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海市不同栽培制度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为害

2020-07-20陈红卢依灵许剑锋王清清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单季稻稻区二化螟

陈红,卢依灵,许剑锋,王清清

(临海市农技推广中心,浙江 临海 317000)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俗称钻心虫、蛀心虫,以幼虫钻蛀稻茎为害,在水稻分蘖拔节阶段可造成枯鞘和枯心,孕穗期幼虫蛀食茎秆,形成枯孕穗,抽穗到扬花期咬断穗茎,产生白穗,在乳熟期为害可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1]。近年来,随着家庭农场和大户种粮体制的发展,区域化、机械化农业种植成为主体生产格局,耕作栽培制度多元化、复杂化程度加深,当下酰胺类药剂治螟产生抗药性日趋严重[2-4],加上受暖冬气候的持续影响,水稻螟害尤其二化螟发生为害逐年加重,成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种植的重要障碍。为调查不同水稻栽培制度二化螟的发生为害特性,明确螟蛾种群发蛾历期及其数量变化动态,笔者于2016—2019年针对临海市沿海稻区稻菜轮作制度、中部平原稻区单双季混栽制度、丘陵稻区单季稻为主栽的3种不同栽培制度,设立病虫监测区,开展二化螟发生为害研究,以期为更精准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不同栽培制度概况

临海地处浙东南沿海,山丘平涂类型齐全,农作制度资源丰富,为浙江水稻生产大市之一,水稻全年播种面积14 000 hm2左右。临海市水稻生产主要分为东部沿海稻区、中部平原稻区和西部丘陵稻区,沿海稻区主要为稻菜轮作,即3—8月为水稻生产,8月至次年3月为西兰花生产。平原稻区主要为单双季稻混栽区,特别受近年早稻发展政策推动,早稻播种面积占比从2016年的17.9%提高到2019年的30.9%,使早稻、连作晚稻和单季稻并存生产。丘陵稻区相对分散,冬春以闲荒为主、有零星蔬菜种植,夏秋种植单季稻,周围果园林立。

1.2 螟蛾监测区与螟蛾数量调查

针对临海市3种栽培制度区域分布特点,分别在杜桥镇胜利村(121.28°E,28.44°N)、江南街道小溪村(121.07°E,28.47°N)、白水洋镇水对郑村(120.57°E,28.57°N)设立沿海稻区稻菜轮作制度、平原稻区单双混栽制度、丘陵稻区单季稻为主栽制度的螟蛾监测区,监测面积10~15 hm2。监测工具为河南鹤壁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自动虫情测报灯,即1盏/区,光源改装为200 W白炽灯,开灯时间为19:00至次日5:00。每年4月1日至10月20日逐日灯诱螟蛾。

1.3 田间发生情况调查

每年4月1日至10月20日逐日调查记载灯下二化螟诱集蛾量,同时记录当日气象情况,统计诱集数量。田间螟害发生情况调查参照《粮油作物病虫鼠害预测预报》和《粮食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开展不同时期或不同耕作制度田间二化螟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并统计结果,分析其种群存活动态和运动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螟蛾种群数量消长动态

由图1可知,2016—2019年,平原稻区单双季混栽制度监测区二化螟1年发生4代,种群日蛾量变动轨迹清晰,历期界限明显,代际分明(第1代4月初至6月初,第2代6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第3代7月下旬至8月底9月初,第4代9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代际峰型表现相似,每代蛾峰都有3~5个峰次。与平原稻区单双季混栽制度监测区相比,沿海稻区稻菜轮作制度监测区种群数量消长曲线变化略趋弱化,1、2、3代较为明朗,但4代表现虽有轨迹但起伏不烈。而丘陵稻区单季稻为主栽制度监测区代际峰态和数量表现均较为模糊,虽然1、4代尤其1代代型变化较明显,但是2、3代数量表现弱甚至趋谷向徘徊。从消长动态曲线及其峰型峰态分析,二化螟种群发生为害为平原稻区单双季混栽制度>沿海稻区稻菜轮作制度>丘陵稻区单季稻为主栽制度。由此可见,单双季混栽是造成二化螟灾发为害的主要因素所在。

