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湿疹患者的综合性心理护理及作用评价

2020-07-21高嫚凌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用药治疗住院日湿疹

高嫚凌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慢性湿疹是临床皮肤病中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慢性湿疹可给患者带来生理影响和生活影响,慢性湿疹临床症状主要是皮疹、皮肤瘙痒、苔藓样变、渗出倾向等,可影响美观,也降低了患者的社交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慢性湿疹进行有效护理和关注慢性湿疹患者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护理十分重要。本研究选入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90例慢性湿疹住院患者,数字表法分组,普通护理服务干预组用常规护理,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用综合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程度;慢性湿疹发生原因的认知、慢性湿疹的用药治疗方法认知、慢性湿疹的自我护理方法认知、生活习惯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联系认知;护理前后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支持评分;平均住院日,分析了慢性湿疹患者的综合性心理护理及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入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90例慢性湿疹住院患者,数字表法分组,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17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41.17±5.81)岁,慢性湿疹病程12个月~5.7年,平均病程(2.68±0.42)年。普通护理服务干预组男患者29例,女患者16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41.23±5.21)岁,慢性湿疹病程12个月~5.5年,平均病程(2.63±0.36)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普通护理服务干预组用常规护理,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用综合性心理护理。

1.2.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多与患者沟通,并安慰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1.2.2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解释慢性湿疹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原因,主要教育内容有慢性湿疹发生原因、慢性湿疹的用药治疗方法、慢性湿疹的自我护理方法、生活习惯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联系,心理状态和慢性湿疹的关系,可通过健康手册发放等方式进行教育。

1.2.3 压力疏导:当患者在湿疹引起的严重瘙痒后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护理人员应立即帮助患者稳定情绪,通过站在患者角度为患者思考,采取最佳的护理措施,如倾听、播放轻音乐和病例鼓励等方式减轻患者负担[1-2]。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满意程度;慢性湿疹发生原因的认知、慢性湿疹的用药治疗方法认知、慢性湿疹的自我护理方法认知、生活习惯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联系认知;护理前后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支持评分;平均住院日。

1.4 统计学方法:SPSS22.0软件统计,进行t、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满意程度分析: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45例(100.00%)的满意度水平对比普通护理服务干预组满意程度36例(80.00%)更高,P<0.05。

表1 护理前后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关系评分分析(±s)

表1 护理前后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关系评分分析(±s)

2.2 护理前后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支持评分分析:护理前两组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关系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关系评分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其中,护理前普通护理服务干预组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支持评分分别是(2.57±0.23)、(64.54±7.04)、(68.11±2.21),护理后分别是(1.24±0.11)、(36.01±2.78)、(86.31±5.41)。护理前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支持评分分别是(2.56±0.23)、(64.82±7.11)、(68.23±2.21),护理后分别是(0.24±0.03)、(22.32±2.01)、(90.10±9.21)。

2.3 两组慢性湿疹发生原因的认知、慢性湿疹的用药治疗方法认知、慢性湿疹的自我护理方法认知、生活习惯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联系认知分析: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慢性湿疹发生原因的认知、慢性湿疹的用药治疗方法认知、慢性湿疹的自我护理方法认知、生活习惯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联系认知更有优势,P<0.05。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慢性湿疹发生原因的认知、慢性湿疹的用药治疗方法认知、慢性湿疹的自我护理方法认知、生活习惯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联系认知分别是(93.41±3.11)分、(98.41±1.02)分、(94.41±3.27)分、(96.41±3.11)分。普通护理服务干预组慢性湿疹发生原因的认知、慢性湿疹的用药治疗方法认知、慢性湿疹的自我护理方法认知、生活习惯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联系认知分别是(82.21±3.01)分、(86.21±1.01)分、(85.21±3.03)分、(84.41±3.01)分。

2.4 两组平均住院日分析: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平均住院日更少,P<0.05。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平均住院日(8.78±2.20),普通护理服务干预组平均住院日(9.61±2.35)。

3 讨 论

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进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及时引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减少负性情绪对疾病和生活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3-4]。综合性心理干预基于整体医学模式,可结合心理疏导、压力缓解和健康教育,有效地将多种措施相结合。护理后,患者会产生正确认知和一定的积极行为,从而有效地作用于神经免疫系统,逆转不良的心理状态,从而增强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可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护理效率和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9]。本研究中,选入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90例慢性湿疹住院患者,数字表法分组,普通护理服务干预组用常规护理,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用综合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程度;慢性湿疹发生原因的认知、慢性湿疹的用药治疗方法认知、慢性湿疹的自我护理方法认知、生活习惯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联系认知;护理前后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支持评分;平均住院日,结果显示,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45例(100.00%)的满意度水平对比普通护理服务干预组满意程度36例(80.00%)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关系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关系评分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其中,护理前普通护理服务干预组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支持评分分别是(2.57±0.23)、(64.54±7.04)、(68.11±2.21),护理后分别是(1.24±0.11)、(36.01±2.78)、(86.31±5.41)。护理前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慢性湿疹疾病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积分、社会支持评分分别是(2.56±0.23)、(64.82±7.11)、(68.23±2.21),护理后分别是(.24±0.03)、(22.32±2.01)、(90.10±9.21)。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慢性湿疹发生原因的认知、慢性湿疹的用药治疗方法认知、慢性湿疹的自我护理方法认知、生活习惯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联系认知更有优势,P<0.05。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慢性湿疹发生原因的认知、慢性湿疹的用药治疗方法认知、慢性湿疹的自我护理方法认知、生活习惯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联系认知分别是(93.41±3.11)分、(98.41±1.02)分、(94.41±3.27)分、(96.41±3.11)分。普通护理服务干预组慢性湿疹发生原因的认知、慢性湿疹的用药治疗方法认知、慢性湿疹的自我护理方法认知、生活习惯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联系认知分别是(82.21±3.01)分、(86.21±1.01)分、(85.21±3.03)分、(84.41±3.01)分。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平均住院日更少,P<0.05。综合性心理护理服务干预组平均住院日(8.78±2.20),普通护理服务干预组平均住院日(9.61±2.35)。

综上所述,慢性湿疹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慢性湿疹发生原因的认知、慢性湿疹的用药治疗方法认知、慢性湿疹的自我护理方法认知、生活习惯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联系认知,并缩短住院的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猜你喜欢

用药治疗住院日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个体优选用药治疗方案对精神分裂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内分泌科转科与非转科患者不适当住院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术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儿童湿疹治疗和护理方法早知道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回顾性分析
莫西沙星单用与联合用药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