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洽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素质

2020-07-17赵春凤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6期
关键词:科学素质高中化学

赵春凤

【摘要】本文主要以洽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素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中学生化学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素质,其次从注重基础知识,强调基础知识掌握、凸显学生主体性,加强学生化学思维、关注研究性活动,发展学生科学分析意识、引进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化学史实,调动学生积极拼搏的科研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措施,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高中化学  科学素质  有效培養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6-0125-02

前言

高中阶段的化学教育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化学为一门自然科学类型的学科,和人们的实际生活与生产存在较深的关联,化学学科涉及诸多的科学知识、严谨的科学理念以及坚定的科学精神等,共同组成化学科学素养。而和生活相关的化学事件时常出现,包括大气污染、化学安全、废工厂废弃物排放,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结合化学教育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情况,取得的成效不够理想,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价值

科学素质基于科学知识、方法、态度以及价值观形成的概念,具体包括:对待事物的一种科学态度;理解与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种科学技能,特别是创新能力;科学的科学知识前提,高中阶段的化学教育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比较艰巨的目标,由于每一个学生具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存在差异,学生自身兴趣以及爱好也存在不同,因此教师要以教学原则为前提思考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内容,全方位触动学生心灵,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对于高中化学教育,只有具备科学素质的学生,才可以在课程的学习中寻找到动力和热情,深入的了解化学知识概念和原理,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欢乐和趣味性,提高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进而思考和化学相关的问题。

2.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措施

科学素质也就是人们在掌握科学知识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基础能力,化学课程内容比较丰富,计划性与层次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然而经过教学实践,科学素质的培养不可以通过灌输形式,而是需要在实际学习中组织学生不断积累和思考,逐步沉淀,在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工作中,可以借助以下方案达到教学目标。

2.1注重基础知识,强调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集中化体现,可是高中化学知识点比较多,学习存在较大难度,所以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情,挑选学生感知世界和服务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掌握最基础与最关键的知识,打好科学素养培养基础。如“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相关内容教授,在物质的分类和转化主题研究中,教师给学生举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化学物质,包含调味料:味精、食醋、盐等;衣物材料,包含全棉和真丝;金属材料,包含汽车、飞机与自行车等,使得学生感受到化学存在于我们身边,这样利于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化学物质的具体含义,体会化学物质的分类技巧,帮助学生把知识进行巩固和归纳。物质的分类转化表面上是比较简单的,然而若学生可以打好基础知识,元素和化合物的学习会轻而易举。由此,高中化学看似繁琐,若教师可以把学生现有知识视作前提,在学生熟悉的科学现象与生活上入手,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关联,纳入经典化学知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增强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科学素养。

2.2凸显学生主体性,加强学生化学思维。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本质上为教和学之间的互动,整理两者的关联针对课堂教学成效,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产生促进影响。高中阶段的化学教育强调教育要围绕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教师的职能便是引导和鼓励以及调节教学环节,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尊重学生个性成长,明确学生在课堂上占据的主体地位。

比如“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相关内容的教授,在复习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醋酸属于弱酸,怎样证明这一个观点?学生起始会感觉茫然,在座位上窃窃私语,这时组织学生成立小组,一起思考实验的计划,教师适当给出实验思路:强酸制弱酸、相同浓度强酸和醋酸之间的PH对比、相同浓度强酸和醋酸导电性之间的对比、检测醋酸钠溶液中的PH数值等等。在此期间,教师执行自身的指导职能,组织学生分析题目,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交换运用,渗透一题多解的学习理念,刺激学生多样化思维模式,挖掘学生潜质,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结构体系。并且教师一方面应该要组织学生整理实验的思路,还要调节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思考和研究活动,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2.3关注研究性活动,发展学生科学分析意识。化学实验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项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学科教育的集中体现,实验比较注重过程,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思维和训练学习能力的集中环节,教师要按照校内以及校外的资源,给学生布设优质的实验学习条件,带领学生亲身实践,落实实验活动的研究和开展,逐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促使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并且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确保学生在实验计划的角度上总结实验结果,亲自体会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形成细致的科学研究习惯,由此彰显化学实验教学过程的严谨性。