图1 2016—2019年临海市水稻3种不同栽培制度二化螟逐日蛾量变化动态

2.2 螟蛾蛾发历期及其数量变化动态

由表1可知,从二化螟越冬代始蛾发生情况来看,单双季混栽制度始蛾日期较早,分别较稻菜轮作制度和单季稻为主栽制度平均早9 d和3 d。从全年灯下二化螟螟蛾发生历期来看,单双季混栽制度的全年灯下二化螟蛾发生历期最长(187.8 d),单季稻为主栽制度次之(185.3 d),稻菜轮作制度最短(175.0 d)。单双季混栽制度的全年灯下见蛾天数最多(169.5 d),稻菜轮作制度次之(165.5 d),单季稻为主栽制度最少(146.8 d)。

表1 临海市水稻不同栽培制度灯下二化螟螟蛾发生情况

综观2016—2019年水稻不同栽培制度的螟蛾历期与数量发现,平原稻区单双季混栽制度>沿海稻区稻菜轮作制度>丘陵稻区单季稻为主栽制度。单双季混栽年均总蛾量8 469.8只(3 471~13 546只),其中第1代平均3 091.0只(1 127~5 136只),第2代平均1 870.5只(660~3 186只),第3代平均1 805.5只(382~3 447只),第4代平均1 543.8只(521~3 031只)。稻菜轮作制度年均总量2 554.5只(2 062~3 449只),第1代平均1 236.5只(574~1 866只),第2代平均543.5只(192~952只),第3代平均571.8只(366~750只),第4代平均202.8只(60~473只)。由此可知,水稻不同栽培制度螟害程度总体为平原稻区单双季混栽制度>沿海稻区稻菜轮作制度>丘陵稻区单季稻为主栽制度。

2.3 田间螟害发生情况

结合田间调查情况来看,单双季混栽制度二化螟的发生为害程度显著高于稻菜轮作制度和单季稻为主栽制度。以2017年田间调查为例,冬后残留虫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单双季混栽制度平均为106 050条·hm-2,稻菜轮作制度平均为15 945条·hm-2,单季稻为主栽制度平均为19 050条·hm-2。田间平均螟害率调查结果表明,单双季混栽制度平均为11.0%,稻菜轮作制度平均为2.7%,单季稻为主栽制度平均为1.8%。

3 小结与讨论

单双季混栽制度稻区早稻播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月中旬,在4月中旬前后进入分蘖期,与二化螟越冬代成虫发生期相吻合,为其产卵提供有了利的生态环境,也为其幼虫提供了充足的取食空间[5],为后期发生为害奠定了种群数量基础;6—7月单季稻和连作晚稻的相继种植,为其种群繁殖提供了大量的桥梁田,高留茬、秸秆还田和大量冬闲田的出现,使其越冬基数和越冬成活率大幅提高[6],导致翌年越冬代种群基数较大,因此,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单双季混栽制度二化螟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发生历期加长。稻菜轮作制度稻区在下半年种植西兰花,农事操作直接减少了田间稻桩和秸秆的残留量,大幅缩减了二化螟越冬基数[7]和越冬场所,使其幼虫只能在杂草中越冬,进而降低了翌年越冬代成虫的种群数量;而稻菜轮作制度早稻一般在每年的4月10日前后进行直播,5月上旬进入分蘖期,错开了部分越冬代峰次,使其成为无效蛾,进一步减轻了其发生为害程度。单季稻为主栽制度稻区一般在每年6月初进行直播,6月下旬进入分蘖期,由于前期缺乏有利的生态环境,导致越冬代蛾成为无效蛾,1代幼虫只能在杂草中过渡,使得2、3代蛾量锐减,灯下无法形成明显的蛾峰,随着单季稻的种植,种群数量开始上升,3代在8月底或9月初形成尾峰,4代出现明显蛾峰。

水稻不同监测区二化螟发生为害分析表明,造成二化螟发生为害加重的主要原因在于种群繁衍与生育期敏感期吻合,以及栽培制度适制,尤其1代幼虫与早稻蘖期、2代与单季稻蘖期和早稻穗期、4代与晚稻穗期吻合频率高,致害受损严重,因此,单双季混栽制度十分有利于种群繁衍,加重其发生为害。对此,要加强合理布局,优化调整栽培制度,努力提升单季稻制或双季稻制比例,因地制宜减少插花田、桥梁田和转化田,结合冬季翻耕灭茬、冬春灌水杀蛹等绿色防控措施[8-9],有效控制二化螟发生为害。

猜你喜欢

单季稻稻区二化螟
二化螟性诱剂测报与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初探
婺城区早稻二化螟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平湖市二化螟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201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
——稻(二)
单季稻锌肥肥效试验
贵池区水稻机插秧高效水肥运筹试验研究
稻区冬闲田种植油菜经济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