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石漠化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

2020-07-21杨实

农家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

杨实

摘 要:广西作为岩溶地貌占据40%以上的地区,目前面临着由于水土流失而带来的石漠化灾害问题。国家虽然及时在2003年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处理,然而直到仍有1/3的广西熔岩地貌地区出现了这一灾害,大量的防治只是减少了这一灾害的蔓延,却没有对问题进行根本性解决。因此其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是值得进行研究的,其综合效益也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石漠化自然灾害;生态效益评价;水土保持

我国过去经济快速发展的代价就是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破坏,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和土地沙漠化问题都十分严重,尤其2020年上半年个别城市所发生的特大沙尘暴来说,甚至是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环保组织关注。而广西石漠化灾害所带来的就是使得该区域人民生活空间狭窄,并且随着广西人口的增长,进一步推进了城市化扩张和可使用土地面积下降情况的发展。国家对于石漠化发展的遏制主要是通过保护森林资源和减少土地盲目开垦这两方面进行,却没有根本性解决石漠化所带来的问题,因此评价石漠化土地水土保持效益也是十分重要的,由此而可以就根本性治理题提供数据和资料方面的保障。

一、石漠化地区的相关研究

石漠化主要是与气候和环境破坏有关系,一般出现在亚热带气候、水土流失严重和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区域,所以这一类型灾害在我国,云南,广西,四川和广东等地区出现较多。作为以破坏水土资源为主的自然灾害,石漠化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平衡发展、造成农耕所需土地基础出现问题,最终甚至可能由于地表保土能力下降而出现洪涝灾害。国家于2003年进行广西地区珠江上游的石漠化治理,而最为显著而有效地工程也就是“珠治”,而本次研究也就是结合其中的小流域进行探讨和分析。在这一次探讨过程中,主要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了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壤特征,以此来估计和预算土壤的保肥力度和整体价值,由此而尽量从涵养水源和稳定生态发展等多个角度来构建较为符合具体当地情况的价值体系指标,以便于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而方便日后所进行的治理工作。除过我国对石漠化进行了特指特有之外,国外针对这一生态破坏现象也较为重视水土保持效益,而主要思想是经济代价补偿的自然思想,这也是目前国外研究集中于生态效益价值综合化的重要理念体现,这一点也是值得我国学者借鉴和学习的。

二、在石漠化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研究方面出现的问题

目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在大量进行关于石漠化地区的研究,并且给予各式各样角度的生态治理工程,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说,虽然各种生态治理工程都有着一定的效果,然而对于自然灾害本身所带来的生态环境脆弱和自然条件恶劣等多个方面的缘故,导致目前研究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并且就目前对于广西地区的石漠化土壤养分研究来说,其独特的地貌本身就影响了地表土壤养分含量的指标检测,在进行不同地区的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因为土地的涵养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治理手段。而出过土地表面的养分研究来说,渗漏至地下的土壤养分更加难以测量和研究,这点是目前研究的空白。除此之外,就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来说,石漠化地区生态效益的合理存在是十分重要的,为了稳定当地的生存发展,就一定要完善石漠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然而也由于地域复杂而地下水分渗透,在水分效益,计算等多个方面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目前在考虑生态效益评价,选取多个方面和多种评价方法进行,比如在指标选取上要考虑土层厚度,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而在评价方法上,要将主观、客观因素和地域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结合考虑;在数据采集方面要根据地域特殊性进行质量控制和权重分配。

三、广西石漠化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估结论

(一)土壤养分研究

目前对于土壤养分的研究,主要是将土壤有机制N、P、K的平均含量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和检测,而目前也发现在小流域较为明显地出现了,坡上到坡下和上游的下游的阶梯性变化,也就是前者的治理效果较之于后者更为良好。

(二)生态价值效益估算

而就石漠化地区生态价值效益量的估算方面来说,就各种方面进行考虑后,本次使用了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这些方法是根据当地粮食价格和土地利用来进行估算的,由此而进一步对小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而就这一点也发现土壤养分研究过程中养分较高的小流域治理效果就越好,并且在生态效益价值的排序方面也相同。

(三)生态效益评价

而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效益评价体系是根据广西地域特色所进行构建的,通过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基础采用较为方式进行分析,最终以减少侵蚀、土壤改良,维持生态稳定和水源保持及防洪减灾几个方面进行,合理地指标选取对于今后生态效益评价有着更好地指导作用。然后就生态效应模型的构建方面,主要是通过上述的几个类型进行,结合广西实际情况,而通过层次分析模型确定。

四、广西石漠化地区的未来发展探讨

广西石漠化地区的未来发展一定是建立在科学的引导和指标分析方面,而以上所得出的三种结论所对应的也就是三方面的未来发展探讨,当然这一探讨并不是建立在以防治为中心进行的,仍然是在今后研究的理论强化方面,就是因为石漠化这一自然灾害是需要科学的指标和引导进行解决的,并不能简单通过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等普遍的方法策略进行解决。这一点就是为了保证防治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可以最大程度节约,也是为最适合当地情况的防治方案打好基础。

(一)石漠化地区未来土壤养分情况探究发展

就未来石漠化地区典型小流域养分情况和生态效益等多方面的结果研究分析来说,仍然是存在着治理区域基础检测数据不充分的情况,因此在进一步研究中,应该将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的研究放大,以更好地探讨土壤养分流失问题。

(二)石漠化地区生态效益价值量估算优化

目前所使用的石漠化生态效益价值量估算是通过经验公式进行的,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与效益评价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当然这一点是在未来技术进步后,数据可以满足,目前研究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要注意本次研究应该突出广西的地域特点,以更为科学合理地方式进行探讨分析。

(三)石漠化生态效益评价体系的加强

石漠化生态效益评价体系考虑了广西地域特点,然而还是需要对已经建立的评价模型体系进行调整,并且通过多模型估算来多方面考虑石漠化的评价问题,使得最终通过的石漠化生态效益评价体系更加的科学有效。

五、结束语

在各类生态环境破坏当中,土壤与水源方面发生的问题是影响当地区域时间最长的,由此而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地经济损失。而相比于经济损失,广西石漠化这一自然灾害还存在着蔓延性,如果不加以及时地治理,就会造成更为严重地后果。本文对近年来国家重点治理的广西珠江部分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土壤养分和效益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未来的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金莎,陈永安,胡长安,张翼维.永州新田石漠化坡地生态修复技术探究[J].湖南林业科技,2020,47(01):89-93.

[2]张蓝月,陈远,董艳艳,谢元贵.福泉市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40(06):98-101.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
我国乡村生态安全中的水土保持研究热点研究
新时期水土保持政府购买综合性服务工作方法探讨
怎样做好农田水利建设施工的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浅议将水土保持管护经费纳入水保项目预算的必要性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中的应用综述
探究如何强化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措施
对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探究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