃至上百万平方米的商圈很多,一些人口不到10万的小城镇,也建起了二三十万平方米的商圈。这种非常态的发展,导致不少地方商业体严重过剩、出现泡沫,存在商业地产体量过剩的风险。若有组织机构或粤港澳大湾区商圈内的几个大商家联合起来,寻找外部赋能,整合商圈内的商家,一同构建智慧型商圈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以模式、系统、方法、供应链与金融等能力助力更多临街商户转型升级[2],终将实现商圈更加繁荣的新局面。
粤港澳大湾区内商圈引入“新零售+平台”模式,通过平台系统打通,消费者可享受线上线下同款同价的福利。通过感知技术可以洞察到每个消费者个性化需要,并且还可以连接外部资源灵活地实现个性化需求,利用智能算法使互动和交付更高效。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零售企业创新潜力还没有得到完全开发,城市间的创新协同机制还不够完善。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零售行业应该始终在考虑创新,否则零售店的工作效率就会下降,在新零售时代拼的不是要零售企业背景有多强大,而是它能给顾客带来什么利益,这个利益可以归纳为“套路够少、优惠够大和体验够好”,以及零售企业的创意能力。未来随着粤港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通关便利化,粤港澳三地制度对接更顺畅,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更便利,粤港澳大湾区的零售企业创新能力可能会再上一个台阶。
4 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零售业发展要想具有全球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加强创新意识。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零售业发展势头不会改变,但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方式还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