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2020-07-2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主动脉瓣退行性心动图

李 芳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属于中老年心脏疾病患者高发疾病,患者的瓣膜与瓣膜功能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出现心脏瓣膜结缔组织纤维化症状,出现瓣膜变形、变硬、增厚等变化,病情发展情况下,患者出现瓣膜狭窄症状,甚至造成瓣膜关闭,此时患者的心脏功能也受到损伤并最终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导致患者死亡[1-2]。患者发病期间,出现心房颤动、心率失常、猝死的概率较大。且由于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的高发年龄与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年龄相似,早期症状特异性不强。临床认为,对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及时确诊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治疗效果,但一旦出现误诊、漏诊,则对患者的后期治疗产生较大的影响[3-4]。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多,本文对所选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该症患者诊断的准确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利用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172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两组各81例。研究组男40例,女4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2.58±10.42)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19±3.81)年;对比组男41例,女40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73.51±10.49)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02±3.98)年。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主述严重胸闷、胸痛、头晕、头痛症状;②患者症状显著、影响生活且存在反复、经常发作情况;③患者意识正常,自愿参与实验;④签署同意书;⑤对实验检验耐受[5]。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瓣膜疾病或病变;②风湿性心脏病;③风湿病史;④神经系统疾病;⑤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⑥:肝肾、肺部功能异常、器质性病变[6]。

1.2 方法:对比组利用心电图检查与诊断,研究组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心电图:在患者入院后,引导患者进入检查室,对经过楼梯运动的患者,则需要叮嘱患者平稳呼吸,待呼吸平稳、心律相对稳定后,再进入检查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前,需要为患者开展准备工作,叮嘱患者将上衣推至乳头上方,对女性患者进行检查前,注意拉好拉帘,保证患者隐私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叮嘱患者露出脚踝与手腕,对患者的胸肋骨皮肤、手腕、脚踝等位置进行消毒,并粘贴电极片,手腕和脚踝利用专业电极夹固定,确保患者检查设备有效安装后,打开心电图检测仪,对患者进行心律的捕捉,并进行打印,着重打印患者存在问题的心跳图像部分,使其作为诊断依据,并由护理人员将患者的检查结果交至医师处进行诊断,选择3名医师共同诊断,利用双盲法研究方式,患者诊断结果需由3名医师共同开具,并确保3名医师共同判断并诊断。超声心动图:选择美国超声心动图检测仪,设备名称:Interspace Apogee,设备型号:RX 400型,在患者进入检查室前,将设备进行基础调试,探头频率设置2.0~3.5 MHz,检查内容包含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心底短轴切面,逐个观察患者的动脉二尖瓣、主动脉瓣膜,检测数据则包括血管内径、心房壁、心室壁厚度,。如患者存在上述位置异常,则进行加强扫描,扫描内容包括心脏房室的大小、瓣膜的形态、结构、活动度,心脏室壁的厚度、患者是否出现反流,并着重标注反流的位置、反流的程度,同时分析患者是否存在钙化。

当患者存在强回声以及瓣叶僵硬、活动度小等情况,可判定患者出现主动脉瓣增厚症状;如患者存在主动脉瓣增厚的同时,还存在团块状回声、活动僵硬、瓣口狭窄、开放程度受限表现,尤其在患者同时存在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症状时,可判断患者存在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同时存在主动脉瓣增厚症状外,还存在主动脉瓣舒张期闭合不全、左室流出道出现异常湍流,且舒张期症状显著加重条件下,则患者同时存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症状;患者出现主动脉瓣环出现局限性斑块、反射增强、反射超过主动脉根部回声的情况,则患者存在主动脉瓣环钙化症状;患者在检查时,观察到房室交界、二尖瓣、左室后壁连接处存在斑块状的反射增强,患者的斑块状反射与左房室未产生连接的条件下,患者出现二尖瓣环钙化的概率较高。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准确率=确诊例数/总数×100%。同时对比两组诊断时间、满意度、患者接受程度等评分。对比两组检查期间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均由SPSS17.0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资料,诊断时间、满意度、患者接受程度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准确率、不良事件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资料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时间、满意度、患者接受程度比较:两组诊断时间、满意度、患者接受程度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事件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 两组诊断准确率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1 两组诊断时间、满意度、患者接受程度比较(±s)

表1 两组诊断时间、满意度、患者接受程度比较(±s)

表2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

表3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3 讨 论

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的年龄段,与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高发年龄关联性较强,使得部分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在早期就诊时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差,误诊、漏诊率较高,其中误诊为冠心病的概率较大[7]。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的心脏瓣膜病变与改变症状逐步显露,患者的症状也更加明显,其诊断效果也随之改善[8]。20个世纪国外就已经报道临床出现二尖瓣非炎症性钙化,并随着临床对患者症状进展的不断研究,发现患者年龄会增加心脏瓣膜、瓣膜环纤维化等症状的加重,随之产生钙化症状,其中以患者二尖瓣的发病症状更加明显,因此多属于二尖瓣环钙化,患者症状进一步加重后,患者的主动脉瓣钙化症状也随之增加。临床曾对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致死患者进行解剖后发现,患者的尸检检查结果,能够观察到心肌细胞的钙质沉着症状,患者的致病原因、死亡原因与患者瓣膜衰老有关,因此将此类疾病患者成为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临床对该症患者进行逐步研究后发现,患者在出现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同时,冠状动脉的内膜、乳头肌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钙质沉着症状,因此临床又将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称为老年人心脏钙化综合征[9]。患者症状除增加瓣膜症状外,还同时促使患者心脏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等症状产生,患者的疾病症状更加严重,并增加患者病死率。

我国学者与临床均对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病因进行研究,除赞同国外临床研究结果外,还对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病因进行进一步观察与了解,认为患者出现退行性病变的患者,其心脏组织的纤维化、退行性病变症状均较为明显,患者的心脏瓣膜增厚程度较高,出现瓣膜僵硬,活动度下降的症状,临床认为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与患者瓣膜长时间受到血液冲击,大量钙质沉积导致的,钙质沉积会增加患者瓣膜僵硬程度,在患者瓣膜无法保证活动度的前提下,患者的症状更加严重,瓣膜无法闭合或完全闭合,就会造成患者心室、心房内血液反流,患者心脏功能受影响,并增加了患者的生活压力[10]。

虽然临床认为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属于“衰老病”,通过药物控制钙质沉积、促进心脏功能改善、人工瓣膜更换等手段进行治疗,患者均能够得到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并延缓、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猝死、心力衰竭发病概率。但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相对复杂,患者出现误诊、漏诊的概率较大,漏诊、误诊原因,包括患者症状与冠心病相似性强,患者心脏自身的杂音也会影响临床诊断与判断,患者自身的疾病特异性差以及临床医师诊断能力较差等,都会影响患者的诊断准确性。临床为减少上述因素对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疾病的诊断,针对患者心功能不全、心脏杂音、心律失常、房颤、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进行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检查与诊断,以减少患者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漏诊、误诊率。

临床诊断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方法,主要以影像学方法为主,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较高,与传统心电图诊断相比,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对患者诊断满意度的提高作用明显,患者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也较高。多数患者能够对诊断结果产生满意。本文对所选患者分别开展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更高,心电图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且患者检查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能够看出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主动脉瓣退行性心动图
美国FDA公布《罕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含渐冻症ALS)行动计划》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二叶式主动脉瓣与退行性三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及临床特点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12例二叶式主动脉瓣超声心动图的回顾性分析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