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苗医特色疗法调研与思考
2020-07-21李龙朝熊金富张子龙
戚 苗 李龙朝 熊金富 张子龙*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2488;2.云南中医药大学门诊部,云南 昆明 650051
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源泉之一。近年来,国家对民族医药越来越重视,为促进民族医药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彰显中国传统医药特色,国家将民族医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文化媒介和载体[1];围绕健康中国目标,推进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创新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会议[2];为提出支持少数民族医药工作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政策举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形成《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3]。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和会议的召开,民族医药的发展迎来了春天。苗医药作为民族医药灿烂的分支,源远流长,内涵广博,不仅有“三千苗药,八百单方”之说,更有被视为“秘术”“奇法”的特色疗法[4]9。苗医特色疗法自成体系,疗效独特,主要包括外治法和奇治法。然而经文献检索发现如今对于苗医药特色疗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单类特色疗法的操作和功能介绍层次,尚缺乏对地域性苗医特色疗法的现状调查研究。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作为“一带一路”战略重要区域[5],是云南省苗族聚居较集中的民族自治地方,民族风情浓郁,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良好,苗医药文化更是较为突出,故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为实践地点,尝试在文献、书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更好的了解云南苗医特色疗法现状,以促进苗医特色疗法的传承和发展,为苗医药抓住“健康丝绸之路”这一契机提供有价值的方向。
1 区域概况
1.1 自然环境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州内山区和半山区占土地面积的97%,平均海拔在1000~1800 m之间。文山州多为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特别是山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文山州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据统计,文山州共分布有738种药用植物,其中41种为文山州所特有[6]。
1.2 人文环境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苗族人口为63604人,占总人口的13.21%,大多居住于山区。由于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对原始宗教的信仰,苗族人崇拜自然、鬼神和祖先,特别是“鬼”被认为无处不在。一旦遭受到天灾病魔的袭击,苗族人会认为是触犯到了“鬼”所得到的惩罚[7]。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文山市、马关县马白镇、马关县都龙镇、丘北县锦屏镇各药市摆摊坐诊的苗医共14位以及有固定诊所或在家诊病的苗医共13位。
2.2 调查方法 在文献、书籍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关键人物访谈法,记录特色疗法相关信息。
