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策略探究

2020-07-21陈丽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体育活动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陈丽

摘 要:当前,幼儿园教育的情况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将游戏这种形式与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有机结合,不仅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相契合,还能使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使幼儿得到身心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经将体育活动游戏化作为了一项教学任务,使得其更加符合幼儿教育发展趋势。本文就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045-02

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其比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是却很难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在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中,无法长时间保持兴趣。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将游戏作为一项元素融入到体育活动当中,能使这样的教学效果得到优化。这种活动形式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将其注意力集中在活动当中,促进其身体机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课程要求,为其设计合适的游戏活动,促进其与幼儿体育活动相结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1)幼儿教师对体育活动游戏化的认知存在偏差

在一些幼儿教师的认知中,将游戏化理念融入到体育活动当中就等于让幼儿自由活动。这样的思想观念会对其实际的教学行为形成负面的影响,使得幼儿体育活动游戏化逐渐失去控制,呈现放任的状态。另外,许多教师还不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和意识,没有对幼儿安全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对体育活动进行设计、组织以及实施上缺乏有效的思考。这就使得幼儿体育活动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使得体育活动呈现形式化。在这样的活动中,无法使幼儿得到充分的锻炼。所以,在游戏化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对其形成正确的认知,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教育价值。

(2)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缺少目标性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教师都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但是许多在幼儿园中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毕业于体育专业,缺少相应的教师工作培训,就会出现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由此衍生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为幼儿开展的体育活动缺少目标性,过于盲目和随意。体育活动并没有体现出层次性,使得幼儿无法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挑战,也使得活动开展的效率较低。另外,从当前我国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时间有所延长,形式和内容也日趋规范化和趣味化。从体育活动的运动量角度来看,并没有根据幼儿的心理负荷能力对活动进行合理化设计。这就使得在实际的活动中,会出现时间过长或者过短,运动量过少或者过多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不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3)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

许多幼儿园的活动场地较为单一,教师为幼儿所投放的材料也比较有限,种类和数量较少,甚至不够牢固。在这样的活动条件下,经常会出现幼儿争抢同一个器械的问题。另外,需要幼儿排队的时间也较长,甚至会出现消极的情绪。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这就很容易打消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种体育活动的开展形式无法达到理想的活动效果,与体育活动游戏化的目标相背离。

2.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策略

(1)创设帶有趣味性的游戏情境

如果教师一味开展单一形式的体育活动,很容易使幼儿失去兴趣,产生枯燥的感受。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充分发挥课程游戏化的积极作用,培养幼儿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其创设带有趣味性的游戏情境。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幼儿能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障碍跑这项活动中,进行单一的障碍跑训练,在活动之初,幼儿还能积极参与,但是开展几次后,幼儿的积极性就明显下降。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情境引入到活动当中,使障碍跑训练转换成“拯救小猫”的游戏。教师在终点放置一只被关在笼子中的小猫,幼儿需要跨过一路上的各种障碍,将小猫解救下来。幼儿成功解救小猫后,小猫会送给幼儿一个礼物。运用游戏情境使得体育活动的趣味化得到体现,有利于优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内容

首先,幼儿教师为幼儿设计的游戏化体育活动应该体现出目的性。从幼儿园学生的角度来看,体育活动的开展目标是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这就使得幼儿教师需要将幼儿的实际情况作为设定活动目标的主要依据,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游戏的内容。不同阶段的体育活动应该体现出不同的侧重点。使幼儿能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身体机能的综合发展,从而为其健康成长夯实基础。其次,教师对游戏内容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之间的差异。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幼儿。例如,教师在开展“跨跳闯关”这个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幼儿的身高和运动能力合理设置障碍物的高度,使其能随时调整障碍物的高度。这样才能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从而得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并在游戏活动中树立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3)对游戏道具的使用方法实施创新

幼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普遍较强,但是保持兴趣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如果教师一味采用相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材料,很容易使幼儿形成枯燥感。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儿教师应该对游戏道具的使用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对一种活动材料和游戏道具进行开发,使其能运用于不同类型的游戏当中。例如,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沙包是一种常见的游戏工具,其材料比较柔软,这个特点适合幼儿使用。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创新沙包的玩法。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一个“沙包投篮”的游戏。教师将班级的幼儿进行组别划分,组织幼儿在篮筐下面站成一条竖线,依次按照顺序将沙包投入到篮筐当中,直到全部投完,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只要教师能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融入创新理念,还能开发出更多有趣和新奇的游戏形式,比如,沙包“打老虎”、沙包运输队等。

(4)提高游戏活动组织形式的丰富程度

首先,幼儿教师应该将幼儿的年龄特点作为依据,为其选择合适的体育活动用具或者材料。将游戏与体育活动实施有机结合,游戏工具和材料的选择是其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学生,教师应该着重考虑游戏材料的安全性,比如,教师可以将跳绳作为游戏工具。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组织和开展“跳绳比赛”这个游戏,对幼儿进行小组划分,为每两个幼儿发一根跳绳,一个幼儿拿住跳绳的一端,进行双人跳练习。这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意识。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轮滑、单车等具有机械性质的工具,使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得到激发。例如,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轮滑运动时,先使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要领,再逐渐增加难度,在练习场地摆放一些障碍物,并使幼儿之间可以进行“轮滑过障碍”的游戏。其次,教师应该结合体育活动的内容为幼儿创新游戏的形式。教师也定期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园的体育游戏活动当中,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一些游戏任务,比如,滚铁环、趣味传球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并向幼儿渗透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将游戏与幼儿体育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幼儿教师的一项教育选择,并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活动效果,也是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在日常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创设带有趣味性的游戏情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内容,对游戏道具的使用方法实施创新,提高游戏活动组织形式的丰富程度。通过本文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策略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为提高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熊文琳.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200-201

[2]韦珠榕.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198-199

[3]梅崇铁.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6(08):64-66

[4]张文婷.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124

猜你喜欢

体育活动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