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随味动,情伴道生

2020-07-21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0年7期
关键词:养生堂名厨菜肴

《汉书·郦食其传》有言:“民以食为天。”早在公元前1 500年前后,我国史料上第一次出现了对厨师的记载。伊尹本为商王王妃的陪嫁奴隶,他向商汤传授了融入烹饪之理并经过实践的“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治国理念,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最终成为一代名相,当今有人尊称他为“中华厨祖”。有史料可考的专业厨师出现于周朝,《周礼·天官》中就已记载“庖人”这一称呼,而庖人指的便是厨师,自此厨师这一职业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自古以来,载于史册的名厨数不胜数,例如大文豪苏轼以清新豪健、雄奇飘逸的诗词著称,也留下了著名的“美食遗产”——东坡肉。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食的追求,时至今日,各大菜系名厨辈出,他们不仅继承并发扬着中华饮食文化,而且深谙身为厨师,除了要掌握娴熟的技艺,讲究色香味,还要不断创新菜色,将营养与健康的理念融入其中,这亦是厨师的职责所在。

当今的名厨彬彬济济,各有特色。而其中有一位我们熟知的名厨,致力于将营养、健康、美食融于一体,他便是《养生堂》栏目中《养生厨房》的大厨何亮。自从加入《养生厨房》后,何亮凭借精湛的厨艺、风趣的语言和那一口正宗的京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让观众在家里学习营养菜谱的同时,即使隔着电视屏幕,也能感受到每一道菜肴背后的故事与温度。那么,这位风趣幽默、厨艺精湛的名厨何亮,是如何与《养生堂》结缘的呢?

耳濡目染,初触砧板产兴趣

“要说从小到大最喜欢吃的,那绝对是小时候我母亲给我烙的饼,那味道一直都留在我的脑中,无法忘怀。”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大厨,当被问起对哪道菜印象最深时,何亮毫不犹豫地向我们介绍起了母亲为他特制的烙饼。在何亮出生、成长的那个年代,物资相对匮乏,买面买米均要凭粮票兑换,肉更是只有逢年过节才可以享受到的“奢侈品”。为了能让何亮健康成长,何亮的母亲便特制了一道烙饼,她将一块很小的肉剁碎成泥后,加入酱油、胡椒粉,撒上葱花后搅匀,然后拿起小刷子将肉泥往饼铛上一蹭,饼就烙成了,那便是伴随何亮成长的妈妈的味道,而那个味道,也永远留在何亮的记忆深处。

何亮的父亲是一位“准军人”,在部队干休所从事后勤工作,业余时间喜欢钻研做菜,在邻里乡间是位小有名气的厨师。每逢街坊邻居家中遇到红白喜事时,何亮的父亲都会被请去掌勺帮忙,这就是大家所说的“跑大棚”。每一次,何亮的父亲都会欣然前往,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道菜。就这样,何亮一家逐渐成为胡同小巷里的“红人”。随着父亲的“兼职”越来越频繁,何亮也会主动去给父亲当帮手,替父亲切菜、洗菜,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何亮算是与厨房结了缘。

阴错阳差,足球小将学厨艺

或许是因为母亲特制的烙饼,或许是因为一直给父亲打下手,何亮的体格从小就很棒,体能、力量在同龄的孩子中也很出众。“当时就觉得自己的精力很充沛,而且还有较强的胜负欲,不知为啥就迷上了足球这项运动,初中毕业时一门心思就想去当个足球运动员。”问起何亮为什么会在高中时选择厨师专业,何亮倒是先开心地聊起了他对足球的酷爱。

初中刚毕业时,一心想成为足球运动员的何亮,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只需要学校推荐就可以就读的师范中学,选择就读足球名校、当时的北京市第六十一中学。可是缘分就是那么奇妙,在何亮就读高中时恰逢教育改革,学校新成立了4个中餐烹饪班,而何亮便被分配到其中的1班。

因为1班的毕业生一般都会被分配到王府井工作,大家都觉得何亮运气很好,并投来羡慕的目光,但就在这时,何亮却因为无法成为足球运动员而难受地离开了学校。正当何亮准备放弃学业直接找工作时,何亮的父母再一次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父母的苦口婆心,让何亮意识到厨师是一个可以让自己成家养家、发展立业的好职业,再加上从小就和砧板结下的缘分,最终何亮决定,回到学校学习烹饪。正是因为这一时冲动,何亮没能进入已经满员的1班,而是被3班的班主任李老師引上了厨师的道路。

基础牢固,初出茅庐露锋芒

进入3班后,何亮调整好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他那不服输的劲头,不仅“挥洒”在运动场上,更在学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何亮在班里都名列前茅。“当时心里就觉得,是李老师给了我机会,让我留在学校学习。那我也一定要好好表现,不管是哪个方面都不能让李老师失望。”回忆起当时的学校生涯,何亮至今仍对收下自己的李老师满怀感恩。

另一位令何亮记忆深刻、充满敬意的老师,是曾给他授过课的名厨詹师傅。詹师傅是北京民族饭店的大厨,来六十一中教授过食品雕刻课,并讲解食品雕刻的刀法及造型。何亮在听了詹师傅的课后,很快就领悟了其中的要点及手法,并加进了一些自己的创意。因此,他雕刻出来的萝卜花总是栩栩如生,给了詹师傅一个很大的惊喜。詹师傅勉励何亮,只要坚持下去,必能成器。这份认可给了何亮极大的鼓励和自信,也让何亮确立了人生的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

