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生命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0-07-17裴勤锋黄健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命课堂构建策略高中数学

裴勤锋 黄健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针对高中数学教学,构建生命课堂,开展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同时,当前高中教育更注重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促进思维的发散,而构建生命课堂能有效提升学生探索能力。在下文中,我们以“对数”教学设计为例来研究“生命课堂”的构建策略,明确教学目标,利用综合教学语言开展教学,注重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引入情景,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关键词】 高中数学;生命课堂;构建策略;对数教学

众所周知,生命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生命的尊重,能够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探索,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注重以教材为中心,束缚学生的思维发散,不适应当前教学的发展。因此,应用生命教学的理念,开展教学设计,从学生生命存在和尊重方面开展教育,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下文中,以对数教学为例来探讨生命课堂的构建,满足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发展特点,引导学生能够加强思考能力,促进对数学问题的解决。

一、明确教学目的,促进对数学生命课堂的主导

在当前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对学生的教育能够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三维目标设立对学生的束缚。生命课堂的建立,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生命和活力。所以,在进行教学目的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多元因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学生对课堂的主体作用。比如,在对数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包括对对数概念的掌握了解,对数与指数之间的关系;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了解对数的模型,并进行指数对数之间的互换;最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

二、引导教学过程,打造数学生命课堂

1.开展课堂导语,引入教学问题

在当前的对数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提出有效的导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提高学生在课堂内的参与度。比如,在教学前让学生对重难点进行预习,教师在上课前提出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来进行问题思考。如:假设2019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2019年的2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才能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对对数、指数有一定的认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

2.设立教学情境,激活生命力量

在对数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对数”学习的兴趣,所以要树立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融入情境中,积极对知识进行探索。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述对数研究者的故事,对数在实际生活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此来激发课堂的活力。

又比如,结合真实事件——1986年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件,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发生核泄漏的地区还是像座“鬼城”一样。在核泄漏中,泄露的放射性物质有很多种,比如说铯137,它的半衰期为30年,那么多少年后铯137的残留量是当初的1%呢? 设物质最初的质量为1,每经过一年,这种物质的质量是原来的x,经过30年后,物质的质量是,我们可以得到等式:1·x30=,解得x=。那么经过n年后,物质的质量是当初的1%,得到等式:1·xn=,将x=代入,得:=,求n的值。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来建立“对数—指数”模型,引导学生在对数、指数转化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其基本规则,避免出现错误。通过这样的例子也能让同学们敬畏自然,敬畏科学,敬畏生命。

3.设置课堂疑问,激发学生兴趣

在对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设置课堂疑问,结合学生的思考水平来使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知识,发散思维。比如,在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底数和幂值来表现指数?”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比如,在对等式ab=N进行研究探讨时,可以设置以下的问题:已知底数a和指数b可以求幂值N,已知指数b和幂值N可以求底数,那么,已知底数a和幂值N可以求指数b吗?指数b如何表示呢?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激发对对数学系的兴趣,进一步掌握对数和指数之间的互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解决实际问题,优化生命课堂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对理论进行应用,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尤其在对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对数与指数之间的互换,利用对数来解决问题,获得想要的数据。同时,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更注重对课堂活力的激发,引导学生能够获取解题技能和技巧。

比如,关于对数的研究,掌握了对数的概念以后,可以从特例出发归纳出对数的几个性质: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③;④(a>0且a≠1,b>0)。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指数式和对数式的互化,借助指数式的性质来证明。这样既反映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高中数学中的转化与化归思想。在数学中遇到困难如此,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如此,不能专牛角尖,考虑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生命课堂,能够对学生生命存在和健康发展得以尊重,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一步增强自我思考能力。要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的控制,引入情景,设置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引导生命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要了解生命课堂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非情感因素,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快乐,获取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娜.走进新课改,构建高效课堂[J].成功(教育),2013(22):205.

[2]吳友明.构建高中数学“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课堂的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9(9):20-23.

猜你喜欢

生命课堂构建策略高中数学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质疑——催生语文生命课堂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用“互动”构建生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