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奔跑在天地之间

2020-07-17马雪萍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环境创设

马雪萍

摘要:2018年9月,我有幸接管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附属城南幼儿园,这是一个“交钥匙”幼儿园工程,前期都有街道人员参与建设。结束后直接交与老师们使用。所以当我接收到这所幼儿园,从儿童立场去审视户外活动环境时,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为了能让幼儿尽情地在自然环境中享受阳光,快乐游戏,于是我和我们的团队决定先从改造户外环境创设活动区入手。结合园舍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同时结合幼儿的游戏情况,因地制宜创造属于儿童的户外游戏体验区。通过三次有效的教研,逐步落实,创造属于幼儿自己的环境。

关键词:幼儿户外活动;游戏体验区;环境创设

丘吉尔有句名言: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环境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美好的自然环境可以减轻人的精神压力,产生一种美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体验。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减少焦虑的症状。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对室外空间的迷恋和对室外空间的向往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一个儿童不爱到室外玩耍。向往室外是每一个孩子最质朴的理想。室外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娇艳的花朵、可爱的动物,以及各种新奇的事物等,所有这一切,对每一个孩子都有强大的吸引力。幼年能多投入与大自然接触,童年必定是精彩无限的,在蓝天下奔跑,从运动中获得快乐,锻炼健康的体魄,是幼儿一生成长、成功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结合新园的实际情况,我和我们的团队决定先从改造户外活动区入手。以儿童的立场审视园舍实际情况中的不足之处,在融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以游戏体验区的形式对户外环境进行打造与完善。

一、城南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规划及资源利用的情况分析

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附属城南幼儿园是由吴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017年立项,总投资7000万的又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品位的公办幼儿园。该幼儿园总用地面积1249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4089平方米,设有24个班级、一个早教中心、八个专用教室等,设施设备一流,环境优美。2018年9月开设5个小班,共计140名幼儿,教职工30多名。我接管后发现:户外场地中除了南边502平方米和中厅1260平方米的塑胶地面及塑胶地面上的大型玩具为幼儿户外活动的空间和设备,其余场地都和工厂的景观带没有什么不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具体情况如下:

(一)自然景观工厂化

城南幼儿园是一个U字形的建筑,四面环通水泥地的消防通道。在西南角上约有150平方米的自然景观区,在东边约有100平方米的自然景观区,中庭三处约有200平方米的自然景观区,加起来不到700平方米的自然景观区中都种满了绿植法冬、高大的银杏树及随意的一些小树苗,还有大小不同的景观路灯。这样的自然景观,幼儿只能远观,同时,这样的自然元素是无法被幼儿真正领略和享受的。

(二)玩沙玩水单一化

玩沙玩水池在中庭的东头,约60平方米。玩沙池呈椭圆形,玩水池在椭圆形玩沙池的中间,细细长长,宽度为60厘米,深度为50多厘米,长8米。玩水池就像一条小的景观河,中看不中用,幼儿基本没有办法进去玩。同时,它把本来就不大的沙池一分为二,给幼儿实际的活动带来麻烦。水池一边是硬硬的花岗石地面,另一边是种植很多灌木的景观带,幼儿无法进去玩耍。

(三)种植园地边外化

在幼儿园东边沿河地带600平方米的自然种植园地,里面种了少许的桃树及大的杨树等。建造中,工程方为了降低成本,不愿修复旧堤,但是,他们也考虑到了安全的问题,于是围栏筑在了离堤坝三米的种植地上,把三分之二的种植地拦在了外面。为了安全起见,这些种植地只能交给食堂阿姨和保育老师用来种菜,无法分配给班级老师和幼儿管理。守着现成的自然资源而不能有效利用,幼儿失去了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机会。

(四)设施设备单边化

初到城南,偌大的幼儿园,除了塑胶场地的大型玩具、大型的蘑菇、一些木质的攀爬架子外,其余一些小型的玩具,如:小房子、自行车、毛毛虫、钻山洞等等,都散落在场地上,占据了很多的场地,使得原来就不大的场地更拥挤,阻碍幼儿的活动,导致空间浪费。单边化的设施设备,缺乏综合功能,不利于提高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其实有些东西稍作调整、修缮,使设施设备多样化、系列化、立体化就可以成为幼儿游戏、创作的可用之材。

