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定悸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室性期前收缩、血清炎性因子及心率震荡的影响
2020-07-21张国瑞王立君
李 臻,张国瑞,崔 杰,耿 广,张 静,王立君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导致较多病人猝死的主要原因[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目前治疗AMI的有效手段之一,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并降低病死率,但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导致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2]。炎症反应证实与AMI、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有关,且炎性因子水平作为重要的预测因子对行PCI术病人预后产生重要影响[3],同时心律震荡认为可有效预测AMI病人危险性[4]。本研究皆在探讨养心定悸胶囊对PCI术后AMI病人室性期前收缩、血清炎性因子与心率震荡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心内科及急诊科2015年11月—2017年3月收治的AMI并行PCI术病人114例,其中男63例,女51例,年龄45~78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临床表现、心电图等符合西医诊断标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所有病人均为AMI PCI术后[5];未使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停用5个半衰期以上;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存在室性期前收缩。
1.2.2 排除标准 严重肝、肾、肺及造血功能异常;对研究药物过敏;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恶性肿瘤等全身性疾病;严重心律失常;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电解质紊乱病人。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口服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心定悸胶囊(石药控股集团河北永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9991082),每次6粒,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详见表2。
表2 两组常规用药情况比较 单位:例(%)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PCI术后24 h与8周治疗后,应用动态心电图仪评价病人24 h室性期前收缩情况并计算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数值;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查仪对病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测定。治疗前后于清晨抽取所有病人静脉血5 mL,观察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hs-CRP、MMP-9和IL-6水平,所用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型),试剂盒由上海生工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整个过程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说明书进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随访(4.00±1.67)个月,记录所有病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情况。
1.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减少>90%或消失;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减少50%~9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减少<50%或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经8周药物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24 h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比较 治疗前(即术后24 h),两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8周药物治疗,两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较治疗前均减少,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24 h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比较(±s) 单位:次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即术后24 h),两组血清炎性因子MMP-9、IL-6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8周药物治疗,两组MMP-9、IL-6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s)
2.4 两组心率震荡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即术后24 h),两组心率震荡指标TO及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过8周药物治疗,两组TO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S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6。
表6 两组心率震荡相关指标比较(±s)
2.5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即术后24 h),两组心功能指标LVEDV、LVESV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过8周药物治疗,两组LVEDV和LVESV较治疗前均降低,而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7。
表7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肝功能、肾功能、血尿常规、血压等未发生明显改变。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皮肤瘙痒1例、头晕3例;研究组出现腹胀1例,头晕3例,呕吐1例。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未给予特殊处理均自行痊愈。
2.7 两组随访期间MACEs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研究组MACEs发生4例(7.02%),低于对照组的9例(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8。
表8 两组随访期间MACEs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 论
AM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而PCI术可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及挽救坏死心肌,成为挽救心肌梗死病人生命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因PCI术开通血管速度快、血流足,易发生缺血再灌注现象,再灌注过程加重病人心肌损伤并导致心律失常发生,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常见,同时再灌注心律失常也是心脏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6-7]。PCI术虽然能进行有效的血液重建,但不能抑制血管炎症反应;同时术后各种并发症导致病人血管内膜损伤、微血栓形成等,从而易诱发炎性因子释放,引起机体炎症反应,最终引起术后各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严重影响预后[8]。因此,如何有效控制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和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对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炎症反应在心肌梗死病人梗死心脏修复和不良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炎症反应导致心肌细胞丢失、收缩功能抑制、室腔扩大、心室壁完整性缺失和心脏破裂等[9]。炎症反应与PCI术后血栓生成关系密切,即炎症反应引起体内局部血栓生成,而血栓产生又导致炎症反应发生[10]。炎细胞在血管内浸润导致管腔内斑块破裂与脂质沉积,诱发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11]。hs-CRP和IL-6是目前评价全身炎症反应的特异性指标,该指标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相关性[12]。MMP-9增加血管内斑块不稳定性,导致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同时可预测PCI术后血管再狭窄及不良事件的发生[11]。心率震荡现象为健康心脏窦房结对室性期前收缩反应敏感性变化。窦性心律震荡现象见于正常机体,而心肌梗死后高危猝死病人中该现象减弱甚至消失[13]。室性期前收缩的多重作用和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平衡是产生心率震荡的主要作用机制[14]。若病人心肌扩张、纤维化等损伤,导致交感和迷走神经冲动异常,迷走神经张力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迷走神经活性受到抑制,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减弱,导致病人心律失常发生并增加猝死危险性,表现为TO增高,TS下降[14]。
有研究表明,中医药对PCI术后并发症控制具有潜在优势[15]。中医学认为AMI的发病机制与心失所养、心脉瘀阻有关。根据AMI病人本虚标实的致病特点,PCI治疗前以化瘀、通脉等“通”法为主,补气、养血等“补”法为辅;但PCI术后应以补气养血为主,辅以化瘀通络,从根本上改变病人本虚标实[16]。养心定悸胶囊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制剂,具有益气补血、复脉定悸、温阳安神功效,其传承《伤寒论》中炙甘草汤原方,以炙甘草为君,益气滋阴、通利血脉;地黄、红参、阿胶、大枣、麦冬、黑芝麻为臣,养血安神、甘温补气;佐以生姜、桂枝,温通血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达到补血养阴、温阳益气的功效[17]。多项药理学研究表明,炙甘草汤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影响心肌细胞生理活动状态及动作电位,恢复自主神经功能,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及心律失常发生,从而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18-19]。临床研究表明,养心定悸胶囊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PCI术后室性期前收缩及心率变异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交感神经有关[1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降低,提示养心定悸胶囊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IL-6、hs-CRP、MMP-9水平降低,提示养心定悸胶囊减轻炎症反应;TO、TS心率震荡改变,提示养心定悸胶囊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推测其可能通过调节病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减轻炎症效应,从而降低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心功能指标LVESV、LVEDV、LVEF发生显著性改变,提示养心定胶囊能提高病人心功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综上所述,养心定悸胶囊能有效降低AMI病人PCI术后室性期前收缩发生,同时改善心功能及预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养心定悸胶囊对AMI行PCI术后病人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炎症反应,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及微循环有关。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今后应开展大样本、随访时间较长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并加强在分子水平进行相关药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