从学校放学回家后,何亮每晚都要加练技巧,例如抻面、刀工等。每抻一次面,何亮都会给街坊邻居送面吃,何亮的勤奋,着实到了让邻居们吃面吃腻的地步。何亮回忆,那段时间苦练刀工,切辣椒常常会切到眼睛肿胀,何亮索性就闭上眼睛练习盲切。正是这股子的狠劲和日复一日的坚持,让何亮在高中三年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在高三那年,何亮先后参加了校内厨艺大赛以及北京市教委组织的全市烹饪大赛,均获得了个人优胜,并成为职业高中里唯一一位“特优生”,在业界初次崭露头角。

留校任教,厚植传统创新菜

到了毕业季,看着同学们陆续前往东兴楼、松鹤楼当厨师,拿高薪,何亮也再次面临人生的选择。几经考虑,他最终决定留下任教,将自己的一身本领传递下去。“当老师收入虽然少一些,但看到班里的孩子们努力学习,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成为国家餐饮业的有用之材,这种成就感是你挣再多的钱也换不来的。”

何亮自任教以来已30年有余,经何亮教导的学生中不乏佼佼者,他们在厨师这个行业也闯下赫赫名声,获得了国内外大大小小的烹饪奖项,这也让何亮对自己当年的选择感到满意与欣慰。何亮的教学方式注重创新,他幽默风趣的语言也让学生更乐于接受。相较于照本宣科,他更倾向于让学生动手尝试,在实践中检验学到的知识,在何亮的眼里,烹饪这门学问是永无止境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营养时,何亮便开始研究怎样才能吃得健康。“作为厨师,不懂食材行吗?不懂营养行吗?只知道烹饪技法现在是远远不够的!30年前大家都说美食必先美器,那现在就可以说是美食必先营养!”

为了更好地了解食材的营养成分,何亮持之以恒学习中药理论,日积月累,何亮对药膳的烹饪有了自己的见解。“毕竟老祖宗有言,药食同源,做厨师的怎么能不了解?”在何亮看来,烹饪可不是只有做菜那么简单,厨师也不只是一个做菜的职业。

何亮经常会研究传统技艺,或是用传统菜肴尝试新的做法,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以更好地适应当下人们的口味。当被问到为什么会研究菜肴的创新时,何亮坦言:“我崇尚的创新,其实是基于传统的创新,根不能变!这个根是什么?就是食物的本味,我做菜时十分重视‘食食物本味,轻烹饪,简烹调。若只是用调料来决定每道菜肴的味道,那不仅有悖于食材本身味道的发挥,更会扼杀人们在烹饪美食时的想象空间和享受空间。”

不解之缘,《养生堂》的何大厨

“何老师,这回您可得帮帮我!”《养生厨房》栏目编导简单的一句话,开启了何亮与《养生堂》的不解之缘。

任教多年后,一次机缘巧合,让何亮接触到了电视台的演播厅。因为那不同于在讲台和后厨的感觉,何亮找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才能。2017年,何亮来到了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成为《养生厨房》栏目的主要成员之一。在节目的策划过程中,节目组给何亮充分的自由来发挥他的特色,希望他与营养专家相互配合,就《养生堂》栏目所介绍的健康知识,搭配出相对应的菜肴来。

“我一直很信奉一句话,要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何亮为能够在节目上做出一道针对当期健康主题的新菜肴,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每一道新菜肴所需的材料有限,搭配起来也不容易,他常常还要因为一些疾病的特殊性,特别注意调味品的用量,比如少油、少盐、少糖,这无疑是摆在何亮面前的一道道难题。但因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以及身为一名厨师应有的职业道德,这些难题都没能阻止何亮,他利用闲暇学习中医药食材的知识,根据每一种材料的特殊性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在上节目前,何亮都会和当期专家和编导进行长时间的会议沟通,力争每道新菜不仅有益健康,还能符合菜肴原本的制作逻辑。

“严谨性”是何亮来到《养生厨房》后最重视的一个原则。何亮认为,《养生厨房》是一档以“为百姓健康而服务”为主旨的节目,不仅要让观众在节目中找到快乐,而且要让大家意识到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因此,何亮在节目中变得越来越严谨,“不知道原因的,绝对不说”,思考问题时也变得更加全面。“这是一档为老百姓讲述健康知识的节目,涉及每位观众的健康问题,容不得我有丝毫马虎,我必须对我所说的每一个字、所做的每一道菜负责任,这让我也充满使命感。”

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厨,何亮有着自己的坚守,那便是“心随味动,情伴道生”。这句話竖过来看分别是“心情、伴随、味道、生动”,何亮认为,每一道菜都必须用心去做,每一道菜肴的背后都有一段特有的故事,要让每一道菜肴都成为永生难忘的味道。

这八个字,也正支撑着何亮在厨师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编辑    王岽、周逸宁)

猜你喜欢

养生堂名厨菜肴
Chinese cuisine finds fans in Ethiopia 中国菜肴在埃塞俄比亚成功“圈粉”
《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碎碎言
BTV养生堂栏目《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碎碎言
《养生堂》栏目组碎碎言
陈赛 2018陪伴《养生堂》继续成长
如何处理客人反映菜肴口味不对的情况
辣出火红年味
顶级世界名厨:烹出美食激情
世界五大名厨:引爆美食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