2.3 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包括苗医基本信息和特色疗法两大部分。苗医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和是否收徒。特色疗法包括名称、操作过程、治疗病症、注意事项、其他补充(与当地人文风情或历史背景的渊源和联系)。
2.4 分析方法 用Microsoft Excel 对问卷数据进行初步登记,并通过查阅书籍对数据进行整理。
3 主要特色疗法概述
3.1 外治法中的特色疗法 外治疗法是利用药物、手法或器材从体表进行治疗局部或全身性疾患的方法[8]278。苗医外治疗法内容丰富,此次调研共收集到19种外治疗法,见表1。部分特色疗法简介如下。
表1 苗医特色疗法分类及名称
3.1.1 扑灰碗疗法 于碗中用烟筒水拌从火塘中取来的紫萌灰,后用布包碗口,将碗倒扣于患者脐部,每次15~20min。此疗法可治疗小儿疳积或受寒腹痛等证。注意观察患儿表情,以免温度过高而灼烧患儿皮肤。
3.1.2 抹酒火疗法 点燃白酒后用手快速将酒火抹在特定穴位,并不断按摩。此疗法可治疗风寒湿痹症。医师沾酒火时需快速蘸取,以免烫伤。
3.1.3 烧药火疗法 将包有马钱子、吹风散的牛皮纸隔在特定穴位上,再用火煤子将牛皮纸点燃,当患者难以忍受时去掉牛皮纸。此疗法可治疗寒痹、风湿性关节炎等。注意此疗法为强刺激疗法,要掌握适度,年老体弱者及小儿不宜使用此法。
3.1.4 刺血疗法 用针在指尖等特定部位进行点刺,再用生姜在刺血处挤压放血。此疗法可治疗高血压、腰痛、痹症。注意针需事先进行有效消毒。
3.1.5 挑割疗法之针挑 取缝衣针1枚,用火或酒消毒后,在特定穴位挑破皮肤,并挑出一白色丝线(少量皮下纤维),最后进行消毒。此疗法可治疗经络不通证,如痧症。此疗法考验医师眼力,所以医师务必要极其细心。
3.1.6 爆灯火疗法 灯芯草蘸油点燃后,在选定穴位进行快速点烧,出现水泡后,用消毒的缝衣针挑破水泡。此疗法可治疗惊风、腹痛腹泻。注意点烧穴位时需快速进行,以免灼烧皮肤。
3.1.7 药针疗法之硫磺针 将硫磺捣碎后装于瓶中,再用针在蘸有香油的蜡烛芯上烧至通红后蘸取硫磺,趁热快速扎刺治疗部位。此疗法可治疗腹痛、关节痛。
3.1.8 水罐疗法 将竹罐置于水中煮热后再在患处用手不断推动罐体直至患处青紫。此疗法可治疗风湿痹痛。注意水罐温度,勿烫伤患者。
3.1.9 姜叭疗法 先用温水清洗患儿皮肤,然后医师咀嚼生姜,再用嘴在患儿的手心、脚心和头部进行吸叭。此疗法可治疗小儿惊风。注意勿吸叭哑门这一穴位。
3.2 奇治法中的特色疗法 奇治法往往采用一些非常规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方法治疗疾病,如咒语、意念等,有的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体现了苗医巫医结合的特点[4]176。本次调研共收集到4种奇治疗法,包括滚鸡蛋疗法、化水疗法、捆扎术和口诀。部分奇治疗法简介如下:
3.2.1 滚鸡蛋疗法 苗医一边将一枚鸡蛋在患者身上来回滚动,一边配合多种口诀叫魂,之后将鸡蛋煮熟后剥开,观察鸡蛋性状、质地等获得疾病相关信息,有的医者甚至会在此法基础上在奇数天叫魂,连叫3次再将鸡蛋煮熟剥开,若鸡蛋里面有水,将蛋黄水沾在患者脑门上,然后令患者吃下剩余鸡蛋。此疗法多用于小儿伤风感冒、咳嗽等。注意环境温度,避免小儿因衣服暴露而受凉。
3.2.2 化水疗法 医者将特制画符烧成灰后加入一碗清水中,默念咒语并用手指在水碗上空画字讳,最后将所化之水给患者服之。医者所化之水因画符和咒语不同而有所不同,因而可治疗多种疾病,如有腹痛水、化积水等。此法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和满足一些规定方能起效,其深层次的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4]178。
3.2.3 捆扎术 医者将绳以一定要求捆于患者手、脚腕。此法多用于治疗小儿“走胎”类疾病。也有施术者用一根绳子将人拴在五倍子树上用于治疗一种过敏性疾病,其中具体的医治机理还需诸多考证。
3.2.3 口诀 施术者手拿点燃的草纸面对神龛默念口诀,或者医者手中无草纸和神龛时直接闭目静心默念口诀,以此来治疗疾病。也有施术者手拿一桃(柳)树枝默念口诀,不时甩动树枝在患者家中走一圈。