二、城南幼儿园户外游戏体验区的重新设计与规划方案

幼儿教育前辈们一直强调着环境育人的重要性,蒙台梭利也曾提出:“教育不是老师教什么,而是人类自然而然发展的一个过程,它不是通过教授得来的,而是儿童从环境中获取经验得来的。老师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在为儿童设置特殊的环境,准备和安排一系列的文化活动。”目前,我们幼儿园主要有室内与户外两大块显性环境,所以把户外环境打造成游戏体驗区,能延伸更多的教学空间给幼儿,让幼儿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个性、全面、健康成长。

户外游戏体验区有更多的空间、更大的设备、更多种类的绿植、更自然的地貌、更精巧的工具、更多的挑战、更灵活的设施、更有趣的活动材料、更少的框架和约束、更充分的表达、更热闹的小动物。幼儿在这里可以获得更广泛的感官体验,实施更广泛的社会行为。他们能自由自在地运动,让自己的肌肉、躯体得到更充分的锻炼,培养出更果断的性格。教师应该顺势而为,利用这片天然运动场,促使儿童进行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自发的游戏。现实中,我们的确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的一切可利用的户外环境,巧妙地为幼儿创设游戏场景,以确保幼儿户外游戏的顺利进行,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一)快乐的儿童家园——生活、创造、表现

[设计方案]合理改建土坡,创建生活场景,还原自然材料

在幼儿园西南角有约150平方米的绿化闲地,上面栽种着五六棵玉兰树,其余都是矮灌木,平时孩子们没有办法进去玩。我将其改建成小土坡、小山洞,边上围有木围墙、三脚架等,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收集了一些瓦缸倒置在小土坡边上,底朝上的瓦缸成了孩子们的操作台,口朝上的成了孩子们的置物柜、灶台……周围的一些自然材料,如瓦片、砖块、木头等,给孩子们留下了更多创造的空间。孩子们的户外角色游戏越来越有趣。

小土坡右侧搭建10米长的实木长廊,长廊上面爬着三株葡萄,夏季遮阴正好。长廊一侧是攀爬面,长廊中还有吊环、秋千等,长廊的另一面作为幼儿作品展示区,边上巧妙设计了一排圆木小椅子,幼儿可以在上面练习平衡,可以在这里开展建构游戏、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等,玩累的孩子还可以在椅子上休息、聊天。这里还是大家散步、阅读的好去处。

[设计理念]在幼儿的眼里,自然生活是最好的,他们向往户外的花草树木、蓝天白云,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都被赋予了生命,有着精彩的故事等着他们去发现。从幼儿的身心发展来说,他们向往自由的生活,深刻体验是他们获得成长的重要途径。每个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都不同,不用统一标准去训练幼儿,让幼儿在自然体验中获得更多发展。

今天的幼儿园课程更趋向于生活化,要求回归幼儿生活世界具體开展活动。让幼儿的生活真正是“我的”和“为我”的。教师应真正从尊重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成长的现实需要出发,让幼儿在一个真正属于他、能让他的生命得到萌发的现实的、感性的和真正彰显主体性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因此,让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从室内走向室外的时候,是幼儿教育的返璞归真。我们让孩子在与自然环境不断互动中,形成热爱和敬畏大自然的态度,让孩子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敢于创造,勇于冒险,增强体格,训练思维。

(二)自然的动植天地——亲近、观察、体验

[设计方案]规划种植园地,建造饲养区域,创设材料小屋

首先,将幼儿园东边的围墙往外扩充到河边,这样就能有将近600平方米的种植园地、果林等。靠西边的农田被分割成20块4平方米左右的菜地,平均分给每个班级。菜地四周铺设40厘米宽的小路,如石子路、砖头路、木头路等,方便幼儿进菜地参与种植活动。

其次,在中间设计几个动物区,购买动物木房、小木围栏等,以饲养家禽、家畜等较大的动物。饲养活动可以分到班级负责,也可以全园共同进行。

在沿河的边上搭建两排5米长的敞开式的小屋,一排存放幼儿使用的各种工具,如:锄头、铁锹、铁铲、水桶、洒水壶、竹篮、竹编等。一排存放丰收的农作物,将其建设成为农作物标本馆。

