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效果评价

2020-07-20李翠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7期
关键词:诊断临床效果肝硬化

李翠艳

【摘要】目的 对生化检验项目诊断肝硬化疾病的临床价值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以不断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5例肝硬化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生化检验。对比两组参与者各项生化指标、血脂指标。结果 实验组TP为(62.04±8.85)?mol/L、ALP为(64.46±12.72)g/L、TBIL为(12.24±5.46)?mol/L、γ-GT为(169.44±13.27)U/L,较之于对照组指标,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实验组LDL-C为(2.08±0.01)、HDL-C为(1.22±0.13)、TG为(4.21±0.05)、TC为(1.14±0.02),均比对照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将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于肝硬化疾病临床诊断工作中,能够为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必要帮助。

【关键词】肝硬化;诊断;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效果

肝硬化为慢性肝脏疾病,发病速度快且致死率高,以肝细胞再生、纤维组织增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甚至还会长期损伤肝脏,直接影响肝脏供血的功能,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危害。此疾病早期表現并不明显,仅在晚期会出现肝硬化,所以要尽早诊断并治疗。在早期诊断中,临床以肝功能以及免疫学检测为主,为生化检验是最常使用的检测指标,使医生能够对肝细胞的损伤情况形成深入了解。基于此,文章将肝硬化疾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工作中的临床价值,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疾病患者45例(实验组)、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93±5.54)岁;实验组患者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8.75±5.6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统计无差异性。

1.2 方法

两组参与者均接受生化项目的检查,并于检查之前禁食,以确保空腹。对参与者静脉血进行抽取,剂量为10毫升,遵循无菌原则保存。选择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并系统检查各项指标。仪器每分钟转动3500转,经7分钟的离心处理,保证血清的有效分离。随后,利用循环酶法、两点终点法以及速度法等检测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

1.3 评价指标

系统分析实验组、对照组各项生化指标、血脂指标数据信息。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计量内容而言,主要通过x±s、t检验的形式进行表达,在数据比较呈现差异性时,通过P<0.05的形式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参与者各项生化指标分析

实验组指标数值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比较实验组、对照组血脂指标

前者各项指标较之于后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表2)。

3 讨 论

肝硬化疾病以中老年患者为主,虽然其特异性不明显,但发病率以及致死率较高,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其中,肝硬化的类型诸多,一般涵括酒精性、病毒性和胆汁瘀积性等等,会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病毒性肝炎的发展与转化,所以要尽早诊断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通过临床治疗有效规避肝硬化的发生[1]。但病毒性肝炎也应当定期接受生化项目的检验,按照医嘱口服抗病毒的药物,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饮食习惯,积极参与锻炼,以确保患者免疫力以及抵抗力的提升。在临床中,肝硬化属于慢性肝病,是一种或者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下引起,很容易反复性发作,进而损害肝脏。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肝硬化发病以男性为主,且在诊断中一般需要接受血常规、CT影像学、肝功能和内镜等检查。其中,内镜检测可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应用,对出血的风险以及相关因素做出准确地评估,针对性较强,所以应在临床中综合考虑患者状况加以选择。

在临床诊断肝硬化的过程中,生化检验项目相对全面,可为诊断工作提供准确度较高的数据信息。在合成ALB以及CHE中,肝细胞会参与其中,特别是肝细胞病变会对蛋白合成带来影响,使得蛋白合成量下降,为肝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若肝细胞受损,患者酶活性会下降,而病情严重的患者,CHE与AIT等还会渗透至血液当中,使得血液内酶含量增加。所以说,通过生化检验项目可对患者的肝细胞损害程度进行必要检测。肝脏所具备的代谢功能能够有效分泌胆汁,若肝脏受损必然会使红细胞被降解,进而形成TBIL以及DBIL,在肝病变检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2]。在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其肝功能受损程度也会增加,尤其是在失代偿期,患者的肝脏合成功能会显著下降,致使TP以及ALB水平随之下降,并通过ALP以及γ-GT的水平表现出来,可对患者机体内部胆汁淤积的情况进行真实地反应。而当肝脏组织病变以后,血液内部所含γ-GT量就会随之增加,所以通过接受生化项目检验可更为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肝功能。

根据以上项目研究指标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到,实验组患者接受生化检验项目后,各项指标较之于对照组,特别是生化指标、血脂指标,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所以说,肝硬化患者进行生化项目的各项指标检测,可使检测工作人员参考检测的数据结果了解患者异常状况,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推广可行性显著。但在此次研究中,研究样本规模有限且研究时间不长,研究指标相对单一,对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很难证实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为此,在后期研究中,应适当拓展样本的规模并延长研究的时间,丰富临床研究指标,以不断增强临床研究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总体来讲,肝硬化会严重影响人体的代谢功能,所以肝硬化患者有必要尽早接受生化检验,根据具体指标的检验结果为肝硬化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进一步优化疾病诊断准确率,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的进展,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 孟红芬.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健康必读,2019(31):267-268.

[2] 张洪英,刘海芳.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及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5):194,198.

猜你喜欢

诊断临床效果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