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外热成像在肱骨外上髁炎疼痛管理的应用价值

2020-07-21朱彩云程锦珍卢小虎吴耿旭

关键词:肘部肱骨一致性

陈 菲,朱彩云,程锦珍,卢小虎,吴耿旭

(1.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广东 深圳 518110;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LE)是骨科门诊常见病之一,现代研究表明[1],该病为临床最常门的肘部病变,在普通人群中有3%的发病率,尤以中年人群高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肱骨外上髁炎的发病率也在增加。该病最主要的不适就是疼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日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故对此类患者进行疼痛管理非常有必要[2-4]。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且不同人的耐受程度不同,即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疼痛感觉;目前尚未有任何仪器能客观的评估疼痛,我们无法对疼痛进行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因此需要一种无创,快捷,简便的办法来准确的进行疼痛评估,以便为临床疼痛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然而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引起疼痛多是因为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刺激,亦或是血液循环不畅,局部缺血而导致。研究表明[5],正常人体双侧肢体的血流循环表现为双侧平均,冷热区平衡,两侧温差不超过0.2℃,人体是一个衡温系统,故这些病理性改变势必会影响人体体表的温度变化,热平衡被破坏,出现局部温度升高或降低。

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al Imaging,IRTI)是一种利用红外遥感技术感应物体表面发出的红外热辐射信号,经计算机技术处理后以彩色热图的形式显示人体表面温度值的无创、无辐射,功能性热成像技术[6],可以精确的记录人体体 表的温度变化,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健肘与患肘之间的温度差异,与患者主观疼痛感受相联系,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总结出一种能客观反应患者疼痛程度的分析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8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共计85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7例,年龄8~65岁,平均(43.20±11.1)岁,人群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经红外热成像检测前均未接受过相应治疗。

1.2 方法

1.2.1 对所有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分为0-10分,其中0-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等程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个不同的疼痛程度。

1.2.2 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

IRTI 检测采用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深圳市德莱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保持屏闭室内无空气对流及阳光直射,无其他热源影响,室温25℃,相对湿度60%[6]。受检者在测试前先暴露患肢静坐休息至少10 min。以使患肢表皮温度适应标准室温。摄取肘部标准热成像图时,站立于红外镜头2-3m处,背对镜头,双手垂直于身体两侧略微分开,五指张开,旋转手腕,分别采取患者双侧肘部热像图,根据双侧肘部检测的体表温度,以患肘减去健肘所得温差的绝对值,用ΔT 表示,根据结果将其分为 0-0.5℃;0.6-1.0℃;>1.0℃三个组。

1.2.3 红外热成像分析方法

扫描患者背部全身图像,局部分析患者肘部热图像,鼠标滚轮以每滚动一格为向体表内步进0.1 cm逐层分析,以患肘出现“白热化”图像为度,记录步进距离以及白热化区域性状(点状,片状,圆状)。用光标圈出患肘与健肘,患肘以C1表示,健肘以C2表示;要求双肘光标区域两侧对称,面积相等,部位相同;记录C1与C2的平均温度。用等温图分析患者双侧肘部高温区域,记录患肘与健肘高温区域弥漫范围,即炎性弥散范围与聚集区域。

1.2.4 红外线检测可靠性检验

以 0.2℃为分界线,验证ΔT 绝对值,>0.2℃为阳性,统计检验结果阳性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法;相关性采用Spearman 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采用Kappa检验ΔT与疼痛评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若两试验结果一致性很好,则kappa值在0.8-1.0之间;若一致性良好;则Kappa 值在0.61-0.8之间;若一致性中等;则Kappa值在0.41-0.6之间;若一致性一般;则Kappa值在0.21-0.4之间;若一致性较差;则Kappa 值在0-0.2之间;若Kappa值等于0,则诊断试验的结果是由随机因素决定;若Kappa值小于0,则诊断两试验结果完全不一致。

2 结 果

2.1 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一般特征

对2018年8月-2019年1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85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见表1。

2.2 ΔT以0.2℃为分界线的患者分布情况

红外线检测结果ΔT>0.2℃的人群远高于ΔT≤0.2℃的人群,占 77.6%,见表2。

表1 样本人群的一般特征

表2 ΔT 以 0.2℃为分界线的患者比例

2.3 不同ΔT分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的比较

与ΔT 0-0.5℃分组比较,ΔT 0.6-1.0℃分组和ΔT>1.0℃分组 VAS 疼痛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见表3。

