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2020-07-19魏朝辉王晓聪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浅表性反酸胃脘

魏朝辉,王晓聪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院药学部,河南 平顶山 467099)

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脘作痛、胃部反酸、嗳气、纳呆等。本研究以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0~69岁,平均(49.91±2.24)岁;病程1~5年,平均(3.12±1.14)年。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2~70岁,平均(50.47±2.35)岁;病程2~4年,平均(3.16±1.1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2014年制定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1]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脾虚胃热证型,并经X线钡餐、胃镜等检查确诊。

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压痛,胃院灼热胀痛,胀闷痞满,腹胀,嗳气,反复出血,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口苦口臭,尿黄,便秘或腹泻,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或脉紧。胃镜示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点片状或者条带状的红斑,病变区域往往红白相间,胃黏膜失去光滑,表现出充血、水肿、出血现象等。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胃镜检查胃黏膜有充血、水肿,显示为胃黏膜慢性炎症;③幽门螺杆菌检测检测为阳性。

排除标准:①有药物过敏;②妊娠及哺乳期;③合并胃黏膜重度异型增生或严重恶变;④患有严重肝、肾疾病;⑤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20mg,日1次,分早晚服用;铝碳酸镁(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262)2片,日3次,餐后1~2h、睡前或胃部不适时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安徽安科恒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3532)0.5g,每次餐后0.5h服,日3次。

观察组另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党参、半夏各15g,黄芩、白及、炒枳实各10g,甘草6g,大枣6枚,干姜、黄连3g。反酸加乌贼骨15g,胃脘刺痛加白芍20g,大便秘结加大黄6g,肝郁加佛手15g,乏力明显改党参为人参6g,肝郁化火、烦躁易怒加夏枯草15g。水煎2次,早晚2次温服,日1剂。

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在规定服用药物结束后4周内禁止服用其他抗酸剂、铋剂、抗生素等药物,保持心情舒畅、劳逸适度,饮食有节、忌烟酒及肥甘厚味之品。

3 观察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症状积分,包括胃痛、反酸、纳呆、嘈杂、口苦口干、胃脘痞闷6个症状,每项症状按照无、轻、中、重各计为0、1、2、3分,积分越高慢性浅表性胃炎越严重。

采用ELISA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项指标。

停药4周后作检测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

记录皮疹、头晕、恶心、四肢无力发生情况。

4 疗效标准[3]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70%,胃镜检查充血、水肿基本正常,Hp转阴。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一定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69%,胃镜检查显示充血、水肿程度有所改善,胃黏膜仍紊乱、充血,但无反流,Hp仍阳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胃镜检查显示充血、水肿程度无改变,Hp阳性。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时间 组别 例 胃痛 反酸 嘈杂 纳呆 口苦口干 胃脘痞闷治疗前 对照组 40 2.11±0.15 2.23±0.21 2.23±0.14 2.21±0.15 2.34±0.23 2.28±0.15观察组 40 2.12±0.21 2.21±0.04 2.21±0.12 2.12±0.31 2.21±0.37 2.23±0.17 t 0.245 0.592 0.686 1.653 1.887 1.395 P 0.807 0.556 0.495 0.102 0.063 0.167治疗后 对照组 40 1.76±0.15 1.56±0.35 1.25±0.02 1.46±0.29 1.56±0.39 1.61±0.30观察组 40 1.23±0.26 1.21±0.76* 1.12±0.26* 1.21±0.02 1.21±0.29 1.32±0.26 t 11.167 2.646 3.153 5.439 4.555 4.207 P 0.000 0.009 0.002 0.000 0.000 0.000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s)

时间 组别 例 CRP(mg/L) IL-8(ng/L) TNF-α(μg/L)治疗前对照组 40 8.54±2.23 34.33±7.46 318.67±63.55观察组 40 8.61±2.26 34.29±7.54 319.58±63.40 t 0.139 0.024 0.064 P 0.900 0.981 0.949治疗后对照组 40 7.46±1.21 23.24±7.02 217.21±41.21观察组 40 5.21±1.14 18.98±4.18 143.43±28.87 t 8.560 3.298 9.274 P 0.000 0.002 0.000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6 讨 论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胃失和降、脾胃虚弱、纳运失常所致。半夏泻心汤方中半夏散结除痞、降逆止呕,干姜、黄芩、黄连泄热开痞、温中散寒,人参、大枣甘温益气,炒枳实行气消胀、调和肠胃,白及敛肌解毒,夏枯草调和诸药,党参健脾益气,乌贼骨制酸止痛,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大黄清热除湿,人参、佛手疏肝健脾、补脾益肺。铝碳酸镁为新型抗酸药,可迅速中和胃酸,吸附和结合胃蛋白酶活性,且持续时间久,从而有效保护胃黏膜[4]。奥美拉唑是PPI抑制剂,主要抑制氢、钾等,防止胃酸的大量的分泌导致胃酸刺激,效果较好,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目前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成为了H.Pylori感染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1%~5%)。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浅表性反酸胃脘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治疗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