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据》疏误札记
2020-07-20张维
张 维
(北京语言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083)
明代末年出现的《方言据》是一部收录和考证方言词语的辞书。《方言据》现存最早的本子收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安晁氏的《学海类编》里,为木活字本。此版本《方言据》作者现有两说,一是魏濬,一是岳元声。因为该书没有作者署名,只有在正文前面的“小引"有一个落款“湛卢山中人"。“湛卢山"所在地是魏濬的家乡福建松溪,也是他学习过的地方,而岳元声的故乡是浙江嘉兴,相距有些远。另外,魏濬有两本记载广西的著作《峤南琐记》《西事珥》,其中《峤南琐记》卷首记载作者是“万历壬子湛卢山中人",尽管该书没写具体人名,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三·子部五十三·小說家類存目一》中已据《西事珥》考证《峤南琐记》作者为魏濬。因此,根据笔者推测“湛卢山中人"应是魏濬,此版本《方言据》作者可能是魏濬 。[1]清代初期《方言据》被收录进《学海类编》中,《学海类编》由清人曹溶辑编、陶越增删,《方言据》此版本也被称为“学海类编本",后世均据此影印。《学海类编》是一部大型丛书,由于卷帙浩繁,从清初编定后,近两百年都没有刊印,而是辗转相抄,其间被他人或书商所窜改的可能性很高,所以这套书错讹也较多。[2]
《方言据》也是如此,该书作者两说的状况可能也是由此造成的。1939年,商务印书馆据“学海类编本"排印了《方言据》,并将之收在《丛书集成出编》中
明朝流传至今的方言专书只有3种,《方言据》便是其中之一。该书是研究明代方言必不可少的研究资料,共收录261个词条,保存了一批明代方言词语,为方言词典的编纂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由于《方言据》流传至今的只有“学海类编"本,其中存在不少错讹之处。为了更好地发挥该书语料价值,本文以清人所编“学海类编本"《方言据》为底本,进行系统整理和校勘。[3]作为一部辞书,《方言据》释词体例一般包括四个方面:被释词、释义、注音、例证。笔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该书在被释词、释义、注音这三个方面存在一些疏误,约涉及17个词条。现将发现的17个疏误词条,列举如下,并加以校勘考辨,以正其讹误
一、被释词疏误
《方言据·小引》中作者介绍写作目的时说道,自己因思古人重视文字之学,欲仿西汉扬雄著《方言》记录当世方言词语,并证明古已有之。他认为当世方言词语都源自经典文献和字书韵书。因此他在记录词条时,被释词的用字原则也是尽量使用方言本字,偶用记音字。笔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有些被释词和记录的方言义或例证并不相合,并非方言本字,有错讹。这类疏误的类型主要为被释词误为字形相近的其他字,即误字,约涉及8个词条
(1)弥:母谓之弥。《广雅》:“弥,乃第切。又奴解切。母也。"江淮之间谓母为媞。媞,上纸切。音亦近之。[30](每个词条后面的数字指该条在《方言据》中所在的位置,即第30条。)
〔按〕释“母"义之字当作“奶",非“弥"。《广雅》无“弥"字,《广雅·释亲》:“奶,母也。"隋曹宪音释:“奶,乃弟,又奴解。"“弥"通“弭",《说文·弓部》“弭"释为“弓无缘可以解辔纷者",引申训“止",与“母"义无涉。故,“弥"当作“奶"(ně/nǎi)。又《广韵》上声《荠韵》奴礼切:“奶,楚人呼母,又奴蟹切。"《说文·女部》无“奶"有“媞"(shì)字,释曰“一曰江淮之间谓母曰媞"。
(2)掤:合手掬物曰掤,蒲朋切。《广雅》:“以手覆矢之曰掤。"[44]〔按〕释“合手掬物"义之字当作“捧",非“掤"。《广韵》上声《肿韵》敷奉切:“捧,两手承也。"与“合手掬物"义同,均为两手捧物。“掤"(bīnɡ)最早见于《诗经·郑风·大叔于田》:“抑释掤忌,抑鬯弓忌。"朱熹集传:“掤,矢筩。盖《春秋传》作‘冰'。"《说文·手部》:“掤,所以覆矢也。"《广雅·释器》:“掤,矢藏也。"可见,“掤"即“箭筒盖",用来装箭的东西,此义与“合手掬物"义无涉。故,“合手掬物"义之字当作“捧",非“掤"
