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读探析

2020-07-17李慧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6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李慧琴

【摘要】历史教学目前仍然是初中阶段教育中的重点,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而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也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将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入手,探讨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6-0007-02

目前,新课改不断深化,要求学校育人不但重视知识传授,也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不仅要重视传授学生历史知识,还要以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历史教学。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应当使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渗透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将时空观念融入历史教学过程

历史时空观念即是将不同时期的历史时间、人物、现象紧密联系起来考察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促使学生形成客观的历史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明确不同历史事件、人物出现的时间和背景,及时梳理重大历史事件出现的时间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时空观念。如此一来,学生对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便更加明确,也不容易出现混淆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情况。

教师可借助现代化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历史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识图明确不同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如讲解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在屏幕上展示出六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然后借助动态画面表示出秦始皇征战的行军路线,使学生明白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不同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接着,教师可用颜色由浅到深变化的字体表示征战的不同时间。学生在回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时,脑海中会回想起生动的图形和文字,对该过程中各个事件发生的时空顺序更加明晰。再如讲解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事件时,教师可用《列强瓜分中国时局图》展示列强霸占的不同地区,然后通过现代化的动画软件对该图进行加工,使该图能展示列强瓜分中国过程中的具体历史事件,如签订《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等。这种图文结合、动静结合的展示形式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二、培育学生唯物史观,强调史料实证的重要性

唯物史观从根本上看是从实际出发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初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很难深入理解唯物史观的内涵,这是因为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还较为局限。历史教师在教學过程中应当借助典型案例讲解历史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唯物史观在分析历史事件过程中的应用。例如,历史教师在解释历史上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时,应当充分渗透唯物史观的理念,同时利用史料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大变革的讲解为例,这四次大变革分别发生于1950年、1953年、1958年、1978年。教师可将这四个时间点标注在时间轴上并引导学生说出这四次变革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和结果。接着,向学生展示多幅展现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图画,并从网络上搜集一些实证材料供学生学习探究使用。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后,教师要适当升华学生所学知识,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抽象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规律。这种由具象到抽象,再辅以史料实证的教学方法能够真正做到培育学生唯物史观,促进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除此之外,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对于史料的学习,其中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主要是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诞生的,其历史依据相对较强,能够被直接运用,而第二手史料主要是人们在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分析加以诠释,所以第一手史料的价值相对来讲更高,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能够敢于思考,并进行判断和辨析,由于历史材料相对丰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史料的真实信息并加以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升解释历史的能力

历史上存在许多看似相互矛盾的现象,但这些现象的背后往往有逻辑上的内在统一性,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寻找这一逻辑上的内在统一性,提升学生解释历史的能力。以讲解北宋政治的相关章节为例,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介绍北宋发展状况的小视频,该视频应当既能够展示北宋繁华的一面,又能突出北宋的困顿之处。接着,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北宋时期会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特征呢?”一开始,学生的思路还没有打开,许多学生可能会陷入思维瓶颈。教师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可结合这一问题设计几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一般我们分析某个时期的历史,都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这一问题较为简单,许多学生能说出制度、文化、生产力等答案。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这些角度探讨北宋的发展状况。最终,学生发现北宋时期高度集权的特征造成了君弱臣强的局面,但这一制度从另一方面看又有利于提升政治效率。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模仿这种思维模式,从其它角度解释北宋的历史性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解释历史的能力会明显有所提升。

四、古今结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历史是一门关联过去、现在、未来的学科,它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历史长河中发生的事,还要求学生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挖掘出背后隐藏的历史意义、现实价值等。学生从历史事件、人物的了解与学习中能够体会到浓浓的爱国情怀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结合社会发展时事讲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在讲解我国近现代的经济发展政策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对不同经济政策的评价。但在学生评价时,教师不应当制定统一的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我国经济政策的变革,既看到各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一面,又要看到一些经济政策宏观设计不够科学,导致环境破坏、社会分配不公平的一面。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我们的国家并不是完美的,但却一直在寻求进步,应当用客观、理性、包容的态度对待国家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再如,教师在讲解不同国家外交发展历史时,可结合当今热点问题“中美贸易战”引导学生思考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本质。历史课本侧重于阐述中国外交政策、理念的发展进步,但讲解外交关系的本质时却一笔代过。如今,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任何两个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都会深刻影响这两个国家国民的日常生活。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中美贸易战谈一谈外交关系的变化给自己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如出国旅游变得不方便、进口商品物价高涨甚至买不到部分国外商品等。通过这种结合时事学习课本知识的方式,学生会对课本知识有更真切的感受。在讨论过中美贸易战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影响后,学生会意识到和谐、稳定的外交关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把握史学的新范式,全方位分析历史问题

目前,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加强对史学新范式的把握,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有效归纳,加强知识的梳理,能够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对初中历史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保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当前新的史学观主要包括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的,因此初中学生应该立足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文明史观相对来讲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人类文明不仅仅包括物质文明,同时也包括精神文明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能够加强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联系,重视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建设,同时教师应该注重以生产力作为主要的标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意识到现代化史观的关键所在,主要体现在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两个重要的方面,同时在全球史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使学生理解世界各大洲之间联系的关键性,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六、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情怀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知识点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初中生在学习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相关内容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内容。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并组织学生对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进行表演,那么学生便会积极地参与到表演中来,在表演结束后,历史教师便引出课堂上的内容,从而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够保证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同时,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来创设历史情境。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解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内容知识点时,其内容相对较多,因此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前整理好该部分的知识点,做好多媒体课件。在讲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课件中的内容,并结合课本文字内容,使学生做好笔记,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具备一定的优势,既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中的插图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鸦片战争相关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了解到1840年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原因,并且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教师可以通过林则徐图片的展示,并引导学生扮演林则徐,让学生掌握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的历史史实,从而为学生穿插该历史时期的主要历史脉络,让学生了解当前历史的过程。通过这样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利于让学生通过插图和历史脉络图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果。有效的应用情境教学法是非常关键的内容,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带着问题来进行课堂探究,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历史课堂当中去,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歷史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整个历史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教师必须在明确何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改革历史教学的方式,真正做到明确教育目标,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培育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尤其要注重历史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融合,发挥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优势,为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助力。

参考文献:

[1]韩丽娟.谈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读[J].情感读本,2019(26):77.

[2]王秀峰.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读与写,2019(26):177.

[3]冉海梅.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历史教学[J].魅力中国,2019(37):278-279.

[4]陈玲.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90.

[5]蔡志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中学,2019(9):156.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