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农村“互联网+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0-07-22李陶然魏雅丽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发展策略互联网

李陶然 魏雅丽

摘要:为了改变河北省农村教育发展整体落后的状况、推动农村“互联网+教育”发展进程,本文针对河北省农村教育现状,提出适应河北省农村互联网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策略以及实施方案,并详细阐述了“互联网+教育”给农村地区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农村;互联网+;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目前,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互联网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大城市中的企业已经开始加快迈进“互联网+教育”大门的脚步。他们通过与名校名师及专业团队合作,创建了网络教育平台和辅助学习的应用软件。这些融入了互联网元素的教育产品正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然而,如今的时代是一个资源分配不均匀的时代,“互联网+教育”始终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状态。在城市中,“互联网+教育”的实施过程进行顺利、发展迅速,新模式层出不穷,学生们早早地享受着其中的便利;在大部分农村中,传统教育模式在整个教育行业中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互联网的加入似乎只是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味调味剂,互联网在农村教育领域中处于“有应用但无大改”的尴尬地位,农村教育整体落后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河北省农村教育现状,寻找“互联网+教育”在河北省农村地区推行发展的阻力所在,本文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通过查询资料、实地走访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有关信息,针对当地学校现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真正帮助农村学校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农村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河北省农村教育现状

1.1学校基础硬件设施老旧甚至不完善

据统计,在调查范围内的近70所中小学中,有半数学校的教室多媒体设施配置时间早于2010年,设备普遍存在老旧现象,有的甚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数字化教室、智慧教室等新型现代化教室还未出现在当地学校的设施规划范围中。同时,仍有部分学校网络教学设施配备不足,未达到“互联网+教育”实施的基本标准。在卢龙县,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经费不足、网络基础硬件设备落后的矛盾日益显露,这是“互联网+教育”在当地推行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难题。

1.2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1)教师资源流失、教师水平有限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三年内,乡村教师流失人数达142.5万,流失率达30%。农村在环境、待遇水平及发展空间方面与城市相比形成的较大差距,一方面导致了当地的优秀教师资源流失,另一方面又形成了新教师难以招入的困难局面。受工作环境影响,多数教师各方面水平有限,思想也与当今国内前沿的教育思想有一定差距。

2)年龄比例失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卢龙县某校自愿参与问卷填写的69位教师中,有48位教师年龄超过45岁,占调查总人数的69.57%。而该校教师的平均年龄高达47.5。教师年龄结构失调,严重限制到当地学校的发展,更不利于“互联网+教育”的推行。

3)学科分配不均

经调查,卢龙县内部分学校的一些课程缺少专任教师。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专业教师缺乏情况尤为严重。在当地,这些科目基本由其他科目的专业教师负责教学。对于地理、生物、计算机这三门非中考科目,学校及学生重视程度均普遍较低,部分教师是由其他科目的专任教师临时顶替。这种现象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也制约了农村“互联网+教育”的发展。

4)教师课时负担重,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在当地部分乡镇小学中,一名教师同时教授多个年级课程的情况屡见不鲜。在某些条件较落后、教师数量缺乏严重的学校中,很多老师已近乎全能,身兼多职。因此导致教师的执教热情下降,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不利于较好地发挥其工作积极性。

1.3资源利用率不高且利用形式单调

在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学校的调查中发现,农村教师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形式单调。由统计数据得出,教师主要利用互联网进行下载教学课件、给学生布置作业等活动,而利用互联网进行其他新型教学活动的教师寥寥无几。除此之外,在问起本校与“互联网+”有关的先进设备条件时,许多教师表示自己只了解、使用过教学班级中的多媒体教学一体机。

1.4学生对互联网课堂认可度较差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很多学生对开展互联网课堂表示期待,但仍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新型教育模式会给他们带来学业上的压力,多数学生对于网络自主学习有着较强的抵触心理。同时,网络中资源的多样化也会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造成一定障碍。

