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大班幼儿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2020-07-21周美丽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体育活动培养策略

周美丽

摘 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以为其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幼儿园提倡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各门课程、各项活动之中,以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文章以幼儿园体育活动为例,就如何借助体育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心理品质做出了初步研究,希望能对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活动;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065-01

幼儿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可以为幼儿将来适应和融入社会打好基础。体育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学科,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园体育活动当中,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那么,如何在大班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培养幼儿心理品质的目的呢?文章在此给出了答案:

1.明确活动目标,做好准备工作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的课程不同,它提倡通过情感体验影响幼儿的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加上幼儿身心还不成熟,他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要通过直接感受来完成,所以,那种生硬灌输的教育方式根本不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方式,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明确活动目标,确保体育活动内容和目标与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相匹配。进一步来说,适用于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育活动非常多,但是,在开展体育活动時,既要保护好幼儿健康,还要确保活动生动有趣,能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当中。结合活动内容和目标,教师还要做好活动准备工作,准备好活动器材,并抓住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促使幼儿养成学会分享、友好合作的品质,大班老师可以将大班幼儿组织起来开展名为“两人三足”的体育活动,活动规则如下:两人并排站立,将两人左右靠近的两腿用绳子绑上,让两人以三条腿的形式从起点处走到标志处折回,以时间长短进行排名,时间最短者获胜。这个活动考验的是两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在体育活动开始前,教师要讲述活动规则,点名活动考察的要点,让幼儿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然后教师要准备好绳子、标志和其他器材,并给幼儿讲述捆绑时要注意的事项,用激励性的语言动员幼儿参与到活动当中。这样有了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可以确保体育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理想效果。

2.创设美育情境,进行情感引导

美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实现美育目标,许多幼儿园在环境美化、美育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美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中创设美育情境,陶冶幼儿的情操,净化幼儿的心灵,可以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在大班体育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发掘体育活动中的美育资源,创设美育情境,给予幼儿的视觉、感觉以积极的刺激,同时给予幼儿情绪、情感以积极的引导,争取让幼儿在美的感受之上拥有美的情感和追求。

在开展“勇敢的小兵”这个以培养幼儿的助跑跨跳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为主的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准备热身动作,让学生像解放军一样听老师指挥,根据老师的示范动作,列队进行踏步走、单脚跳、双脚跳、蹲跳、慢跑。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确保自身动作准确、熟练,并要求学生做到动作整齐连贯,在做动作时,教师还要将动作与背景音乐结合起来,让大家随着节拍做动作,这样可以让幼儿身心舒畅,愉快参与到活动当中。接下来,在让幼儿连续跨跳时,教师要让大家开动脑筋,想象自己是一位巡逻的战士,即将跨越战壕,回到军营,跨错了就有可能被敌人发现,所以一定要在快速助跑的基础上连续跨跳,坚持下去直到安全的地方。在学生跨跳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以鼓励,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不断加大跨跳难度,以培养幼儿坚持不懈、积极勇敢的品质。这样创设良好的美育情境,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幼儿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教育。

3.有效使用评价,发掘优秀品质

幼儿由于心智还不成熟,所以,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许多人都对教师有崇拜心理。教师的客观评价是促使幼儿自我意识发展、促进幼儿自我调节的重要推手。所以,在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发挥评价的作用,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并本着赏识教育原则,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给予幼儿以积极的鼓励,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优良品质。

在“老鹰捉小鸡”活动中,许多幼儿都想要做老鹰和鸡妈妈,但是有的孩子就甘当配角,愿意将当“主要角色”的机会让给别人。有的幼儿虽然身体素质不好,但是很有友爱精神,即使很快被老鹰捉住,也会在一边为其他学生加油鼓劲。在幼儿进行活动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并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这些孩子以表扬,并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这样在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下,其他幼儿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在活动中尽量展示自己良好的性格特征和品质,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也会更好。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积极发展的需要。所以,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发掘体育活动中的美学因素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争取借助体育活动给予幼儿的心理以有效地引导和刺激,以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胜兰.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大班幼儿心理品质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49

[2]何灵芝. 试论幼儿体育活动对幼儿健康心理的促进[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9):13+15

[3]海鹰.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略论[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06):107-109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体育活动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