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研究

2020-07-2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通识指标体系体系

梁 呐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

慕课(MOOC)作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与建设的重点,各高校通过自主建设和引进慕课作为通识教育类课程,使慕课在高校通识教育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与专业课程在培养目标、授课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已有的慕课质量评价体系需进一步细化。依据教育部2015 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加强通识教育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建构,是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在通识教育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建构中充分考虑多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界定,建立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一、建构通识教育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引领作用

建设通识教育类慕课教学评价体系应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进行,教育部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都提出了“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1]。突出教育行政部门在构建慕课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牵头成立专门的慕课质量认证评估机构,对慕课运行平台进行资质鉴定,对高校慕课建设和质量评估进行宏观控制,分类建立慕课质量评价标准、方法和措施。针对通识教育类慕课的特征建立评价原则,实现“落实责任和持续改进”的有机统一[2]。定期采集各项评估数据,对通识教育类慕课进行评估和鉴定,生成质量评估报告,并对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加强确立高校的主体责任和管理规范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 号),高校应承担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主体责任,“鼓励高校制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并制定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办法和学生修读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办法”[1]。高校是通识教育类慕课建设的主体,从课程内容设计到组建教师团队以及课程制作和运行维护等各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高校也在慕课建设中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管,在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的通识类慕课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并持续加以改进和提升。

(三)推进社会参与评价的深度与广度

社会参与慕课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体现在各大慕课平台建立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通识教育类慕课具有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同时由于其选修性质,退课率较高,测试完成度和证书申请率较低,社会学习人员也应参与到慕课质量评价中,以获取更为全面的数据,为促进通识教育类慕课的进一步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作为反馈信息,是通识教育类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可以作为衡量通识教育类慕课运行状况的质量评价标准之一。

二、通识教育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的制定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明确评级指标的区域性,即针对特定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涵盖其运作的全过程。其次是能够反映研究对象的动态发展过程,考察其在不同时段的变动情况,以求各级指标具有可持续的实际操作性[3]。再次是制定可量化的指标体系,确保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作为支撑。最后是指标体系应具有层次性,以分级形式构成指标群,以全面清晰地反映研究对象。依据国内外已有的在线教育质量评级指标体系,针对我国通识教育类慕课的特征,制定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各级指标,包括5 个一级指标,15 个二级指标。

“教学团队”一级指标中,包括组织机构、主讲人、团队结构3 个二级指标,观测点为慕课组织机构的专业水平、教学科研水平、社会声誉,主讲人的专业素质,团队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教学内容”一级指标中,包括内容设计、组织结构、传授方式3 个二级指标,观测点为教学内容设计、结构、分布比例、教学重点和难点、深度和广度等;“教学资源”一级指标中,包括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合理性和全面性3 个二级指标,观测点为教学视频、课件、资料、测试题目、论坛以及教学平台完善程度、网络运行要求等;“教学效果”一级指标中,包括教学目标达成度、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测评3 个二级指标,观测点为教学任务和目标;学习积极性、持续性,选课人数、退课率、认证率和互动数等;“教学技术”一级指标中,包括用户界面、视频质量、运行维护3 个二级指标,观测点为课程用户界面设计和完善程度,课程视频的检索、分类情况,视频质量,课程的运行维护情况等。

三、通识教育类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设定

根据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通过对通识类慕课各级指标的分析,划分出各因素之间互相联系的有序层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4]。将通识教育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作为层级关系进行划分,构建各级指标体系矩阵模型,综合分析各项参数,利用yaahp 软件进行AHP 分析。生成通识教育类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AHP 专家调查问卷,调查专家涵盖高校通识教育类慕课授课教师、慕课平台运营编辑、慕课学习者。通过构建重要程度判断矩阵,重要性分为绝对不重要1/9、十分不重要1/7、比较不重要1/5、稍微不重要1/3、同等重要1、稍微重要3、比较重要5、十分重要7、绝对重要9,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再进行加权平均运算,得出各级指标的判断权重,如表1 所示。

表1 通识教育类慕课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表

利用评价模型对通识教育类慕课各级指标权重进行设置,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建立完善的评价模型,通过模糊矩阵合成,求出评价的定量解值[5]。可应用到对具体课程的评价中,对指标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通过测评分数可得到该课程教学质量等级,以及需加强和提高的指标。

结语

慕课以新的教育形态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经验和模式的发展,通识教育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促使在线开放课程趋于规范化、系统化的必要环节,是现代信息技术在通识教育发展中的新突破。加强通识教育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加强教学团队、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等的审核和测评,建立课程运行维护和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并按照各级指标和方案层的权重,对通识教育类慕课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能够促使我国通识教育类慕课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通识指标体系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