(3)矀:目细视曰矀,无非切。《说文》:“微视也。"[57]
〔按〕释“目细视"义之字本作“覹",非“矀"。《说文》无“矀",但有“覹"(wéi)。《说文·见部》:“覹,司也。"段玉裁注:“司者,今之伺字,许书无‘伺'。‘司'下当有‘视'字。"又《广韵》上声《微韵》无非切:“矀"同“覹",释为“伺视也"。 “伺视"(伺探、伺察)与“微视"(眯着眼睛看)虽不全同但密切相关,字本作“覹",后作“矀"。
(4)殼:喉中物不能上下,因喀去之曰殼,黑角切。《说文》:“呕貌。"心恶未至于欧,因殼出之。《左传》:“声子袜而登席。公怒。辞曰:‘臣有足疾,君将殼之。'"[68]
〔按〕释“呕貌"之字作“嗀"(huò/hù),非“殼"。《说文》无“殼"字,《说文·口部》:“嗀,欧儿。从口嗀声。《春秋传》曰:‘君将嗀之'。"“欧"义同“呕"。《康熙字典》辰集下《殳部》“殼"(qiào)同“殼",
《说文》有“殼"字,释为“从上撃下也",与“呕吐貌"无涉。故,该词条两例证中“殼"当作“嗀"。又“喉中物不能上下,因喀去之"这个动作,字当作“喀"或“咯"。《正字通》丑集上《口部》五十三:“喀:乞格切,音客。欧吐声……《说文》作嗀。"又《口部》三十四“咯"云与“喀"同。
(7)緵子:织以线绳总挈升降者,谓之緵子。緵,祖丛切。《诗》:“越以緵迈。"笺云:“緵,总也。"疏云:“麻缕每数则用绳编之。"[177]
〔按〕“緵子"当作“综子"。《诗经·陈风·东门之枌》:“穀旦于逝,越以鬷迈。"《方言据》所引句中的“緵"(zōnɡ zòng),十三经注疏本作“鬷"(zōnɡ)。毛传:“鬷,数。"郑玄笺:“鬷,总也。"孔颖达疏:“鬷谓麻缕毎数一升而用绳纪之,故鬷为数。王肃云:‘鬷,数。绩麻之缕也。'"可见,“鬷"非“织以线绳总挈升降者"。“緵"义与此亦不符“緵"义一指极粗的布,同“稯"(zōng)。《说文·禾部》:“稯,布之八十缕为稯。"一指网眼较细的鱼网。《诗经·豳风·九罭》:“九罭(yù)之鱼,鳟鲂。"毛传:“九罭,緵罟,小鱼之网也。"据“织以线绳总挈升降者" 义寻字,疑当作“综"(zòngzèng)。“综" 指织机上控制经线的一种装置,它能使经线分作两层,上下交错分开,以便装有纬线的梭子穿过《说文·纟部》:“综,机缕也。"段玉裁注:“谓机缕持丝交者也。今尚谓之综。"刘向《列女传·母仪·鲁季敬姜》:“推而往,引而来者综也。"今手工织布机上仍沿用。故,“緵子"当作“综子"。
二、释义疏误
《方言据》的词条中对被释词进行解说的部分叫做释义,这部分内容有疏误的词条约7条。可分为3种情况:一是释义分析有误,有1条(见第9条);二是释义中有误字(因字形相近而误的字),有3条;三是释义中有脱文,有3条。
(9)搰突:举事无分晓曰鹘突。“鹘"当作“搰"。搰,若骨切。用力而无方便之貌。《庄子》:“搰又然用力多而见功少。"突,陀骨切。灶窗也,烟所出常暮。又不明也。[16]
“举事无分晓"即“做事不明事理"“糊涂",字作“鹘突"。如: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鹘突'二字当用‘糊涂',盖以糊涂之义,取其不分晓也。"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方言》:“南都方言,其不聪敏者,曰鹘突,曰胡涂,曰懵懂,曰勺铎。"“糊涂"义在文献中多记为“鹘突",少见“搰突"。如: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回标题:“长舌妾狐媚惑主,昏监生鹘突休妻"。“鹘突"即“糊涂"的音转,不应分别解释。《方言据》解说“鹘"当作“搰",并对“搰"“突"分别进行解释,此做法有误。
(10)笨:迟钝谓之笨,铺半切。竹里也。文公言:“诸葛孔明只是笨。"杨用修驳之云:“孔明岂是笨者。"盖以竹裏物,有麤重不轻便之意。[18]
〔按〕释语“盖以竹里物"中“裏"作“裹"。指用竹子裹东西,有粗重不轻便的意思。“笨"原指竹中内层白色薄皮。《说文·竹部》:“笨,竹裹也。"
