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研究综述
2020-07-18柳絮
柳絮
摘 要:体育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分项之一,也是体育产业重要支柱产业。如何发现体育旅游资源、合理挖掘和利用体育旅游资源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整理了过去14年关于体育旅游产业、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相关文章,对其从研究视域、产品种类、分析方法与产品设计模式4个方面进行总结。最后对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总结性建议。
关键词:体育旅游 产品开发设计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a)-0219-03
Abstract: Th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project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sports industry. Many scholars are concerned about how to find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reasonably mine and use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Many scholars are concerned about how to find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reasonably mine and use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lated articles on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and sports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14 years, summarizes them from four aspects: research horizons, product types, analysis methods and product design models. Finally,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 summary sugges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design.
Key Words: Sports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design; Literature review
體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体,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多角度多主体分析,开发和设计与资源相匹配的体育项目以拉动和强化旅游发展。目前,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数据,全球体育旅游产业正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超过旅游产业整体增长速度,成为增长最快的旅游市场。2016年12月22日,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密切相关,体育旅游产品设计随即成为诸多体育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我国未来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集中在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研究、体育旅游产业集聚、空间整合等方面[1]。有学者从不同视角、理论与方法对体育旅游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企业、政府与消费者这3个方面,学者提出“研究者”视角意在整合上述3个视角形成多主体互动视角来分析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2]。体育旅游发展首先是体育旅游的资源开发,我国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借助原有的旅游资源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品,而如何合理的挖掘、利用体育旅游资源就成为了首要关注问题[3]。有学者指出我国的体育旅游正处于萌芽或初级阶段,体育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且没有创新。在对比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产品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前期国内学者注重体育旅游产品开发途径,而后期更注重体育旅游产品在特定领域特定地区的实践应用。早期我国部分学者认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包括创造品牌、刺激需求、定位目标、市场培育和监控调整5个步骤,也有学者构建了城市体育旅游的产品三位分析图,更有学者针对体育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角度提出了适应市场细分标准的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途径。而国外学者在体育旅游产品方面更注重基于旅游者行为、需求、意向的关于体育旅游目的地规划、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研究。Erdogan Koc(2005)认为因土耳其旅游业的脆弱性,其迫切地需要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而且,国外学者认为好的体育旅游产品设计是与体育旅游参与者、利益管理者如政策制定者和产品设计者息息相关的。Bartosz Szczechowicz(2012)强调了公众对旅游的兴趣集中于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内容上,例如健康和体能,所以在商业方面,需要开发满足游客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的需求与愿望,为游客提供参与的机会,并从消费者的角度对旅游产品的效用进行实证研究。
2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2.1 体育旅游产品研究视角
我国对于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8—2012年,研究同时也结合了市场发展前景、管理模式等内容。2000年前后,新经济和体验经济的兴起对体育旅游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些年诸多学者仍然关注体验经济视域下即游客体验分析的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邢志娟(2017)站在企业的角度,将游客体验与宁夏沙坡头景区沙漠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以期创造出满足游客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陈艳妮(2017)、李鑫等(2016)、刘甲爽(2016)、潘宏伟(2016)等学者对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背景均为体验经济时代。也有学者将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置于不同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卢长宝等(2015)在价值共创视角下研究体育旅游,认为体育旅游设计的理论分析需要包含消费者、供应商(企业)和政府3个角度,王红光等(2012)提出的整合视域与之相似;曹刚等(2009)将湖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置于STV三角营销视域下,从体育旅游产品的战略形象设计、形象塑造策咯及价值驱动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开发设计产品中,应注意产品的差异化及优化组合。