3.3 文山苗医特色疗法独特之处及其原因 ①文山苗医特色疗法多用温经通络型,如热敷疗法、熏蒸疗法、刮痧疗法、抹酒火疗法等。文山民族医馆特色治疗三部曲:先用自制苗药配方熏蒸患者,然后医师据熏蒸后的药液颜色判断体质,最后用相应的调理油/液/粉进行推拿,这其中的熏蒸和推拿旨在通经活络,祛除体内湿气。这可能与文山气候有关,雨量充沛致使地区湿气重,而人体内长年累月的湿气积累导致易患风湿类疾病,这也就促成了此类型特色疗法的广泛应用;②文山苗医特色疗法多采用排毒法,如刺血疗法、刮痧疗法、挑割疗法等。文山海拔较高,加之苗族人多居于山中,“湿”“毒”之气盛行使苗家人认为毒是诱导人体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各种排毒方法应运而生;③文山苗医特色疗法仍保留神药两解,如化水疗法。据书中记载[8]20-23,解放前,苗家人得病绝大多数是一边请医服药,一边求神保佑。尽管现代医学的冲击使苗医“巫医文化”“神药两解”受到一定的打击,但短期内这种文化现象并不会消失,这不仅因为其在心理治疗上取得的实用功能获得了群众的认可,更因为鬼神文化在苗族人心中仍存在一定的生命力,此外,习俗延续下来形成的行为惯性也阻滞其快速消逝[9]。
4 传承现状与对策
4.1 文山苗医特色疗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特色疗法传承中的遗失 许多在书籍中查找到的苗医特色疗法经调查发现很少有人使用, 如转移疗法、灌肠疗法。本次调研27位苗医中50岁以下的苗医13位,占比48.15%;50~59岁的苗医2位,占比7.14%;60~69岁的苗医4位,占比14.81%;70~80岁的苗医8位,占比29.63%;80岁以上的苗医无。并且从受访苗医口述得知,大多数名老苗医业已逝世。此27位苗医中收有徒弟的7位,占比29.53%;无徒弟的16位,占比59.26%;拒绝告知的4位,占比14.81%。由以上调研结果可推知名老苗医的逝世和苗医的年轻化,加之苗医口传心授的传承形式和“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观念倾向,都导致苗医特色疗法在传承过程中的遗失。
4.1.2 特色疗法记载中的不系统性 不同书籍记载和苗医口述中相同或类似操作的特色疗法的分类和名称都不一致,其中治疗的疾病更是千差万别,导致难以对新收集到的苗医特色疗法进行分类,也使得学习者难以系统地学习。这可能与各个地区的苗医理论有所差别以及各个苗医自身的临床经验有关。
4.1.3 特色疗法使用中的不规范性 苗医特色疗法中使用的工具如瓦片、缝衣针、碗等,在使用过程中消毒未达标准或基本没经消毒处理。因为苗族人民历史上不断迁徙,又多居高山偏远之地[10],而苗医是在苗族人民的生产劳动中发展而来,交通不便和患者的需求性使得他们治疗疾病所用的工具取之于生活,同样也奠定了特色疗法使用不规范的历史性基础。如今大多数苗医都只是小型门店或是摆摊的经营方式,加之经济收入不高、教育水平低等原因使得他们缺乏消毒意识。
4.2 传承苗医特色疗法的对策
4.2.1 培养苗医药传承人 大多名老苗医的逝世和苗医后继乏人的现状给苗医药的传承敲响了警钟。对此政府和相关组织需鼓励民间名医开放思想,收受徒弟,鼓励苗医爱好者深入民间,拜师学医。此外,建议发展苗医药高等教育创新培养机制,并引进民间有教学科研能力的苗医对学生进行特色疗法专科化教学,培养出实践型、创新型的现代苗医药传承人[11],让苗医药焕发出时代光辉。
4.2.2 加强对苗医特色疗法的搜集和整理 相关政府需组织人力物力对散落在民间的特色疗法进行系统地搜集,再结合已有书籍中对苗医特色疗法的记载进行归类与提炼。同时可以开展特色疗法挖掘继承和科研工作,从而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4.2.3 规范特色疗法的使用 首先系统地搜集苗医特色疗法使用工具,再依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并结合苗医药特色制定特色疗法工具的使用规范,最后政府可投入财力进行相关合乎规范的器具的配备并下发至各苗医。
4.2.4 加大特色疗法的宣传 利用民族旅游资源,结合养生养老、大健康政策,向游客推广特色文化健康旅游,从而发展药浴、熏蒸、推拿等特色疗法[12],并结合现代科技有效适当地进行苗医药的宣传,如利用AR体验特色疗法或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苗医药数据翻译库[13],从而提高人们对于苗医药的认知和兴趣,使苗医药拥有强大的后备力量。
5 小结
苗医特色疗法不仅是苗医药文化代表,更是苗族人民祛除疾患、保障健康的依托。作为无数苗医先辈艰苦探索的结晶,苗医特色疗法仍具有实用性和民族性。然而由于苗医的封闭性和特色疗法本身自带的弊端等原因导致其逐渐萎靡,走向衰落。
随着健康中国升级为国家战略,苗医药需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其特色以尽快融入“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中,故抢救、继承、发扬和提高苗医特色疗法是民族医药研究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