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2020-07-20陈鑫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作用

陈鑫

【摘要】目的 分析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研究对象全部我院住院的600例患者,期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药学服务干预,静配中心依据药方医嘱向患者所入住科室发放相关静脉注射药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药方均给予静配中心审方药师严格审核。结果 观察组临床用药差错率为21(7.00%),对照组临床用药差错率为44(14.66%)。两组间比较(x2=9.1272,P值=0.0025),比较组间临床用药差错率,明显观察组相对较低,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配中心审方药师严格把关、适时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可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配中心;审方药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作用

医疗单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成立代表着其静脉药物治疗跨入新的里程碑,静配中心的成立意味着需要药师增强自身的药物把控能力,来帮助医师避免用药错误、降低临床用药安全风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最终为保障患者静脉药物安全使用提供了一层保护网[1]。医生在开具药物处方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药物属性,对于各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以及不良发应等专业度不及药师,故而需要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2]。我院基于以上背景,开展了分析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作用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研究对象全部我院住院的600例患者,期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0例。所有患者药方均需要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审核。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性(P>0.05),可开展对比。其中观察组300例患者中,男性147名,女性153名,患者年龄为21~64岁,平均(49.2±1.4)岁;对照组300例患者中,男144名,女性156名,患者年龄为23岁~65岁,平均(49.5±1.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入院后均经临床医师诊断,符合该疾病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需要静脉输注药物治疗;全部患者药物医嘱均由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审核。

排除标准:既往神经系统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合并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者;对临床医嘱用药依从性低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药学服务干预,静配中心依据药方医嘱向患者所入住科室发放相关静脉注射药品。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药方均给予静配中心审方药师严格审核,具体为:(1)药师应该遵循药品的属性,按照其化学性质以及物理性质,结合临床用药规范,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对于存在问题的处方,药师应当参考临床诊疗指南,核对是否存在处方不合理现象,及时与开具处方医生进行沟通。(2)遵循调配处方用药相关规则。临床药师在调配医嘱用药是,必须仔细核对相关信息,药剂人员调配处方,不得擅自以其他药品更改或代用,当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有权拒绝调配有配伍禁忌和非正常剂量的药方。遇到此类情况,应当及时告知处方医师,然后经过医师重新更改并重新开具医嘱。特殊情况下,处方经药师审核后,若发现存在用药不规范,则需要临床医师提出合理说明后需要双重签字,并应当记录才能予以调配。(3)严格把控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是治疗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这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临床药师需要通过丰富专业的药学知识和相关药品质量规范,来判定药物成品性状、药品质量合格与否。(4)保证静脉用药成品质量。严格审核用药医嘱所列静脉用药混合配伍的药物溶媒选择、给药浓度,重点关注药物配置过程中的相容性、稳定性以及合理性,对于不合理用药现象,应与医生进行沟通,共同商讨,提出解决方案,进而保证用药合理性。(5)与临床医师紧密配合。医师在患者诊治过程中开具的用药医嘱往往更侧重于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药品的化学性质以及物理性质的掌握程度不如药师,对于药物剂量以及联合用药等专业性不如药师,故而在临床工作中,需要药师对药物的给药顺序、药物属性以及联合用药等进行把控,与医生共同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2],所以临床用药过程中需要药师严格把关不合理医嘱中的各种问题,保证用药安全。

1.4 观察指标

临床用药差错率观察比较:患者药品不合理选择、超适应症用药、不合理用法用药等临床用药差错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数据分为两组,(x±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例数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临床用药差错率发生情况,观察组药品不合理选择16例、超适应症用药3例、不合理用法用量2例,临床用药差错率为21(7.00%);对照组药品不合理选择15例、超适应症用药14例、不合理用法用量15例临床用药差错率为44(14.66%)。两组间比较(x2=9.1272,P值=0.0025),比较组间临床用药差错率,明显观察组相对较低,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静脉用药调配是医疗机构中一项重要且关键的工作内容,背后不仅需要各临床药师的严格把关,更是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指导和规范例临床工作。由国家卫生院頒布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3]明确了静脉用药混合调配详细操作流程,然而在具体操作上,不仅因为其繁琐程度浪费了时间成本,不能应用到需要高效率快节奏的临床工作中,在规范药品调配相关工作方面也没能做到明确规范,是需要长期攻关的重点难点。目前我国各家医疗单位静配中心不仅需要承担住院患者处方用药调配,门诊静脉输液的大部头工作同时负担多加医疗机构的现状,以至于工作量繁重、临床药师严重缺乏等问题,大大地降低了规避临床用药错误的几率。在医患纠纷问题频发、一时难以改变的今天,做好用药安全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不仅是缓和医患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现代医疗改革对医院管理质量的要求。

在本次研究中,设计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药品选择不合理、超适应症用药、不合理用法与用药等临床用药差错率发生情况。观察组临床用药差错率为21(7.00%),对照组临床用药差错率为44(14.66%)。两组间比较(x2=9.1272,P值=0.0025),比较组间临床用药差错率,明显观察组相对较低,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整个调配药品的过程中,通过临床药师严格把关、讨论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来规范静脉用药各个操作环节,尽可能地减少药物剂量误差,来提高配置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综上所述,静配中心审方药师严格把关、适时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可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姬利红,袁晓龙,刘海冰.静配中心药师不合理医嘱干预现状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07):185-188+192.

[2] 罗书亭.静配中心提高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8):198+200.

[3] 吴 英.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1):6-7+9.

猜你喜欢

作用
新型智能手机保护壳设计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作用分析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