[设计理念]“生活即课程”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理论。自然、植物、动物等都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儿童来说喜欢小动物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幼儿园课程资源的规划中必须包括种植饲养区。通过开展种植饲养课程,让幼儿从具体直观的种植和饲养中感受和了解生命,关爱生命。这是幼儿园生命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

而今,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对自然的了解太少,他们对生活中的蔬菜植物不认识,他们也极少有饲养小动物的机会,因此,我们有必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条件,从幼儿所在的自然资源和生活背景出发,选择适合幼儿认识特点和行为特点的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开展种植饲养活动,以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质量。

(三)趣味的沙水乐园——愉悦、探究、专注

[设计方案]重整沙水场地,互通沙水路径,拓展沙水空间

园内沙池面积不大,为了扩大面积,把边上的大理石砖都去除,变成泥地。将紧靠着沙池东北角的一处灌木除去部分,修出几条砖石路,让幼儿可以进去玩耍,同时将堆放玩沙玩水材料的小木房也放在其中,方便幼儿自主选择、管理游戏材料和工具。

在沙池中间有一条长长的小河,在小河上修建两座小桥,以便幼儿可以来回穿梭在两边的沙池中。在离沙池三米处还有一排喷花式的水龙头,运用PV管搭建运水路径,将沙水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丰富了水的呈现方式。

在沙池上面搭建锥形的网状大型玩具,拓宽游戏空间,同时起到一定的遮阳效果。运用网状的游戏材料,给予幼儿更多创造、探索的空间,如,可以让幼儿将各种沙漏、沙篮等悬挂其中,起到收纳作用等。

[设计理念]幼儿园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以来,大力提倡利用丰富的自然生活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展各类活动。沙水具备流动性、可塑性、变化多端等特点,因此深受幼儿的喜欢,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类集创造性、艺术性、探索性于一体的游戏可以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玩的过程中幼儿能自主认识自然的性质,认识形体、数量,培养探索精神等。在玩沙、水的游戏中,幼儿可以生动活泼地表现自己的想象,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的尝试和练习,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还可以有效地练习肌肉力量和动作,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一次玩的过程都是孩子与材料互动的过程,孩子们在不断探究、反复操作中创造、想象,获得新的经验。

(四)多彩的涂鸦世界——自由、大胆、创想

[设计方案]挖掘墙面墙体,走进泥土泥浆,展现童画童趣

幼儿园南面有长达50米的白墙,紧挨着的是一排小花坛,看着这面墙静静地不为所用,着实浪费。将小花坛拆去,孩子们就能直接触摸到墙壁,这样孩子们就能在上面随意涂鸦。围墙两米高处安装伸缩式雨蓬,天晴给孩子适当遮掩,雨天给孩子挡雨,不影响孩子们的活动。相隔十米处在墙上安装壁柜,让幼儿存放涂鸦的工具。

在紧挨着围墙东边的一片绿化地上建造一个黄泥坛,黄胶泥和黄泥因其黏稠度高,容易塑形。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创作各种造型。

寻找幼儿园中所有留白的地方,如树木、瓦缸、木栅栏、窨井盖、玻璃等,让幼儿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装扮自己的世界。

[设计理念]幼儿的审美教育是全面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儿童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活动,使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外在形式达到同构时,儿童就会感受到用艺术与别人交流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产生丰富的审美愉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说:幼儿艺术活动的关键是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美。因此,利用好户外的自然生活环境,根据幼儿心理、生理的审美特点,尊重、理解幼儿的欣赏需求,主动寻求并设计出适合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环境。当幼儿的作品自然展示于幼儿园的一景一致中,幼儿创造艺术的信心就会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同时幼儿的归属感也会更加强烈。

(五)神秘的野战部队——趣味、探险、刺激

[设计方案]合理规划场地,创设探险之路,提供角色材料

在幼儿园最北边紧靠着围墙约有200平方米的草坪闲置地。我园的体育教师结合“野战部队”的相关情景,选择性地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设计,根据图纸创设了“士兵训练营”的游戏,其中包括:匍匐过草地(大块绿色的布铺在草地上),穿越火线(利用木桩和麻绳设计高低不同的火线),翻越高山(木质攀爬架),沙包壕沟(购置各种麻绳袋子,装进泥土,一包一包叠起来堆成壕沟),野战医院(搭建帐篷,提供医生角色的相关物品),野战部队(提供不同角色的衣物、各种玩具枪支)等项目。