(12)胡领:项颔之间曰胡颔。《集韵》:“胡,牛领垂也。"借为凡颔肉之称。《诗》:“狼跋其胡。"注:“胡,领项也。"《广雅》:“胡,咽下垂者。"互也,能领互物也。[78]
〔按〕“胡领"当作“胡颔"。该词条词头“胡领"和被释词“胡颔"不一致,按《方言据》的自成体例应该是词头和被释词为同一个词。因为“领"和“颔"字形相同,此处可能存在误字。该条方言义为“项颔之间"指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即下巴。而“胡"也指下巴的垂肉,据该词条所用例证,《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朱熹《诗集传》卷第八:“胡,颔下悬肉也。"“颔"也指下巴。《方言》卷十:“颔、颐,颌也。南楚谓之颔,秦晋谓之颌,颐其通语也。"《释名·释形体》:“颔,含也,口含物之车也。"而“领"指脖子。《说文·页部》:“领,项也。"“项"指脖子后面,也指脖子,见《说文·页部》:“头后也",《广韵》上声《讲韵》胡讲切:“颈项"。因此,释“项颔之间"之词应为“胡颔",非“胡领"。
(13)榾柮:木之已断而无根柯者曰柮,音独。《音义》云:“已断之木。"唐诗“地炉煨榾柮"。俗谓蠢而无能者曰木榾柮。[159]
〔按〕释语“柮"字前脱“榾"字。树木已断,没有枝茎曰榾柮(ɡǔ duò),即木柴块、树根疙瘩。“柯"指草木的枝茎。见宋刘辰翁《刘辰翁集》卷十四《四景诗·地炉煨榾柮》:“蒲团容膝坐,榾柮向人煨。"
(14)罧:罧,悉枕切。小罟也。《广韵》云:“积柴取鱼。"亦曰[173]
(15)咂:以舌掠物而食之曰咂,作荅切。《广韵》:“入口也。"亦作啑血。《左传》:“梦楚子伏己而盬其脑。"注:“盬,啑也。"[246]
〔按〕此条被释词为“咂",但是《左传》一例解释的是“盬"(gǔ)字,与被释词不符,可能脱文较多,将两条合并为一条。《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已而盬其脑。"杜预注:“盬,啑也。"啑(shà)血:歃血。会盟时以牲血涂于口旁,表示诚信。
三、注音疏误
《方言据》对被释词基本都进行了注音,注音部分的疏误主要也是因为字形相近引起的字误,共涉及2个词条
(16)铿摐:任意疾行,屡有所触谓之铿摐。《广雅》:“铿,若茎切。摐,楚江切。撞也。"[22]
〔按〕“铿"字注音“若茎切"应为“苦茎切"。《广雅·释言》:“銵(kēng)、摐,撞也。"隋曹宪《音释》:“銵,苦茎(切)"“摐,楚江(切)"。“銵"亦作“铿",见《广韵》下平《耕韵》口茎切:“铿,铿锵,金石声也。"“銵"同“铿"。故“若茎切"应为“苦茎切",此处应是字误。又“苦"和“铿" 字均属于溪母,而“若"属日母,故“若经切" 不应是“铿"的反切。该条应是字形相近引起的错讹,“若"字应该是“苦"字。
(17)閜:门大开曰閜。《说文》:“閜,大下切。"[216
〔按〕“閜"(xiǎ)字注音“大下切"应为“火下切"。《说文·门部》:“閜,大开也。" 徐铉注:“閜,火下切。"据徐铉注“大下切" 应为“火下切"。另《广韵》上声《马韵》许下切:“閜,大裂。"“閜"“许"“火"均属晓母,而“大"属定母。故“大"应作“火",此处应该是字形相近引起的错讹。
四、小结
明末清初是方言研究从沉寂再次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产生于这个阶段的方言专著《方言据》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方言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对研究明代方言研究及方言史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方言据》在被释词、释义、注音这三个方面存在的疏误,多数表现为因字形相近而产生的误字,其次是脱文,偶有个别是作者理解不当致误。《方言据》共收录261个词条,本文梳理涉及有疏误的词条约17条,约占总词条的6%,尽管该书存在一些错误,但其价值还是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