2制定农村“互联网+教育”改革发展策略

根据以上现象,制定适应卢龙县农村互联网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策略及实施方案。

2.1完善网络教学设施配置

《河北省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各级中小学校应随着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推广和课程改革的进程,有计划的逐年更新和增加教育、教学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淘劣进优,不断提高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满足信息化教育不断发展的需求。学校应本着市场已有的、配备目录已要求的,学校就拥有的配备原则,逐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配备“零不足”,确保农村学校发展“互联网+教育”的硬件设施的具备。

同时,国家及政府的重视和资金的供给也是必不可少的。从统计数据来看,大部分学校对本校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和相关网络建设等方面的重视程度逐年增长。自2006年我国修订并颁布《义务教育法》,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教育经费投入具有周期性长、见效慢的特点,落实效果仍差强人意。因此,建议国家及相关部门为农村教育经费提供“专行线”,减少资金调配时间,让资金快速落实到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建设中。同時,教育部门应逐年检查有关学校的相关建设与资金应用工作,指导监督学校将资金用好、用足,做到不浪费、不挪用。

2.2强化师资力量

“互联网+”时代,考验的不仅仅是它的创造者,更要考验其使用者。在农村“互联网+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就是使用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王伯鲁指出,在互联网与教育“亲密接触”的当下,教师应该具有时代感,要紧跟教育前沿思想;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做好了这两点,教师才能在这个时代拥有更大的舞台。

因此,互联网的引入可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育思想,在提升农村师资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农村的教育质量。

1)进行“互联网+教育”相关知识的宣传,增加农村教育工作者及受教育人对互联网教育的认可程度,使其在思想上意识到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及便利,这也是完成互联网在农村教育普及的重要一步。

2)组织当地教育工作者参加互联网师资培训,提高师资质量,解决农村教师资质不齐的问题。号召教育工作者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除了定期参加培训之外,应积极主动接触新知识,使互联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掌握互联网相关应用的使用方法及有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在教育活动中利用互联网新资源。

2.3丰富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将互联网直接引入学生课堂,开展互联网存在下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做到将名师与优质课程“引进来”,农村学生精神世界“走出去”,从而逐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城乡教育水平逐渐持平。其中重点实现互联网远程授课、翻轉课堂+慕课、城乡“生生对话”(即城乡学生之间对话)。

2.4后续保障

保证新型教育模式的持续推进,确保后续保障。如:对机房或多媒体设备的保护及维修;教学软件及时更新;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效果及课上、课后积极性的持续获悉;保证资源分配的合理性等。同时,还应做到管理人员定期培训、技术人员定期回访等。

3“互联网+教育”给农村地区带来的影响

将互联网引入农村,是突破农村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通过上述举措,农村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以下将从四个方面说明“互联网+教育”的引入对于当地农村教育的影响:

3.1丰富农村基础教育内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型教学设备的引进和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都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农村的基础教育质量。“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引入,是卢龙县农村基础教育的一次巨大变革,使当地教育直接与全国最优质、最前沿的教育接轨。这将极大地丰富农村学生的知识,开拓其视野,发散其思维。同时,当地农村教育有了互联网的加入,其形式也将更加多样化,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度。

3.2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校园教育,实现资源共享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引入,给当地农村学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加快了农村教育向城市看齐的脚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国家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教育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严重。而引人互联网技术、结合优秀院校的教育资源,可以将优质的教育成果不断充实并传播到全国各地,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3.3培养学生自适应学习的能力

互联网技术和教育的整合,迎合了时代要求,顺应了发展的潮流。同时,在培养学生自适应学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整合,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学习条件,使得更多农村的孩子具有更多主动学习的权利,形成更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其自适应学习的能力。这无疑是对学生们自我能力的一种锻炼与提升。

3.4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对资源的重新配置

互联网融入农村教育是从源头处解决城乡教育差异过大的问题,是坚持教育平等理念,坚持“四个面向”指导思想,探索新技术条件下为农村教育服务的新举措。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跳板,让农村孩子有了一个跳入“名校”、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互联网+”打破了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无门槛上名校”成为可能。互联网的共享性实现了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传统模式中,一个优秀教师只能服务教学班内的十几个学生;在新模式中,一个优秀教师可以服务数千甚至上万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优秀师资不再只面向城市学校,农村学校也不用再为师资问题担忧,传统的受经济因素影响的教育不公平将逐步缩小,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发展策略互联网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