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2020-07-21陈培泉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时期核心素养

陈培泉

摘 要: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学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教学不能够满足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高中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中重要的诉求之一。而生物课堂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来贯彻核心素养的理念。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上来引导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来让高中生理解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细化生物教学。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031-01

生物學科的核心素养主体包含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思维与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教师需要在课程中分析这几个核心素养概念,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并通过核心素养的指引来引领授课,在教学的交互中使高中生能够学会去分析生物学科的意义,在思考与探索中形成学习的动力,从而在高中阶段为学生提供不懈动力。本文从具体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展开,以基础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优化与引导。

1.细化教学目标,激起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课程规划与教学设计的基础,针对课堂上的教学流程来让理解学习目标,在驱动力下展开。而教师需要去建立细化的目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在教学导向中来调整实际的教学过程。此外,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去激起高中生对生物的学习探究兴趣,通过实际的生物实验或者联系性的知识拓展来进一步引导核心素养的产生。在细化的目标中,高中生能定向进行学习延伸,在探究欲望下来了解更为深入的知识。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去细化教学目标,将教学板块划分为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等,在有膜结构与无膜结构的对比中,学生可以去分析详细的功能。在兴趣的引发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分子结构与实际功能的对应关系,在科学探究精神的导向下可以去进行更有效的交流,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有效促进与发展。通过目标的细化与兴趣的引发,高中生的生物学习过程更为高效具体,对动画演示中的细胞活动与实际状态下的细胞活动产生探知欲望,在参与生物学习下可以去提升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2.注重生命教育,培养敬畏之心

在生物学科中,生命观念贯穿始终,生物仅仅是生命的集中体现。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通过生命现象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不屈,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不懈努力着。由此展开的生命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学会去理解生命、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下去理解生命的魅力,从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去理解生命的适应性,理解自然与生命的协调之美。于此,学生能够去理解生命进化的过程与改变自我的过程,对生命演化的历史可以产生巨大的兴趣。而这样的教学活动也能以引导培养学生的顽强毅力,面对挫折时能够不屈不挠,勇敢地去奋斗。

例如,在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可以看到过高或者过低的生长素浓度都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在激素的调节中可以去实现更多的生理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特征。而透过这部分的学习,教师可以使学生了解自然的平衡之道,在生命教育活动中介绍植物为应对环境变化做出的结构与功能调整,在丰富多彩的进化史中去理解到适者生存的含义,现存的每一个物种都是在成千上万年的演变与斗争中得以存活的获胜者,我们应该学会敬畏,学会理解,学会改变,在生命教育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生命教育的展开有利于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下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能够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生物、理解生物、热爱生物。

3.进行实践教学,培养社会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实践化的生物教育,学生可以感受到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上加深自身与生物课堂的联系。通过崇高的使命感的驱动,学生能够去着手改变身边环境,去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在社会实践下去维护自然环境的症结,在学科的教学理念下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为,为地球出一份自己的力量。综合上通过探究性的生物实践活动,来学习相关的环境稳态知识,理解自然调节的平衡作用以及其限度,在复杂的生态反应中尽自身的努力,使生物学习能够落到实处,教学可以在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而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也能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下进行教学导入,效果更好。

教师应该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将必修三的知识落实到自身的实践中。通过一些简单的“清扫山林塑料垃圾”“打捞河水废弃物”等环保活动,并加上教师讲解实际上这些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毁灭性后果,学生可以感受到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进而产生使命感与责任感。教师还可以讲解在南极企鹅胃中发现的DDT、藏羚羊胃中的塑料袋等实际事例进行宣传,讲解这些物品对生物活动产生的实际影响,从而高中生能够去深入理解生物学科中“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生物学科可以进行实践教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去思考,在人生道路上去进行积极选择,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息息相关,在将想法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下来深化高中生物教学。

总之,生物领域的核心素养具有更为积极的实际意义,能够去引导学生的三观培养,加强学习能力,实现个人的多元化发展。但是现如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关心其考试成绩,忽视了核心素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养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在加深认知与重视程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去主动探究学科内涵,尝试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旭光.新时期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J].黑河教育,2019

[2]刘兴林.新课改下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新时期核心素养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