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日本金融政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
2020-07-23曹晓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文 / 曹晓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1 “日本1940体制”中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1940年,日本为了适应战时经济进行了金融财政制度大改革。当时,日本改革派提出对产业实行国家统制。他们认为企业要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不允许不劳而获的阶级特权存在。可以说,日本改革派的目标是要建设日本式的社会主义经济。
所谓金融财政制度大改革,就是由之前企业主要依靠发行股票、债券的直接融资方式,改为向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为此,1942年制定了《日本银行法》,规定“日本银行必须以达成国家目标为使命进行运营”。此项规定主要是制定了一个极低的贷款利率,让企业向融资成本更低的银行贷款融资方式转换。
这种金融政策的结果导致,企业由股东控股支配改为依靠银行提供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不断分离,股东对企业的影响力逐渐被削弱,银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政府通过操纵银行资金分配间接控制了民间企业。直接金融向间接金融的改革,从产业资金供给方面改变了产业结构,主要支持和强化以满足战争需要为重心的企业的生产活动。
此外,日本政府为了筹集军费实施了租税改革,主要为1940年税收财政制度改革与1942年农村改革。
1940年税收财政制度改革主要是指源泉征收制度,即税收不经过地方政府直接交给国家,再由国家拨给地方的模式。1942年农村改革是指国家向农民收购粮食,农民再用国家拨付的收购款中一部分向地主缴付地租。由于《粮食管理法》规定,地租为政府规定的固定金额,并且不随物价变动而改动。因此随着通货膨胀,国家支付给农民的粮食收购款增加,而地租不变,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实际租金负担。1947年全面恢复和发展基础产业的生产能力,实行“倾斜式生产方式”。将紧缺的资源优先分配给钢铁、煤炭等基础产业,恢复设备生产。倾斜式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价格差额补助:限制煤炭和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价格,使加工制造业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购买,降低制造成本。再以政府补助的方式补偿钢铁煤炭等产业。2)复兴金融金库:为国家基础产业的设备投资和企业运营提供资金的机构。国家成立复兴金融金库,以中央银行的贷款利率向基础产业提供贷款,远低于物价上涨率。名义是贷款,实际是为企业提供补贴。
日本银行通过承购复兴金融债券的方式增加货币供给量,引起通货膨胀。而劳动者的工资会随着物价上涨而增加,普通个体零售商户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而政府规定地租固定不变,而地主阶级因通货膨胀财富减少,从而达到财富转移的目的。
20世纪50年代,日本采用“外汇管理”和“日本银行窗口限制”对企业所需的资源与资金进行分配,而不是让企业采用竞价的市场机制进行分配。这两种金融政策同样是控制企业私自筹措外汇,以及低息贷款刺激资金需求的方式促进经济。
1960年至1970年间,日本政府依然采取“低利率与资金配给”和“财政投融资政策”的金融政策发展经济。但与经济复苏时期不同,此时日本的企业已经有一定积蓄,对于银行的依赖逐渐降低。
上述即是令日本经济迅速复苏的“日本1940体制”,通过较长时期的金融锁国政策实行严厉的金融统制。这项政策确实在这个特定时期对日本经济有着促进的作用。但是,如果企业可以自由地通过海外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那么这个政策也就成为了一纸空谈。这种体制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逐渐显著,必然会有不适用的一天。日本没有及时改变这种政策,正是后来引发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
2 日本19世纪70年代的经济状况
之所以取1971年为结点,主要原因是1971年8月发生了影响全球经济的重大事件——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的经常贸易赤字是导致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但并不是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量增加,所需货币数量增多,以黄金作为货币的流通量远远不足。这才是导致美元停止兑换黄金,金本位制崩溃的真正原因。
1952年日本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成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持续处于贸易盈余状态。与英美两国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自由经济相比,日本以市场经济原理为基础,政府加以限制的统制倾向经济带来日本经济的崛起。
1973年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涨为之前的4倍,汽油、煤油的价格随之上涨,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水电食品价格也直线上涨。1974年,日本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上涨23%。此时日本政府采取了紧缩的金融和财政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先后五次上调基准利率,最高达到9%。通过日元升值降低了进口产品的价格,缓解原油高涨带来的影响。另外通过控制工资上涨,没有造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直至19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1940体制依然发挥着作用,让日本的经济没有像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及两次爆发的石油危机中受挫。但与此同时,世界的大门已经敞开,19世纪80年代的日本开始出现了经济泡沫。
3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的状况
1940年至1945年期间,国民党统治区统一集中物资,大量超发货币引起通货膨胀。1940年国统区的经济一方面仍然受到帝国主义殖民国家的控制,一方面受到了官僚资本主义的控制。
共产党统治区在1940年的特殊时期,一方面拉拢地主阶级减息,一方面让农民少量交租,维护阶级的团结一起抗击外敌。
当时我国尚未能摆脱外国殖民侵略的半殖民半封建地位,也没有能维持经济正常运行的秩序。因此当时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经济一片萧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基本经济制度为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存在与发展。建国初期的这项经济政策确实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6年至改革开放前期,经济制度转变为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制度虽然有效地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1952年至1978年人均GDP这一指标看出当时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1956年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没有明显的增长,甚至个别年份还有所下降。进一步证明单一的公有制结构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必然趋势。
