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20-07-21游友基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福建师范大学江夏冯梦龙

关于冯梦龙的研究,在明末清初至民国初年,问津者寥寥,谈不上深入,研究成果主要为古代文人所作的序言和早期的书评。直到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俗学意识的觉醒,冯梦龙才开始走进文人学者的视野,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冯梦龙的作品陆续被发现和出版,为全面研究冯梦龙提供了诸多可供研究的文献资料。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是新文化旗手鲁迅、粤籍学者容肇祖、闽籍学者郑振铎。3位学术前辈相继发表相关评论文章,对冯梦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定位、俗文学上的成就给予了正面积极的评价。他们所开辟的研究领域、所倡导和践行的研究方法等影响了几代后起的研究者。

改革开放之后,冯梦龙研究翻开了新篇章。许多专家学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发掘和研究冯梦龙及其作品中的积极意义,出现了胡士莹、谭正璧、缪咏禾、陆树仑、王凌、傅承洲、龚笃清、聂付生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他们重新审视了冯梦龙及其著作,肯定冯梦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点赞冯梦龙,其《我的文学情缘》一文中还专门谈到冯梦龙和“三言”,这极大地鼓舞了冯梦龙研究者的士气,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使得冯梦龙文化研究无论在研究的现实意义,还是研究方法的革新上,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均取得较大突破与进展。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于2106年起开辟了“冯梦龙文化研究”专栏,为冯梦龙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对冯梦龙文化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本人推荐金陵科技学院乔孝冬《“三言”与<古今谭概>交流融合现象探析》、福建江夏学院程慧琴《“三言二拍”的文学人民性》、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李阳芷《冯梦龙<情史·情外类>之“外情观”》等3篇论文,在《福建江夏学院学报》专栏上刊发。3篇论文各有特色,角度新颖。专栏论文的及时刊发,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侧面了解冯梦龙研究的新动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冯梦龙文化研究的发展。

主持人简介:

游友基先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国文学与闽都文化研究,出版专著8部,合作著作4部,参编教材、辞书9部,发表论文160多篇。

猜你喜欢

福建师范大学江夏冯梦龙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次
东周列国志
福建师范大学连续7年支教留守儿童
冯梦龙的谜语
给你一个橙子好不好?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青春经不起狂轰滥炸
一起撑伞吧
十里闻香
古城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