比如“氯水性质”相关实验,教师可以给学生布设学习目标,氯气是否可以和水相溶?若可以,怎样计算溶解度?引出实验的主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展示,在充满氯气的瓶子中增加适当水,盖好盖子进行摇晃,思考实验的真实现象,结果出现瓶子变瘪的现象,且水溶液呈现黄绿色,初步完成实验目标。接下来教师借助大屏幕体现对应内容,氯气和水溶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组织学生交流思考,验证观点。因为实验操作比较繁琐,所以教师可以引进多媒体技术,展示对应的溶液,在检验氯离子的过程中使用硝酸银以及稀硝酸溶液,或者在检验氢离子的过程中使用镁条等,最后在氯水中添加石蕊试剂,出现石蕊试剂变红与褪色的现象,由此证明氯水中包含氯离子,还包括漂白特征的粒子。教师时刻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式,加强学生思维品质,便于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发展。

另外,教师关注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效率,延伸学生知识空间,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基础概念和规律生成的背景,了解实验需求的条件与生成现象,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内涵,全方面研究实验过程中物质出现的变动。包含化学知识成立的条件和作用范围,及时的推断化学知识运用有效性,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科学素养。

2.4引进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知识来源于生活,化学教育应该确保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互相辅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广泛的运用技巧,诸多化学故事以及生活现象都离不开化学学科的支撑,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过程中,可以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增加化学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比如胰岛素的合成便是依托化学技术形成的,氨的合成也需要化学技术的使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介绍和化学相关的故事,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绘制过程,促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念。若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可以在食用食品中保证身心健康,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2.5增加化学史实,调动学生积极拼搏的科研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化学的发展需要各个国家化学精英的艰苦奋斗,实际上成为创造性发明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引进化学史实,增加学生对化学的了解,树立学生学习目标,触动学生自豪感以及责任感,把前进的动力持久化保持,突破一个又一个困难,推动化学学科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科学家居里夫人和化学元素之间的故事、介绍火药创作的流程,细心挖掘和整理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化学史实的存在价值。通过先进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和化学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刺激学生感觉器官,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学生认真与积极的挖掘史实精神,增加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喜爱,尊重化学学科的发展,全面形成科学素质,彰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针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形成完整知识结构体系,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考核评价预习内容,这样学生提出遇到的难题,教师发挥自身解惑职能。如“人工合成有机化学物”的相关内容教授,包含有机物知识综合化运用,教师应给学生留出预习时间,钻研对应的内容,安排学生结合预习知识,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对有机化合物合成的认知,不懂之处共同思考和查询资料,在教师与其他同学的帮助之下进一步巩固知识,自然而然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要全面分析科学素质的内容,结合学生的主体性设计教学环节,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整理化学知识,通过注重基础知识,强调基础知识掌握、凸显学生主体性,加强学生化学思维、关注研究性活动,发展学生科学分析意识、引进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化学史实,调动学生积极拼搏的科研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等方式,挖掘化学知识的本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强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俊.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中国高新区, 2017(01):90.

[2]刘洁英.激发学生潜能 培养创新能力 发展核心素养——将微型实验探究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中[J]. 考试周刊, 2018.

[3]马玲.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A].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五)[C];2018

[4]王萍花. 高中化学互动式高效课堂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J]. 高考, 2018(26).

[5]张细妹. STSE教育视角下高中化学绿色主题教学应用探究[J]. 名师在线, 2018(24):89-90.

[6]邓珂. 农村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6):220.

[7]高艷霞.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J]. 明日, 2018(18):1.

[8]钟杰. 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13):79.

猜你喜欢

科学素质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策略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