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有效结合

2020-07-18王雷

读写算 2020年16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小学数学

王雷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并不是十分让人满意。因此,在进行数学计算的教学时,教师就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对学生们进行更为逻辑化的能力锻炼与计算教学,本文便对计算教学中的两大方面,即算法和算理,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努力提升对于学生计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法与算理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6-0069-01

在整个数学的教学中,对于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学生们所需要拥有的基础能力。在整个计算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是学生们所拥有的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于问题的推理过程。一般来讲,最为简单的算数仅仅需要口算,当问题复杂化时就需要用过程进行推理进行笔算来寻求解答。在现如今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大多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對于学生们进行题目讲解时通常都是依靠板书来对答题步骤进行推演,学生们在讲台下做笔记,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很容易因为机械化的教学过程而犯困,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们要注意对于学生们的数学思想进行教学,保证学生们能够学会解题以及每个步骤这样做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对于算理进行一定的灌输。

在计算的教学过程中,算法与算理是两个概念。算法,简单来说就是计算方法,将原本复杂的过程进行简化;算理便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即计算的思维模式,对于问题的思考,从而选择最为合适的计算方法。在整个计算的过程中,两者是作为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存在的,算理作为算法的基础为计算提供理论上的支撑,算法则是作为算理的具象化而让计算变得精简。因此,要想学生们的计算能力有明显的提升就需要进行算法与算理的结合,而这也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们在对算理进行理解的基础之上对算法进行学习理解与锻炼,保证两者之间关系的联结与平衡,从而提升学生们的计算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们的计算能力进行培养。

一、教学层次由简至难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们自身的智力、人生阅历、逻辑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在进行数学的学习时常常会因为无法理解而走进怪圈。例如学生一开始刚接触进位退位加减法时就时常会因为对进位退位难以理解而出现计算错误,因此在进行数学的教学时,教师们要注重对于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进行引导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对于“数学”这个科目产生自己的思考。

在建立了基础的数学理解后教师再进行深化,让学生们产生更进一步的数学思维。例如在进行乘法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们对“九九乘法表”进行背诵理解,做到对十以内的乘法快速算出,随后再进行两位数的乘法练习,一步步引导小学生们数学思维的形成,最终举一反三进行三位数的乘法,让学生们能够获得思维能力上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数学能力以及最终的学习效率。教师们要注意的一点是数学思维形成后的巩固阶段,需要学生以大量的锻炼作为加强理解的形式,在进行计算锻炼时教师也要注意作业的量要在学生们的承受点内,保证学生们不会因为过多的作业而产生反弹心理。

二、设计经典例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在接受了知识点的教学时通常都会寻求“题目”的帮助,在题海战术下对自身数学成绩进行提升,然而这样的练习模式却给学生们带来了极大压力的同时也不一定能够有良好的效果,也使得学生们逐渐丧失对于数学课的兴趣。但是教师们不能够忽视的是在数学的教学中的题目通常都是有迹可循的,这样的“迹”结合在一起便成了一个个的经典例题,这些经典例题的应用能够对于学生们的数学能力进行一定的引导。

三、加强实践应用

在小学生们的世界里,他们接触的最多的便是生活中的现象,课本上的知识点对于他们来说是较为难以理解的存在,因此在进行学习时,教师就需要通过生活化以及生活中的实践应用来让学生们对于算法与算理有更强的理解。在对于图形的教学中可以说这样的特点便体现地淋漓尽致,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形状在生活中都拥有极多的例子,并且以此为例,通过生活元素的应用对于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知识有更直观且有效的教学,在实践中对算理与算法进行教学也是极为有效的。例如,在商场中常见的打折活动便是极好的例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以商场打折为背景来构建一个应用题,让学生们对此进行思考,算出不同价位不同打折力度下最终花的钱,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对计算能力有所锻炼,还能够保证学生们将数学知识最终应用于生活,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也能够有一定的提升。

四、结束语

在计算能力的教学中,算法与算理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算理为算法的基础,算法则是算理的具象化体现,因此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教师就需要保证两方面的平衡。课堂是学生们接受知识的场所,教师在对课堂进行构建时需要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学生们的心理进行捕捉来保证学生们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并且对学生们出现的思维瓶颈进行及时引导,在脑海中逐渐形成算理并具象为算法,最终打造更为高效的课堂,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光明,范文贵主编.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小学数学
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何上出计算课的“魂”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