2.2 体育旅游产品种类研究
国内关于体育旅游产品种类的研究认为,产品种类分为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的,物质性的包括旅游类产品、投资类产品、中介类产品、文化教育类产品、娱乐休闲类产品、体育赛事类产品,非物质的包括公共类产品、产业类产品、关系类产品、知识性产品和精神类产品。目前国内学者研究的体育旅游产品种类大致集中在滨海体育旅游产品、冰雪体育旅游产品、休闲体育旅游产品、体育赛事旅游产品、体育节庆旅游产品,近期随着“体医结合”的号召,体育养生、康养旅游、老年体育旅游产品也脱颖而出,也有学者关注高端体育旅游产品。但是尽管体育旅游对区域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帮助,但是体育旅游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产品设计无论是从设计视角还是种类都很难达到多元化。
2.3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条件分析
我国学者对体育旅游产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方法有很多,主要分析方法有3类:ASEB栅格分析法、RMP分析法、SWOT分析法。余万斌(2013)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综合分析了体验式低碳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在活动(Activity)、体验(Experience)、环境(Setting)、利益(Benefit)方面的优劣势,认为发展体验低碳体育旅游也时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胡雁(2014)、文斌(2016)、邓淑芬(2017)等人也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对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研究。于可红(2007)等人运用RMP分析法对杭州市体育休闲旅游资源(R性分析)、市场(M性分析)、产品(P性分析)3个方面关系进行分析,对开发城市体育休闲旅游提出了以资源特色为依托,开发适宜性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向导,重点开发近程产品;制定专项区域规划,加强重点产品或项目建设的初步设想。后期,诸多学者例如雷波等(2011)研究河南省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王振(2013)研究黔东南苗侗民族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单继伟等(2014)研究温州地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时也运用了RMP分析方法。近期,SWOT分析法也常常被运用来分析体育旅游产品,艾昱斌等(2018)运用SWOT分析法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所具有的优势(Strength)、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劣势(Weakness)进行了分析,提出需要关注目标市场选择,开发多样与个性并存的体育旅游产品。之前很多学者也运用这种分析法对不同体育旅游产品进行了分析,柯香军(2017)运用该分析法对神农架体育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朱海军(2015)在对开拓常州市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是也运用了该分析法。且笔者发现大多数学者多将RMP分析法与SWOT分析法用于某一特定地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分析,例如厦门、甘孜州山地等。除了上述3种常见的分析方法,还有学者运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李宇(2015)运用SCP分析框架对大理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研究,故更加新颖和更为详细的分析方法被期待应用。
2.4 体育旅游产品设计模式
目前,体育旅游产品设计模式单一,张盛展(2017)提出了2个连贯性的体育旅游产品设计模式:一是以宏观设计为出发点,从资源、市场、产品3个角度进行导向性设计的RMP模式;二是以围观设计为出发点,从产品内部的主题、活动、形象3个构成要素对相关体育旅游产品进行设计的TAI模式。从外在与内在2种角度出发的设计模式使得产品的开发更为丰富、扎实,也给予了后续产品开发设计多角度开发的设计理念。
3 结论与建议
2013年至今,由于互联网等新概念的提出,关于体育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研究开始向体育品牌打造、具体项目的市场开发、营销战略与投资,以及新概念“互联网+”与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结合转变,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正在进入新的研究视域,研究方法也转向互联网、计算机领域,而且体育产品种类开发与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3.1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要持续探索IP价值
政府、企业做好体育旅游产品开发,首先要探索具有地方独特性、项目独特性的突出元素,合理利用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政府资源,做出具有形象认知、特色认知的体育旅游品牌产品体系,将其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产权。其次要了解体育旅游者旅游需求意向、旅游动机,增加体验参与行与互动式类型产品。
3.2 积极挖掘体育旅游数据
体育旅游产品可以产生大量客户群及流量,这些都是体育旅游大数据。利用数据对体育旅游产品进行合理分析,可以持续检验产品设计合理性,对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正与完善;分析客流量数据,在不同旅游时期推出不同旅游优惠政策;分析消费项目数据,增加符合体育旅游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项目等。
3.3 连接体育旅游渠道、服务及产品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与其他行业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好的体育旅游产品,不仅具有好的产品特性,更重要的是做好体育产业市场化定位、利用好地方自然和文化资源,连接好当地餐饮业、交通业、零售业等相关行业,互相融合渗透,拓宽体育旅游产品维度,加大体育旅游产品覆盖面,形成綜合体育旅游产业链。
参考文献
[1] 刘英.国内体育旅游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基于CNKI相关论文的统计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5):165-170.
[2] 卢长宝,庄晓燕,邓新秀.视角、理论与方法:体育旅游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1):57-65.
[3] 吴素贞.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运动,2016(2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