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丹青,如梦如歌
2020-07-20姚春艳
姚春艳
“人如水墨画中立,山向芜尽处山横。”水墨画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被无数文人墨客所青睐的传统艺术,也被称为国画。看似简单的水与墨,却被心仪之人于着色的深浅、变动的笔力之间融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一幅《鳜鱼图》流露出富贵之余的壮志情怀;一幅《福禄图》包含了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一幅《林中清流》彰显了对不染世俗的闲情雅致。这三幅画均出自湖北鄂州美术家协会会员周克龙笔下,这位多年来耕耘于水墨之间的艺术家,迷恋纸中笔墨之意境、追求自然古朴之心境。这看似毫不相关的三幅画,却在冥冥之中相依相称,它们是人生道路上的行者,不同的追求成就着不同的人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就像是一条路,一条永无止境、没有终点的路,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条路上的行者,不同的选择让我们以不同的姿态去面对生活,也以不同的方式去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鳜鱼是淡水鱼里的肉食性鱼类,它只吃活鱼,是水族中的王者,象征着贵族和统治者的心境。“人人皆喜鳜鱼画,皆因寓含贵余情。”其雄途壮志之寓意成为历代名家画纸,上的笔情墨趣,喜画鳜鱼者名家众多,且面貌异彩纷呈。清代作家边寿明、现代写意花鸟画家王雪涛、当代画家陈佩秋等都曾画过鳜鱼,相比这些名家的鳜鱼图,周克龙笔下的鳜鱼有着与他们的相似之处,也有着他个人对鳜鱼的理解。鳜鱼是水中王者,有着豪情壮志,有着成就宏伟大业的雄心壮志。画中虽都为鳜鱼之属,却形态各异,有着大致相同的方向,却形色不一,有的张牙舞爪、有的鳃喉紧闭、有的逆游而行。胜似这大干世界,满怀雄心的不同追求者,皆为名利所驱,但刚好印证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寓意,而所谓的道就是:先利后义则取之无道,先义后利则取之有道。
人们常把福与禄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种美好愿望。在中国民间,福禄寿象征幸福、吉利、长寿。在实际的作画中,通常以葫芦的形状来寓意这种情怀,主要是葫芦具有福禄的谐音象征,自古以来就被当作招财纳福的吉祥物。国画中葫芦寓意招财纳福,是吉祥的风水国画,一般都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民间有“厝内一粒瓠,家内才会富”的说法,意思就是家家户户至少要摆放一个葫芦,才能招财致富。周克龙先生的《福禄图》选取了人们所认可的葫芦作为素材,但是在画的整体布局上却以枝、叶为主,画中黑、白、灰的安排恰到好处。枝干的错落、叶片的彰显、葫芦的形色异于其中,其寓意就是在表达生活中那些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他们所向往的美好看似鲜艳,但是找寻的路却是布满荆棘的,若非心怀虔诚者,不可得也。在当下这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大多数人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总以为自己眼里的美好是彩色的,眼里的欲望让他们永远都在张望着别人的生活,却看不到自己的人生。就好比这画中的葫芦引人入胜,也最为抢眼,而枝叶的繁茂如芸芸众生,却容易被人忽视,真正追求幸福的人是应该看到自己想要的,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去珍惜当下,热爱生活。
山水、峰林是中国画中艺术家最常采用的一种作画素材,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不同的作家笔下写意着不同的风格,或磅礴之气、或细水长流,都有着他们想通过画作表达的内心世界。在周克龙的笔下,一幅意味深长的林中之作,主次分明、远近相宜,尤其是疏密排布均衡,“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通风”,也只有这样才能于简单的色调中变化多姿,这也正是周克龙先生画作的经典之处,看似色调单一,却韵味不减。一泉淡淡的溪流投入了这位多年追求古朴的心意,这种“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淡雅情怀油然而生。也许并不是因为厌恶世俗的灯红酒绿,也不是因为融不进大干世界的纸醉金迷,不过是遵从了本心,在歷经了无数的或好或坏后,依旧看得清自己的脚步,知道自己应该前进的方向。周克龙自幼热爱国画,其画作为不少珍藏家所喜爱,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与称赞,但他一直以来都崇尚和沿袭着中国古代贤德之辈的作画精神,“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正是这样一种情怀让他在沽名钓誉与闲情雅致之间选择了后者,自始至终秉承着中国传统艺术质朴的作画精神。
古人所云:“品其味,会其意,明其志”,水墨画最讲究“以形写神”,墨色盈动、水韵诗意,其中的一笔一画都寓意深刻。三幅画以不同的选材印证着不同的人生选择,不论是心怀壮志,还是向往美好,又或是淡泊名利,都各有所取,只求顺其心者,不失道也。
周克龙简介:
周克龙,湖北鄂州人,笔名墨情人、墨林散人,斋号浣墨轩。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中国书画名师班结业。现为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湖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湖北省鄂州市鄂东中国画研究院画家,湖北省鄂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鄂州市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