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
2020-07-20周雪
周雪
摘 要: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中经济责任审计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经济责任审计中产生的风险作研究,从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切入,探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地防范措施,以期能够为审计机关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效率、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风险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號: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5(b)--02
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这里的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防范和降低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当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1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管理。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领导干部具备的经济业务素质和决策水平,也能正确评价其职责是否履行到位、是否对国家财政法纪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为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进行审查,也成为对其他干部的一种教育和警戒。
(2)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机关可以揭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违法、违规的问题,促进被审计单位对问题的纠正和完善。
(3)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腐败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个人廉洁奉公。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体系,能够进一步监督领导干部,严厉查处违反纪律的干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
(4)有助于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国。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有效监督领导干部行使的权力,防止干部出现渎职、失职、越权以及徇私舞弊等问题,监督领导干部自觉践行法制观念和法律法规意识,学会利用法律手段领导经济工作,管理社会事务,规范自己的行为管理,引导领导干部依法用权、依法行政。
2 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主要风险因素
2.1 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
首先,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由于审计工作的时间跨度较大,审计机关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国家审计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审计结果与新型预期不一致。其次,中国在一些领域的法律法规相对落后,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然而,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领域很广,如果在审计工作中出现新的问题,就可能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这些都会增加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2.2 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考虑不周全
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不同,在做年度项目计划的时候需要同组织部门协商,任何一方在列审计项目计划时考虑不周,都会引起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对审计资源考虑不充分。审计资源是国家审计机关可以用来完成特定审计任务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总称。充足的审计资源可以保证审计部门按照最理想的模式和需要来选择和安排审计取证程序。一旦审计资源不充沛,如人员配置不够、经费紧张或是时间紧迫,难免会影响审计的取证程序,从而给审计工作带来风险和困难。
其次,对审计时效考虑不周全。基层审计机关项目计划普遍安排“离任审计”,即在干部提拔、调任或退休之后再安排的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一是监管不到位的风险。按惯例,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一般只审最近三年,有的领导干部任职时间比较长,对领导干部之前年度的经济责任缺乏有效监督,存在监管漏洞。二是整改落实不到位的风险。俗话说“新官不理旧账”,不少领导干部对前任留下的问题整改不积极、不彻底。三是审计结果得不到运用的风险。干部提拔或退休之后的“离任审计”的审计结果,无法在干部任免和奖惩中提供参考价值。
2.3 审计工作不严谨、资料取得不准确
在经济责任审计时,有些项目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审计人员会减少审计程序,如不确定审计目标、不在项目前期编制审计实施方案、不确定审计重点盲目审计等,这些不严谨的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审计结果,产生审计风险。
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前期,被审计单位需要向审计人员提供审计所需要的资料(包括财务资料、会议和文件资料、电子资料等)。如果获取的资料不准确、不充分,会直接影响最后的审计结果和评价。而且被审计单位可能会存在提供虚假的会计凭证等做法,这些做法对审计工作产生了风险。为降低审计风险,需要审计人员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加强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负责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能通过主观意念或者核查不严谨而随意得出审计结论和评价。
2.4 审计人员能力水平不高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一些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精神和能力,不能有效判断审计内容,也无法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利益比较大,审计程序比较复杂,审计工作非常严格,对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要求也比较高。然而,大多数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难以处理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审计人员需要继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首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以应用于会计、计算机、法律和其他相关知识,审计人员在相关领域仍然存在不足,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全面的学习相关知识,并加强沟通技巧来解决出现问题,通过有效地沟通,才能获取被审计人员信任,进而获取更多信息。其次,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实力和思想道德素质,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受到金钱的诱惑所造成的审计工作问题。
3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防范措施
3.1 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
不断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是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2019年两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而《审计规定》尚未出台实施细则,健全和完善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另外,完善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也至关重要,以保证审计查处的问题有法可依。
3.2 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好年度项目计划
审计机关在做经济责任年度项目计划的时候,要协同组织部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首先,要充分考虑审计资源。在保证资源最佳配置的前提下,慎重选择和确定年度审计项目的数量及时间安排。一旦发现审计资源欠缺,应尽量避免过度和频繁安排审计项目。
其次,应推行“任中审计”。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审计机关应提醒组织部门,充分考虑审计管辖范围内的领导干部的任职情况,以“任职期间审计为主”。推行“任中审计”,能克服“先离任后审计”的缺点。同时,“任中审计”有利于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留给审计部门充裕的时间来核实情况,保证审计质量,也有利于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程度。因此,应将“任中审计”这项工作常规化和制度化。
3.3 做好审计质量控制
第一,明确审计目标。一是考虑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重大政策措施和政策部署。二是考虑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三是考虑预期使用者需求,即是否需要为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做好审前调查工作。一是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流程、业务规范,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核心环节、关键点进行审计。在审计工作开展前期,对文件、合同等资料实行全面监督检查。当下的被审计对象违规手段更加隐蔽,审计人员已经很难从财务账面中发现问题,因此需要做好审前调查工作,对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各方面情况了解的越详细越好,这样可以提前掌握被审计对象的异常现象。在对被審计单位进行充分了解后,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确定好审计重点和审计方式。
第三,严格按照编写的审计实施方案和确定的审计重点,进行审计取证。在审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宪法和基本法律法规,在法定职责权限范围内开展审计工作,严格规范向被审计单位索取资料和延伸调查等行为,恪守审计权力边界,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审计保障用法,全面深化依法审计实践。
第四,在取得审计资料时,建立承诺制度。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要对提供资料作出书面承诺,并对其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因审计手段、审计时间等情况的限制,对一些疑点和线索难以查清的,审计人员也可以要求有关负责人员作出书面承诺。
第五,根据审计取得的证据,客观公正的评价。审计机关应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以是否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否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和重大改革方向作为审计定性判断的标准,历史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特别是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让审计评价更准确客观、问题定性更令人信服,既严肃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又促进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探索与创新举措,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3.4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养
经济责任审计是制约和平衡领导干部权力的有效措施,是监督领导干部行为和评价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十分重要,只有提高审计的各个环节的科学性与合法性,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专业能力的培训和教育工作,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责任审计经典案例,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岗位意识,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对领导干部的违法或不合理行为形成客观的审计和评价。因此,有必要对审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以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监督管理领导干部,同时有利于领导干部正确思想的树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不断地变化,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规避在审计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减少实际的风险系数,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王光健.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J].会计师,2018(16).
平宏丽.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J].纳税,2017(25).
金仙珍.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