同时,我们在野战区中提供移动式储物箱,低结构、本土化材料,泥土式迷宫一样的栈道,沙、木屑条子、草堆、竹子、麻绳,木棍、稻草、枝条、枯树叶等等。幼儿需要,便可就地取材。

[设计理念]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在设计户外环境时,童趣性是优先考虑的问题,要实现户外环境的“童趣性”,必须做到场地设施设备能吸引幼儿并能有效激发幼儿投入户外活动的兴趣。对于孩子们来说,解放军是勇敢的标志,他们特别向往成为这样的人物。同时,孩子又是喜欢挑战的,所以面对野战部队中的各种场景,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融入情景与环境互动,能用已有的经验与同伴积极地协商、调整、合作等,创造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游戏故事。这不仅使幼儿的体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其社会性、创造性等素养也随之增强。

同时,接地气的本土材料,不需要老师花时间花精力去精心制作,能给孩子带去自由和空间。这些低成本、高效益的资源让教师看到教育的本质和真谛,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三、城南幼儿园户外游戏体验区环境创设的“三研”思考

户外充足的场地是幼儿园户外游戏体验区开展的首要条件,可我们幼儿园的户外场地连同时容纳全园幼儿做集体操都困难,又怎能开展丰富的户外游戏呢?面对现实,首先形成了一个整体规划思路,之后,由老师进行实际操作。我们的老师很辛苦地进行了“三研”。

一研:整体规划,由少变多

一研论证方案的可行性,老师们从开发改造闲置景观带、统整利用闲散自然资源、原场地的多功能开发……提出自己的建议,形成了五大体验区的架构,不断挖掘出更多的户外游戏场地和空间游戏架构。

同时,我们还邀请来了相关的专家、同行,进一步修正方案,从场地的安全性、游戏性、综合性等方面再次深究,即培育、支持、鼓励和整合各种游戏,增强儿童与自然之间的交往、儿童与材料之间的互动。

二研:材料投放,由高到低

《指南》中说: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创设多样化、有选择性的活动环境,因此,环境创设中材料的投放是重点。在二研中,针对孩子们的户外体验区活动现状及材料进行了深度分析、研讨,老师们从材料的性质和结构入手,循序渐进实现游戏体验区材料的大变革,逐步摒弃高价买来的成品材料,选择本地自然资源,如石头、泥、沙、叶、草等;选择生活废弃物资,如纸箱、木板、油桶等;选择家庭生活用品,如锅碗瓢盆、小车、桌椅、帐篷等。

游戏材料的低结构,大大提高了幼儿游戏的兴趣。无意识中,幼儿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大胆地多样化地表现着自己。低结构多元材料的投放的确满足了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

三研:观察支持,由外到里

户外游戏体验区环境创设依赖于老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反思和不断调整,观察是一切游戏准备工作的基础,是了解幼儿并及时给幼儿游戏支持的必要条件。观察要素包括时间、地点、玩具材料、合作伙伴、游戏表现等。三研中我们结合一个个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帮助老师学会观察,让老师知道观察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睁大眼睛去发现让人眼前一亮的“奇迹时刻”,而是要求教师敏锐地在幼儿的行为细节中读懂幼儿的思维,并找到解读幼儿思维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指导方法,支持、帮助、引导幼儿开展深度学习。

在实践中,教师们有了很大的收获,关注到了幼儿的真正需要,以及他们的经验、情感、兴趣等。同时,教师对教育资源的敏感性、适宜性逐步提高,树立了“成人尊重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念,其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正在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徐丽.苏北农村幼儿园互动式游戏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师,2018(20).

[2]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张海雯.从“操場”到“游戏场”的变迁[J].上海教育科研,2014(9).

(责任编辑:李晓杰)

猜你喜欢

环境创设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有效借力本土资源 创设幼儿游戏环境
试论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形象识别系统与环境创设整合的探讨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与游戏组织策略研究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
有效创设幼儿园学习型区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