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社区医疗上门服务

2020-07-21李宝英

关键词:防护用品社区卫生上门

李 芳,李宝英,武 悦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00)

2019年12月在武汉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染性极强,我国根据该病原体的特点及临床诊疗经验发布了一系列诊疗与防控指南,对指导全国感染的防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2020年1月~2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期,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各社区站,为居家患者特别是失能老人进行的医疗服务,如导尿术、鼻饲术、肌肉注射、测量血压、心电图等常规医疗服务工作出现不同程度需求,见表1

表1 失能老人上门治疗统计情况(2020年1月26日~2月25日)

在为失能老人服务的同时,确保医务人员上门进行医疗服务的防护安全,社区防控工作尤为重要[1-3]。根据《国家卫生公共事件一级响应》的要求,为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减少不必要的接触,避免发生交叉感染。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班组领导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至第六版)》等相关要求纳入到社区上门服务管理中,制定以下上门出诊要求和服务流程,具体措施如下。

1 认真做好上门(出诊)前评估工作

(1)金融街社区辖区签约居民,疫情期间要求上门出诊治疗,需预约时间,签订知情同意书。

(2)居家患者体温超过37.3℃,建议到发热门诊排查,建议在排查医院就诊。

(3)居家患者及家属(包括保姆)有流行病学史的,不予出诊。

(4)居家患者及家属(包括保姆)有咳嗽、咽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者,需要到定点医院排查后,提供三级医院的诊断证明,排除传染性疾病者方可出诊。

(5)居家患者及家属(包括保姆)有外地返京人员,需隔离观察14天,隔离期满,居委会出具证明,方可给与出诊。

(6)本辖区签约居民,长期失能老人,无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者及流病史,按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高发期间上门出诊流程,做好防护后方可出诊。

(7)接诊医生做好解释工作,正确引导患者就医,不符合上门出诊要求的患者,建议患者或家属拨打999,要求患者及家属配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 上门(出诊)具体操作流程

医务人员接到上门出诊通知后,应及时询问患者及家属流病史,体温情况,如有发热建议其到发热门诊就医。(必要时可与社区核实基本情况)。

(1)医务人员上门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提前开窗通风,带好口罩,桌面地面清洁,将家中宠物拴好。

(2)备齐常规上门用物(包括知情同意书),医务人员上门时着工作服、工作帽、带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鞋、鞋套、一次性手套、必要时带护目镜和一次性隔离服。

(3)医务人员进入患者家中,核对患者信息,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并为患者及家属再次测量体温,T<37.2℃方可执行操作。

(4)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诊疗护理操作前后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5)上门出诊后,脱掉隔离衣,装入黄色垃圾袋,需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6)做好上门出诊记录。

①现场记录本次家访的主要内容,访视医生、被访视者或家属签名确认。

②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完善访视记录(上门过程和相关特殊情况等)。

(7)做好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指导各项护理操作后的观察注意事项。

3 加强医务人员防护知识培训

(1)上门出诊要求医务人员采取一级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戴一次性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执行侵入性操作时,要求穿隔离衣、戴护目镜。

(2)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3)医务人员应掌握防护用品选择的指征及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且熟练地穿脱防护用品,脱去手套、隔离衣等防护用品后立即手卫生。

4 消毒隔离措施

(1)上门(出诊)应当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

(2)复用物品如诊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和物品实行专用。听诊器可采用75%医用消毒乙醇擦拭消毒(两遍),作用3分钟;温度计可采用75%医用消毒乙醇浸泡,加盖,消毒时间≧30分钟;血压计袖带可采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加盖,时间>30分钟,清水洗净晾晒后备用。

5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

患者所有的废弃物应当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严格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管理,上门出诊人员将操作时产生的针头和安瓶放入利器盒[3-4];感染性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医用垃圾袋封扎带回,放于医疗垃圾暂存处,标明产地、产生时间。医疗废物回收人员每天将医疗废物标识清楚,密闭转运,放置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科室人员与医废回收人员有转运记录,双签字。医疗废物不得丢失、遗撒。

6 结 果

按照上述院感防护措施,社区卫生站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期间正常上门出诊治疗,医务人员按照防护等级防护,为失能老人患者进行鼻饲术、导尿术、肌肉注射、测量血压、血糖等治疗,保证社区居民的基本诊疗服务的同时,也保证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5-6]。

猜你喜欢

防护用品社区卫生上门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瓜果时间长 上门收购忙
瓜果时间长 上门收购忙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上海推“1+1+1”基层医疗
生意上门
美上门:“爱美丽”是个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