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自主的力量

2020-07-22秦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少先队队员辅导员

秦虹

少先队工作是校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开展少先队工作,使每个队员都能健康、全面发展,使队员在少先队活动中都能受到启发和鼓舞,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地投身到学习当中去,是每一个大队辅导员都应思考的问题。当学龄儿童开始校园群体生活时,教育者应给他们构建一个充满爱心、团结协作、自由快乐,用心向上的“家园”。这个“家园”就是少先队组织,它是少年儿童“出巢练翅”,由小家庭走向社会大家庭的驿站,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各项社会化的一个“理想家园”。在快乐的少先队生活中,让每位队员成为少先队的主人,是社会赋予辅导员的神圣职责。

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职责感和事业心,扎扎实实搞好少先队工作,用心创造活动场景和氛围。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德育为资料,两手都要抓”,构建好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以德治校,切实加强校园常规管理和教育

校园少先队的常规活动,主要有队会、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等,作为大队辅导员,必须要把指导好这些活动作为主要工作来抓,使之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1.重视升旗仪式,加强学生爱国教育。我校每逢周一的早晨,在大操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程序合理,态度严肃,升旗手、国旗下讲话的人选,选取平时表现用心的队员。用这样的方法,促使每一个队员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争取创造机会,成为光荣的升旗手或国旗下讲话的队员。

2.《守则》《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落实工作常抓不懈,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构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应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二、“主题”活动要因地制宜,突显育人成效

少先队活动是少年儿童学习、交往的课堂,它能培养少先队员愛人爱己的优秀品质,使队员扩大视野、丰富感性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独立潜力和合作精神,养成团结友爱的群众主义观念。少先队活动是校园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为达到育人目的,有些活动可能需要因时因地去制定、去落实。这类活动也有两种,一种是可预见性的。比如“六一”儿童节活动,能够预先制定计划。搞好文艺汇演,丰富学生生活,从网上、书籍中了解“六一儿童节”的由来。其他如“环境日教育”“世界水日教育”等,这些都是少年儿童人生起步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只有让他们在我们特意设置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模仿、实践、感知,才能培养好他们的良好意识和正确习惯。

另一种就是应时的活动,比如有的少先队辅导员会把“地震逃生”,作为生活教材,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关注、搜集有关地震的信息。开展“我心中的英雄”主题队会、班会,为地震灾区的孩子献爱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团结意识。相信—个个经得住生死考验的、舍己救人的英雄,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光辉榜样,比那些远离学生生活的故事,更能感动学生,更直接、更生动地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使活动更深入人心,达到预期目的。

总之,少先队活动只要辅导员因时因地,从小处入手,不断探索,增强活动趣味性。使队员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就会发现。队活动资料真的丰富多彩,效果自然也会事半功倍。

三、正确处理活动与教学的关系,使其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少先队生活是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指导有很重要的好处。少先队工作也是校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这项工作,才能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以及必要的纪律约束,提高学生的向心力、凝聚力,到达教书育人的效果,才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五育并重,德育为首。德育教育中,少先队工作功不可没。因此,正确认识,合理安排,科学搭配,整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社区教育资源,班会、队会结合。教育、教学结合。家、校联手,构建少先队工作的整体框架、体系,扎实开展有好处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真正发挥少先队工作的育人功能,少先队工作者责无旁贷。

猜你喜欢

少先队队员辅导员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少先队助力“双减”,实践活动在校内校外如何“双加”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提升传接球射门技术训练四则
加入少先队
国际青年节少先队总检阅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