4 1960年—1978年中日两国不同金融政策下经济状况的对比
综上所述,日本1940体制相关的一系列金融政策对日本战后经济复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日本经济迅速位居世界前列。而当时我国还处于经济发展的探索时期,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明显落后。日本人均GDP远高于我国。不考虑汇率因素,只纵观两国人均GDP年增长速度,日本的增速也明显高于我国。
表1:1980-1987年日本货币市场利率:
5 日本20世纪80年代泡沫形成及崩溃
1940年体制帮助日本度过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汽车产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1985年“广场协议”后,联合国干预外汇市场,日元进一步升值;同时央行利率又经过5次下调。日本具备了原油价格低、利率低、日元升值的三重优势,见表1。
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来自海外自由化的压力,日本也开始施行金融自由化。日本企业以发行可转债和认股权证等较低的利率获取融资,但是并没有用来投入生产发展实业,而是购买特定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获取远高于融资成本的利息。1985年信托基金不足9万亿日元,1989年底迅速膨胀为43万亿日元。
企业开始不关注原本的生产经营,将关注点放在投资理财。在“经济繁荣”的假象下人们认为东京将成为世界投资的金融圈,开始抢购土地,并以土地作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在土地价格迅速上涨的时期,通过倒卖土地几乎可以无成本地赚取暴利。暴利再次引发资本逐利现象,人们纷纷投入倒卖土地行业引发房地产泡沫。
直至1989年12月,三重野康就任日本银行总裁。开始主动实行金融紧缩政策,捅破了经济泡沫。通过基准利率上调,制定地价税的政策,股价下跌、地价下跌,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资产。金融机构经历“伊藤万事件”“富士银行非法融资事件”以及“兴业银行尾上缝事件”后,日本经济泡沫崩溃,进入了经济萧条期。
6 我国改革开放后40年的金融政策
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发展现代化的方针政策,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发展。邓小平提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极大地解放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40年间,按照可比价格统计,GDP从1978年的3593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840302.6亿元,增长了200多倍。增长速度远高于美国、日本,成为世界奇迹,见图1。
图1 表示出1978年至2018年间GDP增长情况:
改革开放初期金融政策依然是计划管理体制,通过控制固定资产贷款实现整顿管制。在信贷资金管理方面,依据“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管理办法。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利率影响货币供应量。1988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中央银行执行货币紧缩政策控制货币发行总量。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初期经验不足,金融政策不稳定,国民经济只有小幅度增长。
1989年8月,为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施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先后三次降低利率,加大贷款投放量,以至于1992年出现经济过热。1993年再次施行紧缩政策,调高利率,控制信贷规模,此时金融机构出现较多的不良资产。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其主要用来调整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手段为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1995年3月正式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此有了法律保障。
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以及有效需求不足,投资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缓慢的现象。1998年中央银行运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扩大债券回购的公开市场业务,向市场放出货币促进经济发展,平稳度过了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过后的十年期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始终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基本保持高速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率的良好势态。直至2007年初,经济增长出现高位加速的过热势态。股票、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出现较明显的泡沫化倾向。物价水平也逐渐攀升,从低通胀转为高通胀。对此,中央银行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先后十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是极为罕见的),同时六次提高贷款利率。
在严厉的紧缩政策正在运行的时期,2007年下半年美国开始出现次贷危机,我国出口明显受阻。我国没有迅速意识到这场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没能及时更改之前的紧缩政策,以至于2008年金融危机大范围爆发后给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2008年11月,为了应对不利影响,我国采取财政、金融双宽松政策,向另一个极端大转弯。中央决定2年内安排4万亿元投资刺激经济,保持经济增长。这在短期内确实拉动了经济,但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市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加剧。
2010年逐渐从经济停滞伴随通货膨胀的“滞胀现象”过渡到经济逐渐平稳的发展势态。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先后五次上调贷款利率,但涨幅合计也只为1.2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调整主要是为了减缓房价上涨,相比之前的严厉的紧缩政策温和很多。之后近十年间的金融政策也基本以稳健政策为主,2015年2月至4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3月至10月共计五次降低存贷款利息率。
7 全文总结
综上所述,日本在1940年至1979年间,依据1940体制相关金融政策,在经济方面取得飞速发展。同时期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经济处于混乱时期,没有完整的金融体系。1980年后日本经历经济泡沫,随后泡沫崩溃的经济震荡时期。在日本经济停滞衰退的同时,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其后40年间我国经济依据市场规律快速发展,金融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18年,我国GDP约为日本GDP的25倍,虽然人均GDP依然低于日本,但不可否认中国的高速发展已让我国在各个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幅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