表3 不同ΔT 分组患者 VAS 疼痛评分的比较

2.4 不同 VAS 疼痛评分组患者ΔT 的比较

与 VAS 0~3 分组比较,VAS 4~6 分组和 VAS 7~10分组的ΔT 均明显增高(p<0.05);VAS7~10 分组的ΔT高于 VAS4~6 分组(p<0.05),见表4。

表4 不同疼痛评分分组患者ΔT 的比较

2.5 各疼痛程度与ΔT 的分布趋势

以 VAS 疼痛评分为标准,统计三种不同疼痛程度的ΔT分布趋势,疼痛程度从轻度到重度,ΔT 值呈线性上升,即ΔT 越大,疼痛程度越大,见图1。

图1 各疼痛程度与ΔT分布趋势(折线图)

2.6 ΔT与疼痛评分检测的一致性

ΔT与疼痛评分检测的一致性见表 5,结果提示,一致性良好(kappa 值=0.727,P<0.01)。

表5 ΔT 与疼痛评分检测的一致性

2.7 疼痛程度与ΔT 分组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 相关性检验提示,ΔT 越大,疼痛程度越大;疼痛程度与ΔT 呈正相关(r=0.797,P<0.01)。

2.8 患者红外热图像结果分析

患肘出现明显“白热化”区域,即彩色热图显示患侧肘部出现白色区域,周围为深红色区域包围,形状多呈圆状和片状,偶出现点状;健肘血流分布均匀,彩色热图显示紫红色与黄色交叉分布;无异常高温区。患肘等温图出现蓝白色聚集高温区,提示炎性的弥散范围与集中区域。见图2。

图2 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等温图与温度层析图

3 讨 论

通过红外热成像的无创检测,精确记录人体表面温度场,记录双侧肘部温度信息,量化肱骨外上髁炎疼痛程度及构建相关的功能损害临床标准,弥补X线、CT、MRI等结构性诊断方法的不足,还可以判断疾病的发展及转归,有助于开展客观临床康复护理指导[7-8]。

本研究的85例患者,人群中性别,年龄均无显著差异(P>0.05);红外热成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高达77.6%,可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ΔT 绝对值在 0~2.5℃之间,故将ΔT 分为三个组,其中以ΔT 在 0~0.5℃分组患者多见。

从表3可看出,三个ΔT 分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逐级递增,表4反应三种疼痛程度分组患者的ΔT 也呈上升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可提示ΔT 和患者疼痛程度成正相关(r=0.797,P<0.01),即ΔT 绝对值越大,患者疼痛程度越大,两者呈线性上升趋势;故ΔT 可以反应出患者的疼痛程度。

用疼痛评分将85例患者划分为轻、中、重三个程度,在以ΔT 三个分组将患者分为低、中、高三个组。轻、中、重与低、中、高三者一一对应,即低对应轻度疼痛,中对应中度疼痛,高对应重度疼痛,将结果统计见表 5,可见疼痛评分与ΔT 对患者疼痛程度判断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27,p<0.01)。

由此可总结出,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患者双肘部温度,计算两侧温差值,以温差绝对值ΔT 来量化患者疼痛程度,可以客观的对疼痛进行评估,且此方法方便快捷,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任何影响,红外热成像温度检测精确精细,人体温度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能敏感的反映出;由于每个人的疼痛感受不同,疼痛耐受力有差别,且患者的文化水平有差异,所以不能很好的描述出自己的感受,故寻找一种客观简便的评估疼痛的方法相当有必要;为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诊断与疼痛管理提供客观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本次研究中,是以ΔT 绝对值作为分析标准,但研究发现,ΔT 不全是正值,也会出现负值的情况,这与疾病的不同进程相关。ΔT 为正值表示患肘温度高于健肘,此时患者局部受到炎性刺激,血管扩张,血流循环旺盛,为炎性病理改变,是无菌性炎症刺激而引起的疼痛;温度越高,炎性刺激越大,患者疼痛程度越重,故相应的ΔT 绝对值也越大。ΔT 为负值则表示患肘温度低于健肘,此时局部组织血流循环不畅,组织粘连,出现缺血性改变,为缺血性疼痛;温度越低,血流越受阻,缺血越明显,患者疼痛也越剧烈,故相应ΔT 绝对值也会越大。由此亦可反映出ΔT与患者疼痛程度的关系[9,10, 11]。

根据等温图分析,蓝色高温区域可以看到炎性的弥散范围与聚集区域,对于疾病的发展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可以根据红外热像检测结果的温差绝对值ΔT 来加以量化,与患者的相关临床诊断相结合,为临床疼痛管理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客观依据。

猜你喜欢

肘部肱骨一致性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一肘部练习(中级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诊治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